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十三函 總第四百一十四部
宋天竺三藏功德直譯
序品第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與大比丘眾一千二百五十人俱,皆是阿羅漢——諸漏已盡,無復煩惱,調伏縱任,善脫無脫,深知無知,所作已辦,逮得無我,捨諸重擔,除滅九結,決定解脫,諸心自在,猶如大龍——唯除阿難。
爾時,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於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闍崛山欻然大明。時諸天子往世尊所,一心恭敬頂禮佛足,以天細末栴檀之香、多摩羅跋沈水天香、天花鬘香、俱修摩等種種花香,以散佛上。重禮佛足,右遶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
時栴檀天子默然生念:「過去諸佛皆為諸天、世人、沙門、婆羅門演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復作是念:「今我世尊亦應如昔過去諸佛,安樂世間諸人天故,宣說菩薩念佛三昧。」
時諸天子俱白佛言:「世尊!過去諸佛皆說菩薩念佛三昧,安樂世間人天八部,唯願世尊如昔諸佛,廣為眾生說此三昧。」爾時,世尊默然許之。時諸天子遶佛三匝,頂禮佛足,忽然不現。
爾時,世尊於夜後分明相出時,熈怡微笑,作大師子咳之聲。耆闍崛山別住諸僧承佛神力俱到佛所,王舍大城諸比丘尼蒙佛威聲亦悉同集,摩竭提國阿闍世王、先尼梵子與無量億眷屬圍遶,承佛神力於一念頃俱到佛所。復有阿羅婆迦夜叉、伽陀婆夜叉、金毘羅夜叉、修脂路摩夜叉、摩羅陀利夜叉,如是等夜叉神王有大威力,一一皆有百千眷屬,乘佛神力於一念頃至耆闍崛山。復有羅睺羅阿修羅王、毘摩質多羅阿修羅王、修婆睺阿修羅王、波呵羅頭阿修羅王及其眷屬。如是,乃至三千世界,天龍、龍王無量無邊,生希有心,肅然毛竪,承佛神力於一念頃往到佛所。東方世界如恒河沙梵天天王,聞佛謦咳肅然毛竪,往到佛所;自餘三方及上、下方亦復如是。
時給孤獨須達長者亦與無數百千眷屬從舍衛城往到佛所。時毘耶離有大長者名曰善思、次名降怨、次名吉祥;復有離車諸王子等名歡喜象、次名舉象;復有斷事庶士首陀名曰光象;如是一切皆大乘學,與無量眾承佛神力往到佛所。時瞻婆城有庶士子名曰庠序、次名饒益;復有大長者子名無量力;如是等眾已於過去種諸善根,有大威德,承佛神力往到佛所。時波羅奈無量眾生,宿殖德本今已成熟,從波羅奈鱗次相繼步至佛所,稽首作禮,侍立左右。
是時拘尸那竭大城無量力士及力士子,已於過去供養諸佛、殖諸善業,具大威德,從拘尸那共相和順,隨路貫次往到佛所,至心恭敬前頂禮足。
是時三千大千世界縱廣正等,佛神力故。一切八部——天、龍、夜叉、乾闥婆王、阿修羅王、迦樓羅王、緊那羅王、摩睺羅伽如是等眾——皆來集會,間無空缺。
爾時,世尊見眾已集,復更發大師子之聲,從僧坊出近至異處,遙見彼方其地眾寶,世尊見已復更微笑。即時世間人、天、阿修羅,各持無量末香、雜花以散佛上,至心恭敬、尊重、讚歎。
是時,眾中長老舍利弗、長老大目揵連、長老摩訶迦葉、長老須菩提、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長老羅睺羅、長老摩訶金毘羅、長老摩訶迦旃延、長老阿㝹樓馱、長老劫賓那、長老輪盧那二十億子、長老難陀、長老阿難陀——皆有威德,具足神通——如是聖眾悉已俱集。
爾時,眾中長老彌勒菩薩、三界菩薩、越三界菩薩、初發心即轉法輪菩薩、善思菩薩、大音聲菩薩、持地菩薩、文殊師利童子菩薩、不空見菩薩,如是等眾無量無邊,已曾供養過去諸佛,深種菩薩無數行願,久發無上菩提之心。
爾時,長老不空見菩薩欲知如來神通之相、微笑之意,更正衣服,遶佛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即說偈曰:
「最勝無為,兩足世尊,為調御故,
現斯熈怡。富能開惠,令貧滿足,
佛演法施,明發亦然。一切世間,
之所歸趣,以何因緣,示此微笑?
