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空論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三十一函 總第部1616(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
龍樹菩薩造
陳天竺三藏真諦譯
問:空無分別,云何得有十八種耶?答:為顯人、法二無我是一切法通相,今約諸法種類不同開為十八。何者?一內空、二外空、三內外空、四大空、五空空、六真實空、七有為空、八無為空、九畢竟空、十無前後空、十一不捨離空、十二佛性空、十三自相空、十四一切法空、十五無法空、十六有法空、十七無法有法空、十八不可得空。合此十八為十六空,凡有兩義故立十六空:一體:二用。
第一內空,亦名受者空。凡夫二乘謂六入為受者,以能受六塵果報故。今明但有六根,無有能執,以無執故言受者空也。
第二外空,亦名所受空。離六外入無別法為可受者也。若諸眾生所受所用但是六塵,內既無人能受、外亦無法可受,即人法俱空。唯識無境,故名外空。以無境故,亦無有識,即是內空。六入無識,即是無人;無有根塵,即是無法。故內外二空,兩義相成也。
第三內外空,謂身空也。此身四大為內外所依,內依即六根,若五根皆有淨色,及意根並依此身,故名內依。外依者,謂外六塵,若己身四大,唯除五根淨色,所餘色香等屬外六塵,攝持於五根故稱為外,非謂離身之外也。此身能持根塵,故名為依,根塵所依也。此根及非根皆悉是空,故名內外空也。
第四大空,謂身所拪託,即器世界。十方無量無邊皆悉是空,故名大空。
第五空空,能照真之相會前四空,從境得名呼為空智。空智亦空,故立空空。
第六真實空,謂真境空。行者見內外皆空,無人無法此境真實,立真實名由分別性,性不可得名分別性,性空即真實空也。
此六空辯空體自成次第:一受者空、二所受空、三自身空、四身所住處空、五能照空、六所觀境空也。前四皆是所觀境空,第五能觀智空,第六所分別境界相貌空。又前四所知,第五能知,第六所知相貌。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四境是空。第六真空,治第五智,故智成空。若無第五智空治前四境,則有人有法,是分別性。由此智見前境是無人無法,即治前境。若無第六境空治第五智,此智既但真解,還成分別性,故言第六真實空名為治智也。
第二義明空自有十二:一者行空、二非行空。菩薩學此兩空,為得二種善法,一謂善道、二謂善果。道即三十七品等,善果即是菩提等也。行空者,明三乘諸道無人法,非真實、非虛妄。離此四種心,是名善因。為得此善因,是故菩薩學觀行空。非行空者,謂二種善果,即餘、無餘涅槃。若有餘除集,此果則離四種顛倒,非是常樂我淨。若無餘滅苦,即是常樂我淨。此第七第八兩空,是淨菩薩自度,初得道、後一得果。
第三畢竟空,為恒利益他菩薩修空畢竟,恒欲利他至眾生盡誓恒教化。此心有著。今此觀心,此心定令捨畢竟之心,自然利益方是真實智,名畢竟空也。若作畢竟心能為利益,不作不益。不復自然、恒利益不空。此畢竟之心,是智第九,名畢竟空。
第四無前後空,亦名無始空。為成畢竟空,利益他故。不前後,即無始終。菩薩若不解其是空,則生疲厭之心捨棄生死。既見生死是空,則不分別前之與後及以始終。既不分別始終,則於短於長心無憂喜,於長不憂、聞短不喜。既離憂喜,則能不捨生死。以不捨故,畢竟利益乃得成也。是故第十觀無始空。
