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律卷第二十八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二十二函 總第部1428
姚秦罽賓三藏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一百七十八單提法之五
「時諸比丘尼僧,應將受戒者,至比丘僧中,偏露右肩禮僧足已,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語:『大德僧聽!我某甲,從和上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我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尼為和上,願眾僧慈愍故,拔濟我!』第二第三亦如是說。彼當問:『汝字何等?和上字誰?乃至㖒唾常流出如上。汝已學戒清淨不?』若言:『學戒清淨。』當復更問餘比丘尼:『此人學戒清淨不?』若言:『學戒清淨。』者,彼戒師當作白:『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上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和上尼某甲。某甲已學戒清淨。若僧時到僧忍聽,僧今授某甲具足戒,某甲尼為和上,白如是。』『大德僧聽!此某甲,從和上尼某甲,求受具足戒。此某甲,今從眾僧乞受具足戒,某甲尼為和上。某甲已學戒清淨。今僧授某甲具足戒,某甲尼為和上。誰諸長老忍僧授某甲具足戒,某甲尼為和上者默然,誰不忍者說。此初羯磨。』第二、第三亦如是說。『眾僧已忍與某甲授具足戒,某甲尼為和上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族姓女聽!此是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八波羅夷法,犯者非比丘尼、非釋種女。不得作不淨行、行婬欲法。若比丘尼,意樂作不淨行、行婬欲法,乃至共畜生,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盜乃至草葉。若比丘尼,偷人五錢若過五錢,若自取、教人取,若自斷、教人斷,若自破、教人破、若燒、若埋、若壞色,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故斷眾生命乃至蟻子。若比丘尼,故自手斷人命,若持刀與人,教死、讚死、勸死,若與非藥,若墮人胎、禱、呪詛殺,若自作、若教人作,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妄語乃至戲笑。若比丘尼,不真實非己有,自稱言我得上人法,我得禪得解脫、得三昧正受、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天來、龍來、鬼神來供養我,此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身相觸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有染污心,與染污心男子身相觸,從腋已下、膝已上身相觸,若捉、若摩、若牽、若推、逆摩、順摩、若舉、若下、若捉、若捺,非比丘尼非釋種女。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犯八事,乃至共畜生。若比丘尼染污心,受染污心男子捉手、捉衣,入屏處、屏處共立、共語、共行、身相近、共期,犯此八事,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犯八事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覆藏他罪,乃至突吉羅惡說。若比丘尼,知他比丘尼犯波羅夷罪,若不自舉、不白僧、若眾多人,後於異時,此比丘尼,若罷道、若滅擯、若遮不共僧事、若入外道,後便作是說:「我先知有如是如是事。」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覆重罪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作。能持不?能者當言:「能。」』『不得隨順被舉比丘語,乃至守園人及沙彌。若比丘尼,知比丘為僧所舉,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而隨順。是比丘尼諫彼比丘尼言:「汝妹知不?今僧舉此比丘,如法如律、如佛所教,不隨順、不懺悔,僧未與作共住,汝莫隨順。」是比丘尼諫彼比丘尼時堅持不捨,是比丘尼當三諫,捨此事故。乃至三諫捨者善;不捨者,彼非比丘尼非釋種女,由隨舉故。汝是中盡形壽不得犯。能持不?能者當言:「能。」』『族姓女聽!如來、無所著、等正覺說四依法,比丘尼依此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依糞掃衣,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能者當言:「能。」』『若得長利,檀越施衣、割壞衣得受。』『依乞食,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能者當言:「能。」』『若得長利,若僧差食、檀越送食、月八日食、十四十五日食、若月初日食、若眾僧常食、若檀越請食應受。』『依樹下坐,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能者當言:「能。」』『若得長利,別房、尖頭屋、小房、石室、兩房一戶應受。』『依腐爛藥,得出家受具足戒成比丘尼法。汝是中盡形壽能持不?能者當言:「能。」』『若得長利,酥油、生酥、蜜、石蜜應受。』『汝已受具足戒白四羯磨如法成就得處所,和上如法、阿闍梨如法、二部僧如法具足滿,汝當善受教法,應勸化作福治塔供養眾僧。若和上阿闍梨一切如法教授不得違逆,應學問誦經懃求方便,於佛法中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果,汝始發心出家功不唐捐、果報不絕。餘所未知,當問和上阿闍梨。』令受戒人在前、餘尼在後而去。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年十八童女,與二歲學戒,與六法,滿二十,眾僧不聽便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僧者如上。