無上正覺,願為我說。」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汝見彼處眾寶地不?」
不空見言:「唯然,已見。」
「如是,不空見!彼地乃是往昔諸佛之所遊化。」
時不空見心自念言:「我宜速疾至彼地所。」如其相貌,心入三昧。入三昧已,為佛世尊化作種種眾寶法座。即如其念施置座已,往詣佛所,勸請如來昇此寶座,白言:「世尊!此處皆是往古來今諸佛如來遊踐之地。」
是時世尊往到彼處即就法座,於一念頃,如來、應、正遍知力故,此剎三千大千世界六種震動——踊、遍踊、等遍踊,震、遍震、等遍震,吼、遍吼、等遍吼,動、遍動、等遍動,搖、遍搖、等遍搖,起、遍起、等遍起——東踊西沒、西踊東沒,南踊北沒、北踊南沒,西踊東沒、東踊西沒,北踊南沒、南踊北沒,光明遍照無量世界。一念之間,一切眾生乃至阿鼻地獄,悉受快樂。
「佛昇法座,如日暉曜,一切世間,
之所歸仰,震動大千,咸生欣悅。
佛登寶座,如日顯照,一切世間,
頂戴法王,欲令眾生,普獲安樂。
佛就座已,如日融朗,一切世間,
尊承法王,放淨光明,照諸剎土。
奇哉!斯乘,乘之最勝;異哉!斯乘,
無能過者。暫現之處,已不可量。
善哉!斯乘,乘之弘大。乘是乘者,
不可思議,諸天、魔、梵,所不能測。」
爾時,世尊廣長舌相遍覆三千大千世界,普告聲聞及眾菩薩:「諸善男子!一心靜聽。是夜,難陀天子、修難陀天子、栴檀天子、修摩那天子、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阿逸多天子、修行天子,如是無數淨居天子,於夜後分光色倍常,耆闍崛山欻然大明。爾時,諸天來詣佛所,一心恭敬頂禮佛足,以天細末栴檀之香、多摩羅跋沈水天香、天花鬘香、俱修摩等種種花香以散佛上。重禮佛足,右遶三匝,却住一面,合掌向佛供養、恭敬、尊重、讚歎。是時,栴檀天子默然生念:『過去諸佛、應、正遍知,皆為人、天、沙門、婆羅門敷演諸佛所說菩薩念佛三昧,今我世尊亦應如昔過去諸佛,安樂眾生,宣說菩薩念佛三昧。』時諸天子作是勸請,我默然許。如是,比丘栴檀天子、難陀天子、無量淨居諸天子等知我許已,忽然不現。」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告諸比丘:『於後夜時,諸天身色,
光炎倍常,耆闍崛山,欻然大明,
供養、尊重、圍遶世主。難陀天子、
善憙天子、善意天子、栴檀天子、
自在天子、及大自在、阿逸天子、
善行天子,如是無量,淨居天子,
有大神力,來至我所。廣設種種,
珍妙供養,皆共恭敬,右遶三匝,
頭面禮足,却住一面。栴檀天子,
默然住已,發心欲為,教化眾生,
請說菩薩,念佛三昧:「往昔諸佛,