第五不捨離空。菩薩修學此定止,為功德善根無盡。何以故?一切諸佛於無餘涅槃中,亦不捨功德善根門。有流果報已盡,功德善根本為化物故恒有此用。如來雖入涅槃,猶隨眾生機緣現應化兩身,導利含識,即是更起心義。故眾生不盡,應化之用亦不盡。故言雖入無餘而不捨功德善根也。若二乘入滅,無更起心,以慈悲薄少不化眾生。若佛入無餘而更起心者,以諸佛菩薩三身利物無窮故,如來法身即是一切無流法之依處故,言散滅不捨離功德也。所以得知涅槃之中猶有法身者,以用終體。既覩應化之用不盡,故知此身之體常自湛然、永無遷壞。如毘婆沙師說無,涅槃無有自相,而不可言無。何以故?為能顯事用故。若不依涅槃不成智慧,智慧不成則煩惱不滅。涅槃既能生道,道能滅惑,即是涅槃家事。既見有事,則知應有體,故不得言無也。如來法身在涅槃中,即義亦爾。為除分別涅槃不捨功德,即是分別性,真實義中無此分別,故名不捨離空。語言說涅槃不捨功德,而涅槃中亦無不捨之意,故名不捨空,即成不捨生死之意。前明不捨生死畢竟利他,異於二乘不能永利;今明雖在生死及涅槃並皆化物,此義不異,故前來至此。凡有三空名利他事,此即第十一不捨空,亦名不散空也。六性空、七相空、八一切法空,此三明自利利他因。
問:空何所為?答:為清淨佛性即空,故名性空。
問:何故名性空?答:佛性者即是諸法自性。何以故?自然有故。但自性有兩義:一無始、二因。譬如無始生死中,有心無心兩法自然無因。若心有因,此因為本有?為始有?若本有因,此因即是自然。既是自然,亦應許心是自然。昔未有因,應無眾生,有時有因方有眾生,如土石等。若有因時,應成眾生。故知自然一分作有心、一分作無心,故言譬如無始生死中,有心無心兩法自然無因也。佛性亦爾,自然無因。虛妄尚有自然義,何況真實而不自然?故由無始佛性為因。所以六入欲求解脫,若無佛性,解脫之果不得成就,譬如淨珠能清濁水。以佛性無始故,生死無始一異空。淨不淨空等如上說。此空性為離五失、顯五種功德。人法是分別性。從人法生分別,是依他性。就分別性覓法不可得,就依他性覓所分別之人法亦不可得,即真實性。真實無體,無體故無相,無相故無生,無生故無滅,無滅故寂靜,寂靜即是自性涅槃。
此自性空除五種過失:一除下劣心,不薄信佛性是有可得、得之有無量功德,則不能發菩提心,不發此心,常守下劣。佛性令其發心,故言能除下劣心也。二除高心,若人不解佛性平等,謂我有佛性、我已發心,他無佛性,不能發心,故高慢。若體此理,無有此彼,高心即滅,故言能除高心也。三除著虛妄棄捨真實,虛妄所以是生死過失者,如人來打拍罵詈毀辱等事,一非本有,二由心所作、虛妄所起。非是自然,即是虛妄。若不體真實道理,謂此是真實,則取著虛妄、皆棄真實,故生三毒利等煩惱。若識生死虛妄非是實有,則不見能拍所罵、不見眾生過失、不生煩惱,即棄虛妄。但見眾生皆有佛性、功德圓同,即是能取真實,由此即生慈悲成菩薩者。四能除我見,諸法本來自性真實,若有若無二皆平等。若人能作此解,即捨我見執相之心也。五除怖畏,能令眾生信受甚深正法。正法有相與無相,體解佛性則能信受無相正法,則不謗大乘也。
次明此性空能引五種功德者,一除下劣生正勤、二除高慢生平等、三除虛妄生慈悲、四除見生般若、五除怖畏受正法故言性空。顯佛性理有五種功德、離五過失,治護性令得清淨,即是自利因,故此第十二名為性空。佛性即是空也。
七自相空,為得三十二大相、八十小相。相又有二種:一者色相,謂四大五塵;二無色相,謂一切四陰心法也。化身非生死、非涅槃。何以故?生死是虛妄顛倒,不過苦集兩諦,化身不爾。依法應身而有體非顛倒,復能除眾生顛倒,故言非生死。非涅槃者,有始終故。以非生死,則無生死虛妄之相;以非涅槃,亦無涅槃真實之相,故名相空。若菩薩能修此相空,則令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即修治化身之相貌令得清淨,故第十三名為相空。
八一切法空者,謂一切如來法無量恒河沙,如十力、無畏等,明相離不相離空。若以法身望應身,有離不離。但應身沒,不離法身。何以故一?為法身是本、應身為末,末不離本、本為離末。
問:法身若不離應身者,有何過咎?