若比丘尼,年滿二十,二歲學戒,與六法,眾僧不聽,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年滿二十,二歲學戒,眾僧聽受具足戒,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四)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制戒聽比丘尼授人具足戒,而度他少年婦女與授具足戒。授具足戒已,不知男子有染污心、無染污心,與染污心男子共立、共語、共相調戲。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汝云何世尊制戒聽比丘尼度人授具足戒,乃度他少年曾嫁婦女授具足戒,受具足戒已不知男子有染污心、無染污心,與染污心男子共立、共語、共相調戲?」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度他少年曾嫁婦女與授具足戒,受具足戒已,不知男子有染污心、無染污心,與有染污心男子共立、共語、共相調戲?」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若欲度人授具足戒者,先白眾僧剃髮乃至與十戒如上法。自今已去聽度十歲曾嫁女人與二歲學戒,年滿十二與授具足戒。白四羯磨如上。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曾嫁婦女年十歲,與二歲學戒,年滿十二,聽與授具足戒。若減十二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知減十二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竟,三突吉羅。白一羯磨竟,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年十歲度與二歲學戒,滿十二與授具足戒,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五)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得度十歲曾嫁女人,與二歲學戒,滿十二與授具足戒,便度他盲瞎、跛躄、聾及餘種種病者,毀辱眾僧。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度年十歲曾嫁婦女,與二歲學戒,滿十二與授具足戒。汝云何乃度他盲瞎、聾及餘種種病,毀辱眾僧?」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世尊制戒聽比丘尼度年十歲曾嫁婦女,與二歲學戒,滿十二與授具足戒。而汝等乃度他盲瞎、跛躄、聾及餘種種病,毀辱眾僧?」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與授具足戒白四羯磨。當作如是與。將受戒者至離聞處著見處,乃至我已教授竟聽使來亦如上。來已至尼僧中,戒師應作白,問難事乃至白四羯磨如上,乃至大僧中與授戒,一一法如上十八童女法同。自今已去當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他小年曾嫁婦女,與二歲學戒,年滿十二,不白眾僧便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度小年曾嫁婦女,與二歲學戒,年滿十二,不白眾僧便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尼和上,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度年滿十二曾嫁婦女,白眾僧受具足戒,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六)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度他婬女與授具足戒,先與此女人親厚者,見已自相謂言:「此婬女先與我等作如是如是事。」時所度比丘尼及餘比丘尼聞之皆慚恥。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云何汝等乃度他婬女,與授具足戒耶?」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汝等云何度他婬女與授具足戒耶?」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與如是人授具足戒者,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諸比丘尼,不知如是人、非如是人,後乃知是,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疑者。「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結戒:若比丘尼,知如是人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如是人者,婬女也,彼或有夫主、或有夫主兄弟,乃至有故私通者。
若比丘尼,與如是人授具足戒者,應將至五六由旬。若不去,當深藏安處之。彼比丘尼,度如是人授具足戒已,不將去五六由旬、若不深藏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先不知如是人便與授具足戒,若將至五六由旬、若教人將至五六由旬,若深藏,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七)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安隱比丘尼多度弟子而不教誡,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見已語言:「妹!汝等云何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諸比丘尼報言:「我是安隱比丘尼弟子,彼弟子眾多,而不教授我等,以不被教授故耳。」爾時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安隱比丘尼言:「汝云何多度弟子而不教授?以不教授故,眾事不如法也。」呵責已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安隱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多度弟子不教授,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多度弟子,不教二歲學戒,不以二法攝取,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二法者,一者法、二者衣食。法攝取者,教增戒、增心、增慧、學問、誦經。衣食攝者,與衣食、床、臥具、醫藥,隨力能辦供給所須。