已曾說故。善哉!釋迦,十力如來,
說三摩提,欲令一切,得安樂故。」
佛默然許,時諸天子,已知垂允。
我亦於此,耆闍崛山,如過去佛,
所說三昧。時諸天子,已知如來,
默然許之,歡喜快樂,右遶三匝,
禮足而去。』比丘聽我,所演三昧,
如昔諸佛,莫生疑惑,如來智慧,
不可思議。過去諸佛,最上菩提,
於諸知見,心無疑網。如今現在,
第一菩提,我皆了知,心無滯礙。
若當來世,欲成菩提,欲為憐愍,
將來世故,我亦明曉,心無毫疑。
是故如來,深解無窮,智力無礙,
不可思議。如彼所知,我悉究盡,
一切眾生,不測其奧。」
菩薩念佛三昧經不空見本事品第二
爾時,世尊告長老舍利弗、長老目揵連、長老大迦葉、長老須菩提、長老富樓那彌多羅尼子:「諸天世人皆已來集,汝等比丘各昇法座作師子吼。所以者何?此眾多有諸聲聞人,聞師子吼悉得解脫。」
爾時,世尊告彌勒菩薩、越三界菩薩、不思議菩薩、不空見菩薩:「汝等即時請如來演諸佛所說真實功德師子吼音。」
不空見言:「如是,世尊!唯然,已聞。」即說偈讚:
「身色如金,百福莊嚴,為憐愍故,
了達真諦,功德具足,名譽遠流。
今日世尊,以何因緣,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正覺無倫,最上莫過,
功德法王。大智難窮,調伏世間。
以何因緣,於大眾中,令我請問?
如來淨戒、定、智、解脫、解脫知見,
悉皆無等。今我善逝,以何因緣,
於大眾中,令我請問?威德無比,
得度彼岸,法王世尊,能為眾生,
作大利益。善逝!何因,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百劫修慈,習近悲處,
辯才無滯。善逝!何因,於大眾中,
令我請問?最上法王,普利群生,
貧者得富、盲者得視、楚毒永息、
恐畏獲安。以何因緣令我請問?
佛身淨妙,塵垢不污;如來之衣,
種種雜色;世尊族姓,王中之王。
以何因緣,令我請問?佛所著衣,
去身四指,而不離身,身能降怨。
以何因緣,令我請問?如來行處,
無諸坑坎,智慧力故,所履皆平。
以何因緣,令我請問?如來之身,
不增、不減;行步平正,不邪、不曲。
妙絕常倫,難可思議。以何因緣,
令我請問?仰瞻尊顏,目不暫徙。
佛行不假,神足之力,威儀自然,
庠序可觀。若為魍魎,之所捉持,
迷悶失心,無所覺省;若覩世尊,
於一念頃,諸惡永離,還得正念。
若有眾生,觸佛足塵,於七月中,
身心快樂;命終之後,得生善處,
歸命世尊,施一切樂。若有人病,
極受眾苦,佛以手摩,即得除愈。
善逝曠劫,悉得一切,不可思議,
無數安樂。佛昔勇猛,攝取當來,
無量劫中,所得淨法。我於是處,
無疑異心。以何因緣,令我請問?