答:若爾,則一人得佛,一切人皆應得。以一切人不同得故,故知法身有不即應身義。法身亦不離應身。何以故?以法身無有差別,常不離三世諸佛功德故。若能如此亦離亦不離道理而修行者,此則能得應身之果。但應化兩身悉能利物,化身正為下種、應身為成熟,令此一切法空為清淨一切佛法。一切佛法復有兩義:一則無離無不離,以不可偏執;二則無執及所執,以境智無差別故也。此即第十四辨一切法空。至此凡有三空,明自利利他因竟。
第十五有法空、第十六無法空,此兩空通出前十四空體。言有法空者,謂人法二無所有,為除增益謗。言無法空者,謂真實有。此無人無法之道理,除眾生妄執,謂無此道理,故名無法空,為除損減謗。離增離減則非有無,故名為空體也。故此兩空還屬前十四空所攝也。
第十七有法無法空,此一空出諸空相。所言有法無法空者,明此空體相決定無法,即名決定無。有此無人法之道理故,名決定有。此無此有,是空體相。體明理無增減,相明其體決定。決定是無、決定是有,即是真實無、真實有,真實無人無法、真實有此道理。此論所以但明十六空者,正以此兩空屬前六空體所攝也。亦為十四空者,即後四空還辨前諸體相故。此後空併屬前十四攝故,有十四、十六、十八廣略不同。
第十八出空果,所言不可得空者,明此果難得。何以故?如此空理非斷非常,而即是大常。常義既不可得,故斷義亦不可得。無有定相可得,故名難得。何以故?此之空理非苦非樂而是大樂,非我無我而是大我,非淨非不淨而是大淨。此空屬八空事用所攝,以見無人法正是空體,故名隨事用不同離張成異。如上所辯,初六空明空體,即十空明空用。用中後兩空為十四空所攝,第十七一空為六空體所攝、第十八一空為八空用所攝,故十八成十六,十六還十四。或先廣後略、或先略後廣,理事不同、體相差別,若離若合其義如此也。此下第四分別空道理有三:一淨不淨。若言空定是不淨,則一切眾生不得解脫。何以故?以定不淨不可令淨故也。若言定是淨,則修道無用。何以故?未得解脫無漏道時,空體本已自然清淨故,則無煩惱為能障智慧。又能除則不依功力,一切眾生自得解脫。現見離功力眾生不得解脫,知此空非是定淨。復由功用而得解脫,故知此空非定不淨。是名淨不淨不淨淨道理也。又釋:若言空理定是不淨,一切功力則無果報。何以故?以空界自性是不淨,雖復生道,俗不可除,道則無用。無此義故,故知此空非性不淨。
問:若爾,既無自性不淨,亦應無有自性淨。云何分判法界非淨非不淨?
答:阿摩羅識是自性清淨心,但為客塵所污故名不淨,為客塵盡故立為淨。
問:何故不說定淨定不淨,而言或淨或不淨耶?
答:為顯法界與五入及禪定等義異。所以不說淨者,為明眼等諸根雖為煩惱所覆,而不為煩惱所染。又非是淨,又非自性淨,故不說為淨。若是法界,雖為煩惱所覆,而不為煩惱所染,故非不淨,而是自性淨。以是自性淨故,不說為不淨。故知法界與五入體異也。
問:何故不說定是不淨?
答:為明與禪定有異。何以故?若言法界定有煩惱,即自性不淨。而此法界雖為煩惱所覆,而非自性不淨,故不得說定是不淨。非不淨,正是法界之道理定有。
問:何故不說如如定淨,而言淨不淨耶?