若比丘尼,多度弟子與授具足戒,不教二歲學戒、二法攝取,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度與二歲學戒,以二事攝取:一者法,二者衣食;若受具足戒已離和上去;若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以此事命難、梵行難,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八)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多度弟子,後皆離和上去,不被教授、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見已問言:「諸姊!汝等何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諸比丘尼報言:「我等受具足已離和上去,不被教授故耳。」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汝等云何受具足已離和上去,不被教授、不按威儀、著衣服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呵責已,往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佛。佛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受具足戒已離和上去,不被教授、不按威儀、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不二歲隨和上尼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不二歲隨和上尼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受具足戒已二歲隨尼和上;若和上聽去得去;若和上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由是事命難、梵行難,於二歲中離去,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二十九)
爾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世尊制戒,聽度人授具足戒,而諸比丘尼癡者,度人不知教授。以不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比丘尼言:「汝等云何世尊制戒聽度人,而汝等愚癡,輒便度人而不知教授,以不教授故不按威儀,乃至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世尊制戒雖聽度人,汝等愚癡,輒便度人而不知教授,以不教授故不按威儀,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耶?」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自今已去聽僧與授具足戒者,白二羯磨。彼欲度人者,當往眾僧中求,當作如是求。至比丘尼眾中,偏露右肩脫革屣、禮諸比丘尼足、右膝著地合掌,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我某甲比丘尼,求眾僧乞度人授具足戒。』如是第二、第三說。比丘尼僧當觀察此人,堪能教授與二歲學戒、二事攝取不?一者法,二者衣食。如是,聽。若不堪教授,不能與二歲學戒及二法攝取法及衣食者,當語言:『妹止!勿度人。』若有智慧、堪能教授,與二歲學戒,以二法攝取者,眾中當差堪能羯磨者如上,作如是白:『大姊僧聽!此某甲比丘尼,今從眾僧乞授人具足戒。若僧時到僧忍聽,與某甲授人具足戒。白如是。』『大姊僧聽!此某甲比丘尼,今從眾僧乞授人具足戒。僧今與某甲比丘尼授人具足戒。誰諸大姊忍僧與某甲授人具足戒者默然,誰不忍者說。』『眾僧已忍聽與某甲比丘尼授人具足戒竟,僧忍,默然故,是事如是持。』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僧不聽而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僧者如上。
聽者,眾僧白二羯磨聽。
彼比丘尼,若僧不聽,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眾僧不聽,便與依止,若畜沙彌尼、式叉摩那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眾僧聽授人具足戒,受比丘尼依止及畜沙彌尼、式叉摩那,是謂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竟)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聽比丘尼,從眾僧乞授人具足戒。彼新學少年從眾僧乞授人具足戒已,不能教授。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汝等聞世尊制戒聽度人,云何新學少年乞授人具足戒已不能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乃至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嫌責已,往語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此諸比丘尼:「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新學少年乞授人具足戒,而不能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乃至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此諸比丘尼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年未滿十二歲,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年減十二,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若減十二,與人依止、畜式叉摩那、沙彌尼,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年滿十二授人具足戒,若與依止,畜式叉摩那、沙彌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一)