過去、當來,天中特尊,今遇調伏,
人中大仙。以何因緣,令我請問?」
爾時,世尊告不空見:「諦聽諦聽,善思念之。」
不空見言:「唯然,世尊!」
告不空見:「我憶往昔無央數劫,爾時有王名無量力,有大神通,勢力自在。是王住處造立大城,城名善建,縱廣正等十二由延。其城七重,面有三門,門城皆以金、銀、琉璃、頗梨、馬瑙、真珠、珊瑚莊校嚴麗。塹亦七重,皆悉七寶。是諸門外,以金、銀沙布飾其地,一門兩邊各有金、銀四闕相對。
「如是,不空見!又以金、銀作大羅網彌覆門上,金網處處懸於銀鈴、銀網往往垂於金鈴,風吹鈴網皆作箜篌、樂器之聲,宮商調暢更相應和。王造城已,安處其中。斯城塹外有七池沼,金、銀、頗梨、珊瑚所成。此諸池沼有七階道,亦是七寶之所莊校:金階道者,銀為欄楯;銀階道者,金為欄楯;銀為階道,真珠欄楯;真珠階道,琉璃欄楯;頗梨階道,珊瑚欄楯;珊瑚階道,真珠欄楯;真珠階道,金為欄楯。如是,不空見!無量力王植眾奇花:優鉢羅花、鉢頭摩花、拘物頭花、分頭利花、那梨尼花,香氣調柔,無悋惜者,隨意採之。其池岸上種種花樹,所謂伊曾花樹、尼曾花樹、迦多曾尼花樹、阿提目多迦花樹、瞻蔔花樹、婆利師花樹、拘毘陀羅花樹、陀㝹迦梨花樹。此諸花樹氣若天香,亦無守護,隨意而取。
「又,不空見!是善建城有多羅樹七重行列,悉以七寶互相間錯:金多羅樹,銀葉、花、果;銀多羅樹,赤真珠葉,花、果亦然;白真珠樹,琉璃為葉,花、果亦然;琉璃樹者,頗梨為葉,花、果亦然;頗梨樹者,馬瑙為葉,花、果亦然;馬瑙樹者,赤真珠葉,花、果亦然;赤真珠樹,珊瑚為葉,花、果亦然;珊瑚樹者,金為其葉,花、果亦然。
「不空見!風吹諸樹,更相掁觸出微妙聲,譬如樂師善能擊發五種之音。
「又,不空見!王所住處如是眾聲恒不斷絕:象聲、馬聲、車聲、軍聲、螺聲、鼓聲、簫聲、笛聲、箜篌、琵琶、歌舞之聲,如是眾聲未曾暫廢。王常宣令境內人民:『若有所須衣服、飲食、象馬車乘,恣隨其意一切給與。』多羅樹間常出樂音,諸人遊之五欲自娛。王視國人如父念子,一切奉王猶若慈父。
「又,不空見!善建城內開諸街巷、䣑邑、市肆。處處復有四寶池沼,其池相去盡一箭道,是池四岸眾寶階陛:金階銀欄、銀階金欄,頗梨、珊瑚間錯亦然。
「又,不空見!王於諸池植眾名花,復於池上種雜花樹:伊尼曾花樹、迦曇婆花樹、阿提目多伽花樹、瞻蔔花樹、陀㝹迦利花樹,芳如天香,亦無惜者。城內又建諸園林觀,種種花果行列其間。復於園中四方周匝,處處皆有諸妙花池,亦以七寶莊嚴如前。有眾婇女更相娛樂,一切人民恣意遊適。
「又,不空見!無量力王族姓豪傑,大剎利種,所生父母乃至七世胄胤相承,悉皆清淨。容色端雅,人中獨絕,財寶巨億,不可稱計。
「又,不空見!無量力王深信弘惠,虛心大施,施諸沙門及婆羅門,乃至盲、聾、殘、百疾、貧窮、孤獨、困厄之人。王所統領八萬四千城邑聚落,淨業果報,七寶莊飾,一一城上復造八萬四千栴檀眾妙樓櫓。是諸門外開四衢路,路首悉起嚴麗臺觀,一切人民任意遊戲。常於晝夜,樓觀、臺殿、巷陌、䣑里悉然燈燭,其明猛盛遍照國界,眾生蒙光身心快樂。
「又,不空見!王有二子:一名師子,二名師子意,久發無上菩提之願,名稱遠聞,具大威德。爾時有佛,號曰寶肩如來、應、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出現於世,作是唱言:『我於今世及以後世,沙門、婆羅門、天、人、阿修羅大眾之中,一切知見。』普為群生說諸妙法,初、中、後善,語善、義善,具足清白梵行之相,與大羅漢七百千萬億,皆具神通,威德自在。