答:為令眾生修道故,說為淨不淨。即顯如如與五根有異。何以故?如如及五根同為煩惱所覆,而並不為煩惱所染,同皆是淨而淨義有異。何以故?五根體離煩惱,非煩惱性故,五根唯淨,非是不淨。若如如不離煩惱,而是煩惱自性,故知淨而復有不淨之義。又如如及禪定同為煩惱所覆,並有不淨義,而不淨義不同。若是禪定,為煩惱所覆而復被染,一向失於自性,舉體成煩惱亦成不善。若是如如,雖復不離煩惱名為不淨,而猶不失自性,亦不轉成煩惱及以不善故。言即不淨而復有淨義,可為三句:一五根離煩惱,不為煩惱所染,則但是淨,非是不淨。二禪定成煩惱,為煩惱所染,但是不淨,無復有淨。三如如以異五根故,不為煩惱所染是淨;而不離煩惱,即是不淨。故言淨而復有不淨義也。又如如以異禪定故,不離煩惱,故言不淨;而猶不失自性,亦不轉成煩惱及以不善,故言即不淨而復有淨義。二明非有非無道理。無人無法故言非有,實有無人無法之道理故言非無。亦言真實有、真實無,即非有非無也。三明不一不異道理。諸淨不淨,淨則離斷離常。常義異我故言不一,我體常故言不異。此明如如具三德也。
就此十六空作四科料簡:初有六空,辯空之自相。次有八空,辯空事用。三有兩空,辯淨不淨。四明此十六空理,能除四種過失,一除戲論、二除怖畏、三除懈怠、四除疑惑。一除戲論者,有兩:一世間眾生於內外法中起無量戲論,謂有我無我等,皆依人道果等,是名戲論。若見道及道果皆悉空,則能除此等戲論。若是內空、外空、內外空、大空,此之四空能除世間人法二我之戲論;若是空空及第一義真實空,此之兩空能除出世間因果境智等戲論也。二除怖畏者,眾生聞人皆空,則生怖畏,不肯修道,故如來為說此空有事用。何以故?若人能修八空事用,則能得道及以道果,乃至三身等一切功德也。三除懈怠者,若觀定淨不勞修道,若言定是不淨則永不可除滅亦不假修道,唯處生死永無解脫也。是故須辨是有淨不淨。何以故?有惑之時則不淨,除惑已後即清淨故,應須修道。四除疑惑者,惑者之心既聞如如是有是無,則生猶豫不能決斷,謂如見杌謂人、呼人為杌故。佛為分判明人法二我決定是無,無人無法之道理決定是有,故空有無兩義存焉,如此道理能除疑之心也。
第三明唯識真實。辨一切諸法唯有淨識,無有能疑亦無所疑,廣釋如«唯識論»。但唯識義有兩:一者方便,謂先觀唯有阿梨耶識、無餘境界,現得境智兩空,除妄識已盡,名為方便唯識也。二明正觀唯識,遣蕩生死虛妄識心及以境界一皆淨盡,唯有阿摩羅清淨心也。
第四明依處真實,所謂苦依諦。第五邪行真實,謂集諦。第六清淨真實,即是滅諦。第七正行真實,即是道諦。四諦各有三種,已如別解也。«解節經»明佛說有七種真如:一生、二相、三識、四依止、五邪行、六清淨、七正行。第一生真如者,謂有為諸法並皆無如。二相真如者,謂人法二無我。三識真如者,謂一切有為唯有識。四依止真如者,謂如所說苦諦。五邪行真如者,謂如所說集諦。六清淨真如者,謂如所說滅諦。七正行真如者,謂如所說道諦。此之七種真如,即第一義諦。第一義諦即真實性攝,是故名為七種真如。即是前明七種真實,具如«三無性論»中廣釋也。
問:云何知此之七種皆是第一義諦、即真實性攝耶?