爾時世尊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聽年十二歲得授人具足戒,皆自稱言:「年滿十二歲。」愚癡輒授人具足戒,不知教授。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此諸比丘尼:「汝等聞世尊制戒年十二歲得授人具足戒,而汝云何自稱年滿十二,求授人具足戒,癡不知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乃至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此諸比丘尼:「汝等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汝等云何自稱言滿十二歲,求授人具足戒,癡不知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乃至如婆羅門聚會法?」時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諸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年滿十二歲,眾僧不聽,便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年滿十二歲,眾僧不聽,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眾僧不聽,授依止及畜式叉摩那、沙彌尼,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年滿十二、眾僧聽授人具足戒,及與人依止,畜式叉摩那、沙彌尼,不犯。
不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二)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愚癡不堪教授,從眾僧求授人具足戒。諸比丘尼諫言:「妹止!勿從眾僧求授人具足戒。」彼以從眾僧求授人具足戒不得故,便言:「諸比丘尼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所愛者便聽,不愛者便不聽。」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汝等云何愚癡從僧乞授人具足戒,諸比丘尼諫言:『汝妹止!勿求眾僧授人具足戒。』云何便言:『諸比丘尼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愛者便聽,不愛者便不聽。』」即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愚癡從僧乞授人具足戒,諸比丘尼諫言:『汝妹止!勿求眾僧乞授人具足戒。』便言:『諸比丘尼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所愛者便聽,不愛者不聽。』」世尊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僧不聽授人具足戒,便言:『眾僧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欲聽者便聽,不欲聽者便不聽。』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僧者如上。
不聽者,眾僧語言:「妹止!不須授人具足戒。」彼以不得授人具足戒故,便言:「諸比丘尼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所愛者便聽,不愛者便不聽。」若說而了了者,波逸提;不了了者,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其事實爾,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愛者便聽、不愛者不聽。彼人便作是語:「有愛、有恚、有怖、有癡,愛者便聽、不愛者不聽。」若戲笑語、疾疾語、屏處語、若夢中語、欲說此乃錯說彼,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三)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聽度人授具足戒,而父母夫主不聽,輒便度與授具足戒。與授具足戒已,父母夫主皆來將去。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言:「汝等云何世尊制戒聽度人,父母夫主不聽而度,使父母夫主還將去耶?」時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汝等世尊制戒聽度人,父母夫主不聽而輒度,後為父母夫主還將去?」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諸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父母夫主不聽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若父母夫主不聽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尼和上,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方便白僧與剃髮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父母夫主聽,若無父母夫主,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四)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得度人。時諸比丘尼,便度與童男男子相敬愛、愁憂喜瞋恚女人受具足戒。受具足戒已,彼以念男子故,愁憂瞋恚與比丘尼共鬪諍。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聽度人,云何乃度與童男男子相敬愛、愁憂喜㥲恚者與授具足戒。受具足戒已,念彼男子故,愁憂㥲恚與比丘尼共鬪諍?」即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度他與童男男子相敬愛、女人愁憂喜瞋恚者與授具足戒。受具足戒已,念彼男子故愁憂㥲恚,與比丘尼共鬪諍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諸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度他與童男男子相敬愛、愁憂㥲恚女人受具足戒,波逸提。」如是世尊與比丘尼結戒。