「寶肩如來於晨朝時,齊整衣服,執持應器,比丘翼從,入城乞食。時無量力共其二子在高樓上歡娛受樂。王遙覩佛功德相好,生奇特心,欣躍無極。眷屬圍遶,俱到宮門,告其二子:『速齎香花、幢幡、伎樂,疾至佛所。』即以牛頭栴檀、末香、諸妙珍異以供養佛及比丘僧,右旋三匝,頭頂禮足,却住一面。
「又,不空見!王與二子請寶肩佛及聲聞眾,盡其形壽施諸所安。寶肩如來於天人中教化已周,將般涅槃。時王知佛不久住世,與其二子、臣民、眷屬前後導從至涅槃所——如來爾時滅度已訖——頭面敬禮,悲號啼哭,以身投地如大山崩,作是唱言:『世間眼滅。』重更哀嗟:『世間眼滅。如來涅槃一何駛哉?猶商失主,佛滅亦然。世間黑闇,盲無慧目。』搥胸拍頭,舉聲大叫,嗚咽捫淚,告其二子:『辦諸香湯洗浴如來。』又以種種妙香塗身,一切散花及諸花鬘、無量妙衣纏如來身,七寶為棺,以鐵為槨,聚赤栴檀高一由旬,縱廣正等一拘盧舍。復以花香散於上,蘇油千器以灌栴檀,然後起火。火既發已,復更號慟,灑淚如雨。
「爾時,師子作是念言:『世尊涅槃,我生何為?亦當隨佛入於涅槃。』立此誓訖,重以種種珍妙香花散於上,白㲲纏身,手執火炬,自投火中,火即猛盛,為利眾生歸依世尊而說偈願讚詠如來:
「『如大珍寶聚,世間之所尊,
生死苦永盡,於斯般涅槃,
自從今已往,不覩轉法輪。
我所奉法王,已入於涅槃,
宣揚廣大義,不可復重布。
何當在大眾,聞說於菩提?
諸天及世人,歡喜讚善說,
我於今日後,絕不思議聲。
世間勝調御,於此而沈淪,
龍、神、阿修羅,及以緊那羅,
欣悅常歌歎,不復聞斯音。
貧者得滿足、苦惱蒙救護,
世尊今涅槃,悉喪所依怙。
父王無量力,及弟師子意,
亦復無慈蔭,更不聞說法。
我亦隨世尊,速取於滅度。
世間無明道,何用苦生為?
今焚此毒身,願獲不思議。
我昔與父王,常於長夜中,
勤供佛、法、僧,今得獲果報。
若我於佛所,修習諸善行,
為調伏世間,得不思議故。
為令諸眾生,發不思議願:
世尊般涅槃,我投火盛時,
若人見聞者,一切得成佛,
唯除邪謗人,及證正位者。
若我修菩薩,廣大無量行,
眾生夢見者,皆令得佛道,
唯除邪謗人、及證正位者。
此身如聚沫,要當必有死,
一切眾生類,若食我肉者,
是等不可量,疾當得成佛。
我修菩薩行,惡口罵詈者,
是人值調御,必當得成佛,
唯除邪謗人,及證正位者。
若人於我身,修於慈悲觀,
求第一菩提,速得成佛道,
唯除邪謗人,及證正位者。
以是燒身緣,為求彼此願,
若我心真實,即還見佛起。
設得更覩佛,如先住世者,
我身投火中,猶前侍佛時。
佛起如真身,今覩不異昔,
爾乃證諸佛,相續常不斷。
唯願普眼尊,愍攝於世間。』
佛知王子心,渴仰甚殷重,
即於焰聚中,奮大神通力。
如從三昧起,光明倍明顯,
不可思議眾,咸歎未曾有。
廣為時會人,更作大利益,
所化既已畢,還入於涅槃。
師子既見佛,示大威神力,
身心甚欣悅,坦然快安樂。
深知諸佛法,不可得思議,
如來雖涅槃,猶應眾生願。
『不思議戒、定、智慧與解脫,
及解脫知見,神化不可量。
歸依於世尊,然後當放身。
世間妙威儀,最勝無倫匹;
自在諸神力,亦復無等雙。
如來還涅槃,一切咸驚惋,