答:由兩義故,知此七種皆是最勝最極,謂即是二智境界。所言最勝者,即是如如第一義諦。此第一義諦,即為如理智所照,故名最勝。最極者,即是一切智境界,即是俗諦,此俗諦為如量智所照。如理智者,即無分別智。如量智,即是無分別後智。又如如理是一切種智,如量智即是一切智。唯是一智通真、即有通俗。即空即真義,而取名如理智,亦名一切種智。若俗義有義,取名如量智,亦名如一切智。故言最勝最極,而是二智境界,即如理、如量兩智所知也。復有別義,知此七種真如是真實性攝。何以故?明一切真實法皆離一異等妄想,謂非一非異,離四謗故。明此七種真如,不可得說異於諸相,亦不可說不異於諸相故。言異於諸相不可得說,不異於諸相亦不可說,亦異不異、非異非不異皆不可說。明此七種真如於諸相中不可說其有,亦不可說其是無,亦有亦無、非有非無皆不可說,離四謗故。復有別得信有。何以故?即是清淨境界故,故知是有。若有人能心緣此法,心即清淨,是故應知此七種真如皆是常住,於一切時性不異故。以是清淨境界,是故應知是真實善性。由此理常是善,是故應知是樂諦。何以故?常故所以而樂,善故所以是淨。如此七種真如,即是一切法之體性。以是體性故,故說為我。即是常樂淨我四德也。又釋:所以名此七種為真如、第一義諦、真實性者,為其同是一味故也。
一生真如者,謂因果體一,而名字有異。何故言一?同是依他故有。因既依他,果亦依他,此之因果體即五陰。五陰無記說名為果,五陰善惡有記之義說名為因,取其能生為因、所生為果,亦是對前為果、對後為因。故知只是一念五陰,而有因有果之名,體實未嘗有異,故言一體,為名字有異也。此因此果既並依他則無有自性,無自性故體不真實,故名一味。即是同無真實,故名生真如。二言一味者,此生真如既是依他性,則無真實生,故名生真如。即是無生性空,以無生故即是一味。三此依他性則必有分別性,分別性既是無相性,無相性即是無相真如,即相真如即是一味。是故以此三義,名生真如也。
二相真如者,以顯法通相故。是人法二無我,即二空之理,名一切法通相,即名相真如也。
三識真如者,但唯有識,無有境界,境界不成故,識亦不成。此則能緣所緣同是不可得性,故名識真如也。
四依止真如者,所謂苦五陰為體。此五陰者,為眾生依處,託此為我人眾生壽者等,故名依止。苦諦有四相,謂苦、無常、空、無我,此之四義同是無倒,皆名真實,即是依止真如。二者此下四相皆是空,無所有故,皆名真實,亦依止真如也。
五邪行真如者,所謂集諦。集有兩義故稱真如:一無倒真如,謂能生之義。此義真實,即是集真如。二能生所生皆無所有,以無所有故,故名邪行真如。
六清淨真如者,所謂滅諦。亦有兩義:一無倒真如,謂四德皆是無倒,故稱真如。二滅諦與生死無有差別,同一如如,皆無所有,故名清淨真如。
七正行真如者,所謂道諦。道即般若,般若與無明體性相乖,道即無倒真如。如道及煩惱體同故、於二空皆是無所有故、是一味如如故,名正行真如也。亦名真如、亦名如如、亦名真實,皆盡得也。
十勝智真實者,有十種勝智,為除十種我見:一、一者執;二、因者執;三、受者執;四、作者執;五、自在者執;六、增上者執;七、常者執;八、不淨淨者執;九、修行者執;十、繫縛解脫者執。一一者執,謂合集諸法共立一名則墮斷見。何以故?如«七入論»偈所說,譬如岸崩,不更還本,乃至塚間,體不再來。唯根境界,是名眾生。若聖教說,有如空鳥,跡會可見。此謂世入外道顯一者執,其謂即身是人,身滅我亡,相墮斷見。為破此執,故立五陰。勝智雖有三義,謂多、合集、別異。三世色心並名為陰,故名為多。合集三世色心同名為陰,故謂合集。色聚異受、受聚異於想等,故名別異,是名五陰。若解了五陰有此三義,則無一者之執。言三世者,過去已謝、未來未有、現在不住,而以一切內外諸色同名陰也。以三義對治三種無明,謂一、假說及以相雜。一無明者,如世入外道等,謂身是一物,一物是我人;不知但有三世五陰,故墮斷見。此是即陰計我,陰滅我亡,故佛為說三世五陰是多非一,即破其一者之執也。二假說無明者,如優婁佉等外道,謂身異分,即執有人異法,此是離陰執我,故墮常見。何以故?人法既異,則謂陰滅我存。由其不解合集諸陰假說為人,但名無體。迷此假說故,名假說無明。故佛為說合集假說為法,體即是空,即破其此執,故言能除假說無明也。三相雜無明者,如一切有部所執,謂八聖道中正思、正見,同是般若所攝。以其不能分別兩異,故生此執。故經部大乘師說正思故者,欲求前理未決斷猶屬作意,作意即是意業,故非是般若所收;唯有正見是名般若。通而論一切知見,能通達選擇皆屬般若。五陰亦爾,若不能分別受異想、想異行等,謂想受只一物,則失其體性,故名相雜無明。相雜無明故失正見,失正見則不能得解脫。故佛為說五陰體不同,分別受想等異。為立通別二相,別相生證見,通相生比見也。
問:五陰云何為根本真實所攝?