爾時諸比丘尼,不知與童男男子相敬愛、不相敬愛,愁憂㥲恚者、不愁憂㥲恚者,後乃知與童男男子相敬愛,或有作波逸提懺者,或有疑者。「不知者無犯。自今已去當如是說戒:若比丘尼,知女人與童男男子相敬愛、愁憂㥲恚女人,度令出家受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童男男子相敬愛與私通、愁憂㥲恚者與受具足戒已,念彼男子故,與比丘尼共鬪諍。彼比丘尼,知女人與童男男子相敬愛愁憂㥲恚,與授具足戒,三羯磨竟,和上尼,波逸提。白二羯磨,三突吉羅。白一羯磨,二突吉羅。白已,一突吉羅。白未竟,突吉羅。未白前剃髮與授戒集眾眾滿,一切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先不知,若信可信人語、若信父母語、若受具足戒已病生,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五)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偷蘭難陀比丘尼語式叉摩那言:「汝學是捨是,我當授汝具足戒。」彼報言:「爾。」彼式叉摩那聰明智慧堪能勸化。時偷蘭難陀作是意:「欲令式叉摩那久作勸化供養故不與,作方便料理時與受具足戒。」時式叉摩那嫌責偷蘭難陀:「偷蘭難陀語我言:『汝捨是學是,我當授汝具足戒。』而至今不為我作方便時授具足戒耶?」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偷蘭難陀言:「汝云何語式叉摩那言:『汝捨是學是,我當授汝具足戒。』而不與授具足戒耶?」即往白諸比丘,諸比丘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偷蘭難陀「汝云何語式叉摩那言:『汝捨是學是,我當授汝具足戒。』云何不與授具足戒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語式叉摩那言:『汝妹!捨是學是,我當與汝授具足戒。』若不方便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彼比丘尼語式叉摩那言:「汝妹!捨是學是,我當與汝授具足戒。」後不方便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若許與授具足戒便與授具足戒,若彼病、若更無共活者、若無五衣、若無十眾,若缺戒、若破戒、若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由是命難、梵行難,不與作方便授具足戒,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六)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式叉摩那,持衣往僧伽藍中,至諸比丘尼所語言:「與我受具足戒,我當持此衣與。」時偷蘭難陀比丘尼語言:「妹與我衣,我當授汝具足戒。」即持衣與之。偷蘭難陀受他衣已,亦不方便與授具足戒。時式叉摩那嫌責言:「云何語我言:『大妹!與我衣來,我當授汝具足戒。』而受我衣已,不與我授具足戒耶?」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偷羅難陀言:「云何要語式叉摩那言:『妹!與我衣來,當與汝授具足戒。』而受他衣已,竟不與授具足戒耶?」呵責已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偷蘭難陀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語式叉摩那言:『妹!與我衣來,當與汝授具足戒。』而受衣已,竟不與他授具足戒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語式叉摩那言:『持衣來!我當與汝授具足戒。』而不方便與授具足戒,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衣者,有十種如上。
彼比丘尼語式叉摩那言:「妹!持衣來,我當與汝授具足戒。」受衣已,不作方便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許與授具足戒便與授具足戒,若病、若無共活者、若無五衣、若無十眾,若彼缺戒、若破戒、破見、破威儀、若被舉、若滅擯、若應滅擯,若命難、梵行難,而不方便與授具足戒,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七)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安隱比丘尼多度弟子,與授具足戒,不能一一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時諸比丘尼見已問言:「汝等何以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受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彼即報言:「我是安隱比丘尼弟子,師不教授我故耳。」爾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嫌責安隱比丘尼言:「汝云何多度弟子,不能一一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受他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諸比丘尼往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安隱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多度弟子,不能一一教授。彼以不被教授故,不按威儀,著衣不齊整、乞食不如法、處處受不淨食、或受他不淨鉢食、在小食大食上高聲大喚,如婆羅門聚會法?」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不滿一歲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若比丘尼,滿十二月得授人具足戒,滿十二月得與人依止,滿十二月得授式叉摩那二歲學戒,滿十二月得度沙彌尼。彼比丘尼,不滿一歲授人具足戒者,波逸提。不滿一歲,與人依止,度式叉摩那、沙彌尼,突吉羅。
比丘,突吉羅。是謂為犯。
不犯者,滿十二月授人具足戒,滿十二月與人依止,授式叉摩那二歲學戒,度沙彌尼,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八)
爾時婆伽婆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諸比丘尼,聞世尊制戒聽授人具足戒,彼便在尼眾中與授具足戒,經宿已方往比丘僧中。而所與授具足戒者,中間或得盲瞎、癡聾、跛躄及餘種種諸病,毀辱眾僧。時諸比丘尼聞,其中有少欲知足、行頭陀、樂學戒、知慚愧者,呵責諸比丘尼言:「世尊制戒聽度人,汝等云何乃度盲瞎、癡聾、跛躄及餘種種病,毀辱眾僧耶?」呵責已白諸比丘,諸比丘往白世尊。世尊以此因緣集比丘僧,呵責諸比丘尼言:「汝所為非,非威儀、非沙門法、非淨行、非隨順行,所不應為。云何乃度諸盲瞎、癡聾、跛躄及餘種種病,毀辱眾僧耶?」以無數方便呵責已,告諸比丘:「此比丘尼多種有漏處,最初犯戒。自今已去與比丘尼結戒,集十句義乃至正法久住,欲說戒者當如是說:若比丘尼,與人授具足戒已,經宿方往比丘僧中與授具足戒者,波逸提。」
比丘尼義如上。
比丘尼,應即日授具足戒,即日詣比丘僧中授具足戒。
彼比丘尼,與授具足戒,經宿已方詣比丘僧中授具足戒,波逸提。是謂為犯。
不犯者,即日與授具足戒;即日往比丘僧中授具足戒;若欲往授具足戒,彼病、若水陸道斷、若有惡獸難、若賊難、若水大涱、若為強力者所執,若被繫閉,若命難、梵行難,不得即日往詣比丘眾中,無犯。
無犯者,最初未制戒,癡狂、心亂、痛惱所纏。(三十九)
四分律卷第二十八(二分之七明尼戒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