是故我至心,歸依普眼尊;
歸命於善逝,累盡無為主;
歸命永離苦,憐愍於世間。
正智遍觀察,了達知他心,
除諸煩惱病,成就無量眾。
大醫人中尊,施不思議藥,
能善除世間,一切眾疾苦。
歸依無上師,哀矜眾生者。
若我讚如來,一念之功德,
燒身微毫善,須臾供養福,
如是諸淨業,願施於一切。』
「如是,不空見!時天、魔、梵及餘一切世間人民,悉見師子投身盛火,皆大悲愕,生奇特心。命終之後即生梵天,有大神力、威勢、自在。是梵爾時中心念言:『云何忽然來生此間?』重更思惟:『往昔人中已曾奉侍寶肩如來,至心恭敬、尊重、讚歎。佛涅槃已,燒身供養,復說偈頌、發弘誓願,乘此善業得生梵天。我今當往至燒身所。』是梵即時忽然不現,譬如壯士屈申臂頃,便到如來闍維之處,以天栴檀、沈水碎香、俱修摩花、多摩羅跋,種種香花不可稱數,遍散空中如雨而下,十方交紛若風旋雪,供養寶肩如來舍利。向無量力說其本緣:『我是王子師子之身——投火供養命過之者——唯願大王不加慈念。我今已蒙獲諸善利,由昔至誠虔恭奉侍、尊重、歌歎寶肩如來功福果報得生梵天。是故,大王與師子意應共珍敬受持妙法,收取舍利分布供養,無令遺落而生懈怠。大王當知,我生梵天亦常敬持受此勝法。』作是言已,忽然不現。
「又,不空見!無量力王與師子意取水滅火,以諸妙香、眾花、寶鬘、幢幡、伎樂,種種供養。須臾之頃,周遍八萬四千城邑悉起八萬四千塔廟,皆以七珍莊校嚴麗。是諸寶塔高一由延,縱廣正等一拘盧舍,於一一塔周匝各然八萬四千眾香油燈,是諸塔間復以種種香花、伎樂供養如前。尊敬受持如此妙法,無量力王以是善根,與師子意經歷八萬四千劫中不墮惡道,又於八萬四千億劫親近供養六萬諸佛,次第奉敬常不斷絕,世世恒作轉輪聖王。
「又,不空見!寶肩如來涅槃之後,時有菩薩現於世間,名普密王。為愍世間出家學道,菩提樹下結加趺坐,一心定意,正智解脫,豁然大寤,得無上道。
「又,不空見!是師子梵至普密王佛世尊所,住在虛空以天栴檀供養於佛,右遶三匝,稽首作禮,請轉法輪而白佛言:『唯願世尊從道場起,摧諸魔軍,於淨神智無所毀損。願世間師哀從定寤,調御有解諸聲聞眾,開演美妙善逝之法。如來前身久修智慧、攝受善法,今為人尊。過去世中已發弘誓:「願得佛時當度未度。」今願已滿,得安隱處,最勝無為,寂然妙樂,當開甘露解眾三結。』爾時,世尊默然許之。
「時彼大梵及無數天既知如來當轉法輪,咸共歡喜,踊悅無量。梵天于時設諸妙供,即發大願求無上道:『遇普密王應正遍知,生我淨妙功德之聚,以此果報於生死中常得親近覩十方佛。若我供養佛菩提樹,如是種種所修功德,願慈愍故為我說法,以此果報於生死中常得讚歎諸佛塔廟。』
「又,不空見!師子王子燒此一身,以是功德所修善根恒住梵世,值五千佛,供養、敬侍、尊重、讚歎,殖諸善根,發不思願。汝不空見莫生此疑,時無量力王豈異人乎?我身是也。」
時不空見即白佛言:「是二王子為今現在?為已滅度?唯然,世尊!願為說之。」
告不空見:「爾時王子師子意者,彌勒是也;時師子者,汝身是也。王子師子捨此一身,寶肩如來佛法之中,教化成就三萬眾生安住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憶念宿世時,寶肩無量眼,
出現於世間,廣利一切眾。
金色百福嚴,慈矜哀愍故,
深解真實諦,為度諸世間,