答:色有三種。一分別色,亦有長短大小方圓等義,皆屬分別假,以無別體故也。二種類色,謂各有種類,如從因生果。以火生為因,生火家種類。種類既其相似,即是實法相生,屬依他假,以其種類依因得成,非是自性之力也。三如如色,若是分別假名一向無體,即是法空。若是依他假,雖復有體,體非真實、依他而有,即有法空。此兩空之體,既是真實,故名如如色,以如是色之自性故。以色目於如如,此是如如家色故,言如如色也,以末從本為名,亦可得言以本來目於末。此之真實,名真實假,假體即空,故名真實。假空即如如,真實之相亦不可得也。色陰既即三假,為三假所攝者,受等四陰理自皆然並為三假所攝者。受苦受樂是分別假,分別體從因緣生,有因有果即依他假。如如名真實假。若能分別通相別相,此心是想;若受領苦樂無有別執,則名為受也。
二因者執。為斷此執,成十八界勝智。諸外道輩通執一切法因我得生,名因者執。我有九法,謂知、樂、苦、欲、瞋、功力、念、法、非法。我既本有,從我生法非法,法非法令心共我和合,和合故能有所知,知故有樂,樂故有苦,由樂故生欲,由苦生瞋,欲得於樂所以厭苦而修功力,功力故有正念,欲得解脫故須除法非法。法非法不生則無有知,以無知故無苦樂等。若求解脫當修四法:一真實語,即持戒;二施;三苦行;四者定。若能修此四種正法則得生善道,善道得樂,樂有智慧,智慧則厭法非法,厭法非法則得解脫。大乘破言:若說先有我而未有法非法,後時無有因緣而生者,解脫亦爾。得解脫已,亦應無有因緣更生法及非法,如此則無解脫時也。界者,種子義。自分種類是名種子。種子亦是一義,以種類同一故也。但分張果,遂成十八界。而種子有三:一者能執、二者所執、三者執。眼等六根能執種子,名自種種類,即是能生。但隨因緣勝負有異生果,優劣不同故。由過去貪,六塵生業熏阿梨耶識,令種子既同是一貪,故言種子。是一能得六根異果,故說因有六種也。而言根能執者,根現既非心法,實不能執,但為外道言根中別有人是能執者,故方便說根為能執。色等六塵是所執,種子由自種生,故說由過去貪。內根欲用外塵故,以貪根與貪生於此塵。又由貪六塵故有六根,復以貪塵之貪生於六根也。六識是執種子,從貪內根外塵生,此十八從因名界,界是種子。假說此界有三種義:一能作、二所作、三作。為破俱絺羅在外道時謂我是能作,而來問佛,佛方便假說眼等是能作。其執眼等為我作,又破一陰示云:離根之外無有別我,但是眼等從因緣生謂為能作,實非能作。假說六塵名為所作。為破僧佉外道所立兩種常我:一謂有知我,是常我。既是常故,非是能作。二執無知我,即一切法。是有知我用自性成就智非所作,是佛假說六塵名為所作。非性有既非實有能作,故知塵亦非所作,是故假說作。是六識,一破外道謂一切事皆由我意,此是增益謗。二邪見外道謂我常,以我常故諸法亦常。既兩種併常,故無有能作及與所作,即損減謗。為離此二邊故,假說六塵為作。根塵不作意故無有作,若離根塵亦無有識。何以故?以識必依根塵方得生故。則無有不作,正為破外道能作所作等三種無明,故立此三義。為顯種子有能執所執等,故立十八界。若解十八界從四緣生,則不執我為能生等也。根名能作者,能作有二種:一能生識識、二能為塵作緣。塵為所作者,為眼作緣,為識所依。識是作者,作是生起有事義、界義,從根本真實。眼有三:一分別眼、二種類眼、三如眼,乃至行非行勝智,例如五陰中釋。