顯示甚深法,濟苦惱眾生。
寶肩正遍知,一切世間尊,
三輪善逝眾,七十二億千,
與是諸大眾,入城共分衛。
昔有大國王,名為無量力,
自在大威德,勢能伏一切。
其王與二子,俱遊高臺觀,
王於臺觀上,遙覩調伏仙,
寶肩天人師,翼從諸比丘。
時王與二子,速迎人中尊,
既至如來所,即廣設妙供。
頂禮遶三匝,却立合掌住,
請佛及眾僧,盡壽奉所安。
衣服及餚饌、極世之珍異,
八萬四千歲,奉施未常息。
時王及二子,靜心求菩提。
時佛既滅度,收取尊舍利,
為彼寶肩佛,敬造七寶塔。
八萬有四千,微妙甚端雅,
一一佛塔然,八萬四千燈。
時王無量力,復於善逝處,
香花、眾伎樂,深心以供養。
已種不思議,無量諸善根,
歷事六萬佛,一切世間依,
至誠求第一,無上勝菩提。
比丘!莫疑惑,往昔有國王,
汝善聰慧者,勿生於異見。
時彼無量力,今則我身是。
雜花及眾香、晝夜明諸燈,
為利閻浮提,供養諸如來。
布施恒不足,聞法亦復然,
曾無嬾惰意,一心求菩提。
寶肩正覺尊,無上大明智。
汝昔曾燒身,供養於大仙,
自投猛焰中,初無畏苦心。
燒身如然炷,以油渧其上,
漸漸不頓盡,譬如淨燈炷。
為利眾生故,供養涅槃佛。
彼佛已燒身,汝知方便請,
覩佛從火起,光明更明顯。
見佛不異昔,心生恃怙想,
即時捨此身,為益一切故:
『若我果斯願,敬佛亦如前,
所獲諸功德,不可得思議。
我若有宿願,攝受先世業,
合集百千萬,必當得見佛。
我願若真實,佛應從火起。』
佛智甚清淨,究竟無染著,
澹然常寂滅,相續恒不斷。
知師子心淨,亦先照其意,
佛便從火起,相好更殊特。
不空見菩薩!世間怙既起,
一切願無餘。彼復發誓願,
其願不思議,不可得稱數。
法主矜世故,起於猛焰中,
善逝難思力,光明更殊勝。
彼時一切眾,皆悉懷驚愕,
淨心發高歎,欣躍未曾有:
『奇哉!大神通,勢力無倫匹,
甚深佛境界,不可得思議。』
一千諸眾生,見此神變已,
於諸法不受,善得心解脫。
不空見當知,師子為世間,
請佛還起時,一千諸眾生,
於彼善逝處,覩佛神變化,
其心正趣向,無上菩提道。
大悲為世間,廣作利益已,
佛還入涅槃。師子亦捨身,
即於命終時,忽然生梵天。
梵天從上來,以天栴檀末,
散之以供養,如來闍維處。
寶肩滅度已,有佛普密王,
最勝人中尊,天王之大仙,
哀愍眾生故,出現於世間。
是佛坐道樹,得成菩提已,
梵天設美餚,供養於世尊,
頭面接足禮,請佛轉法輪。
普密王如來,即知梵天心,
默然而許之。梵天大欣慶,
復於燒身所,更發諸大願。
是梵已曾修,不可思議善。
昔於一劫中,供養五千佛,
至心敬世尊,奉侍人中尊。
又告不空見:『慎莫懷疑惑,
汝若有聰慧,勿生於異見,
昔日梵天者,今即汝身是。
過去五千佛、善逝般涅槃,
我悉明見汝,一一諸佛前,
燒身以供養,求第一菩提。
過去多千佛,滅度遺舍利,
如是諸佛所,捨身及手、足。
為利眾生故,修習菩薩行,
近世及遠世,我悉咸了知。
常於百千生,勤修諸苦行,
佛在及涅槃,汝願恒滿足。』
復告不空見:『如此諸大願,
攝取過去世,無量百千生,
我住自在力,今悉照知之。
汝聖果成就,即時皆明見,
攝取不思議,真實諸行等,
住佛前讚歎,供養兩足尊,
是故今勸請,眾聖之法王。
普密王佛所,攝取最勝願,
蒙佛現神通,汝今獲此果。』」
不空見菩薩,白言牟尼尊:
「百千生諸願,云何得攝取?
願少為敷拆,令我得開解。」
「不空見!昔誓:『雷音成佛時,
見坐菩提樹,我當請說法。』
先佛名帝幢,普眼之世尊,
一切諸眾生,所共歸依處。
是時廣發願,求無上菩提,
為日光如來,作大七寶輪。
汝時於彼處,已發最勝願,
不空見菩薩!此願我悉知。
造七寶僧坊,雜色以莊嚴,
奉今修伽陀,廣施未來佛。
發此誓願已,即時而捨去。
第一眾尊佛,人中上師子,
名不可思議,善生之世尊。
奉上七寶蓋,端飾甚微妙,
天中天大仙,蓋身普眼佛,
明燈供養已,是處發大願。
近世及遠世,多有諸如來,
千億那由他,其數復倍上,
於是諸佛所,發無量大願,
令一切眾生,悉獲快安樂。
普密王佛前,先生如是念。
我今說汝昔,修行至菩提,
願一切大地,皆生種種花。
雲雷音佛所,為利世間故,
爾時發誓願:『若有諸眾生,
聞我名字者,一切皆得佛。』
於帝幢佛所,設大珍妙供。
復發諸善願:『若眼見我者,
於此世界中,皆當得成佛。』
在日光佛所,奉上七寶輪,
無量大光焰,炫晃甚輝麗。
時復發願已,誓生佛剎土。
七寶嚴僧坊,雜色甚雅好,
以此珍奇特,奉施於善逝。
又發誓願已,得天妙宮殿,
斯處快歡樂,皆悉成佛道。
人中師子王,無上如來所,
奉上珍寶蓋,發於殊勝願:
『願諸眾生類,不為日所曝,
身心得安樂,無復熱惱患。』
蓋身善逝所,供施燈明已,
復發弘誓願:『若我命過處,
眾生食肉者,願皆成佛道;
若聞我名者,無有貪悋心,
乃至夢中聞,亦無愛惜意,
一切成佛道,唯除見諦者。』
若眼見汝者,除諸貪、嫉意,
晝夜夢見時,亦捨染悋心,
一切當得佛,唯除見諦者。
若有愍念汝、或生憎嫉者,
是等於汝所,當得佛法王。
若汝臨終時,又勤求菩提,
我今如實說,汝之真功德,
必於當來世,獲是無上尊。
『若有處水、陸、空行眾生等,
食我身肉者,願悉得成佛。』
我已知汝為,安樂眾生故,
勤修菩薩道,滿足大千行。
眾生多疑謗,是故不顯現,
如此眾生類,即時於是處,
若得信念等,及以歡喜心,
悉當成正覺,唯除見諦者。
若人願樂見,世間所尊怙、
或樂轉法輪、有樂勉眾苦,
是人為菩提,利益故發心。
若有樂供養,三世諸法王,
若人欲出生,一切功德聚,
如是眾生等,應持此三昧。」
爾時,世尊說是偈已,即從坐起,還入僧坊,於常靜室右脇而臥。
菩薩念佛三昧經卷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