四為破作者執故,說十二緣生因果事,三義無增減。言增減者,謂於行識等十一支,立因不平等。何以故?以無常法立常為因,故名不平等。如僧佉等外道立無知我為因;亦如優婁佉立於常我為因及執自在天為常等而能作業,亦是立常為因,能作無常果,因果即不相類,故言立因不平等。理而為論,無常之果自以有無明為因,而彼謂有常因,即是增益於因義也。損減因者,如尼揵子等外道,謂諸法自然而有,無有因緣。實有謂無,故言損減因也。增果者,如僧佉等所立之義,謂因中已有果,果雖本有,由因顯果。此既是本有,則不從因生,而理實由因緣聚集方有此果。而其執言本有,故名增果。損果者,如斷見等外道立義,謂一切業皆感果,無未來生。實有感實有生,而邪執立無,故名損果。增事者,如自在天所執,謂一切事皆從我意心而有,如無明體別有作意能生於行。而無明體實無別有作意而生行也。又如優婁佉所執,於法體別有動轉等事業。事業有五種,謂上下屈伸等執,以動轉為體。離體之外實無別事業,而邪執為有,故名增事。損事者外道所執,謂無明無力能生行。無明若在若不在,自然有行,故知無明無力生行。若解十二有分展轉相生,能離因果事等增減六種邪執。略明十二有分因果之義自有三種:一明無常;二明無動轉之意;三辨因果體相,若心是常則無因果,以心是無常故因果義立。若言別有動轉意者,則因應作意生果,果應作意方從因生,便是自在,非謂依他。則生依他義,因依果、果藉因,成互相須待,並皆依他,所以是假,無有實性。若不相似,則失因果之義。如豆不生麥,以非因故,不互相生。若令果不似因、因不類果者,作惡便應生天、為善則墮地獄,乃至有流應感解脫、無流更增生死。是故無常生無常,此任自然之理,不勞執有作意。因果相似名十二有分,此義為破三種煩惱,謂貪愛皮我見肉無明心。此十二緣體中,若是果報分者,實若厭離,以破貪愛,顯無願解脫門。若是因分者,以破我見,顯果由因生,非我常作,明空解脫門。以無明還顯無明,若能解了諸業行從無明生者,無明顯闇之心即滅,無明即是四謗執相之故,破此無明以顯無相解脫門也。若體十二有分無增無減,則除我見,離作者執故,以十二有分正破此執也。三本所攝者,無明有三義:一者分別所顯,即分別假。二有因果道理,即依他假。此兩皆無所有,即真實假。無明一支既爾,所餘行等十一其例皆然,不復具釋。
五破自在者執故,說處非處勝智。外道計自在天,如意能作善得惡道果報、生惡能招善道,作有流得解脫、作無流感生死。何以故?以得自在故。為破此執,說處非處皆是依他,並無自在。無自在有三義:一依業處非處、二依煩惱處非處、三依果報處非處。如壽量義中廣明七種是處非處義。依業處非處者,依惡業名惡道,名為是處,無自在力入也。若依惡業不入惡道,名為非處,無有是處,善業亦然。依煩惱者,若人未捨五蓋,未修習七覺,終不能得盡於苦際。依煩惱不得至解脫,故知無自在業也。凡夫依煩惱能作殺等業,無煩惱為依處,故並無自在力也。依果報者,土無二王、世無兩佛,若令二王兩佛同時俱興,無有是處。如女人為轉輪王亦無是處,小乘聲聞及辟支佛得作佛者亦無是處。轉輪王及佛同有不共之業,此業最勝,一切依因緣果報等力,雖復作意欲同一處,終不得從心也。女人有兩業:一心善故感得人身;二由惡業所以為女,恒隷屬於人,不得自在。皆是依他果報也。二乘之人小欲知足,依因此業故得今果,已得此果欲求菩薩,無自在力終不能得。如此義有兩:一依業、二依果。若得此七種處非處勝智則離我見,後得自在,如意能為也。屬三性根本義,已如前釋。例難可得,不復重記。
十八空論(亦十六亦十八亦十四亦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