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華論疏卷下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四十函 總第部1818胡吉藏撰
自此已下,釋〈譬喻品〉。初身子領解。此文大意者,上釋〈方便品〉令小乘人悟入一乘得受記。今釋小乘悟入一乘,竟自呵責小乘過失。就文為二:初牒經二偈、次論釋。
譬喻品
尊者舍利弗說偈言: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八十種妙好,十八不共法,如是諸功德,而我皆已失。
論釋為二:一者問偈意、二者釋偈意。「論曰此偈示現何義」者,即是問偈意。
釋曰:此偈示現何義。
「舍利弗自呵責身」下,第二答釋偈意。就文又二:初列呵責章門;次釋呵責章門,即兼解偈。就初又三:一者總標自呵、二別明自呵。「是故舍利弗」下,總結。
舍利弗自呵責身言:我不見諸佛,不往諸佛所,及不聞佛說法,不供養恭敬諸佛,無利益眾生事,於未得法退。
自呵凡列六句:一不見佛,謂身子但值頞鞞,爾時不見佛也。二不往佛所者,值頞鞞時不往佛所也。三不聞佛說法者,值頞鞞時聞說三諦得道,竟不聞佛說法也。四不供養者值頞鞞時不供養佛也。五不恭敬者,值頞鞞時未恭敬諸佛也。六無利益眾生事者,值頞鞞時無利物心及利事也。前五明無上求心,後一明無下利心。於未得法中退者,應得上來六事,但取小果,竟不得之,所以名退。
「是故舍利弗」下,第三結自呵責。
是故舍利弗作如是等呵責自身。
「不見佛者」,第二釋上六門,即兼解二偈。初釋第一不見佛章門。
不見諸佛者,示現不見諸佛如來大人之相,不生恭敬供養心故。
以不見佛故,不生恭敬供養之心。
「不往佛所者」,釋第二章門。
不往佛所者,示現教化眾生力故。
若往佛所,知佛者有示現教化眾生之力,便不取小果。今遂不往佛所,便取小果,失化物之力也。
「放金色光明者」,上來釋二章,今解釋偈。問:論主何故作此釋?答:前有二句,一不見佛、二不往佛所。若見佛、往佛所,即見佛放金色光明三十二相。此二義相成,是故合釋。
放金色光明者,示現佛自身異身獲得無量諸功德故。
放金色光明者,牒初偈「金色三十二」也。示現見佛自身異身者,用後見佛,釋前不見佛之過失也。自身即是本身,異身謂化身也,見此二身即獲無量福。當知前不見佛、不往佛所,失無量福也。
「聞說法者」,釋第三章門。
聞說法者,示現能作利益一切眾生故。
示現能作利益一切眾生事者,釋章門也。若聞佛說法,知佛能作利益之事,便不取小果也。今不聞法,便不知此事,故取小果也。
「力者」,釋初偈中十力之言。佛正住十力說法,能作利物之事。此二相開,故一處合釋。
力者,示現眾生有疑,依十力斷疑故。
初牒力章門。示現眾生有疑依十力斷故者,釋章門。十力正明斷疑,如«雜心論»說。
「供養者」,釋第四章門。
供養者,示現能教化眾生力故。
以供養佛,知佛示現教化眾生力故。今遂不供養,即不知此事。又佛所以可供養者,為佛有化物之力故也。我若供養於佛,亦得此力,便不證小果。以不供養佛,取於小果,故失化物力也。
「十八不共法者」,釋第二偈第二句。以佛有十八不共法,無諸過失,故可供養。二義相成,故一處合釋。
十八不共法者,示現遠離諸障礙故。
初牒不共章門。「示現遠離」下,釋不共義。以無一切障礙過失,故名不共法。問:何故不解八十種妙好?答:此猶屬金色三十二也。又屬見佛等中攝,故不別釋。
「恭敬者」,釋第五章門。
恭敬者,示現出生無量福德,依如來教得解脫故。
初牒章;從「示現」下,釋章,即是釋恭敬之意。以恭敬佛故,得無量福及得解脫。以不敬佛,便失此利。問:何故釋福德及解脫,不釋第六無利益眾生事,答:恭敬佛得福德及得解脫,即是利益眾生事。又無利益眾生事,是總以上來句句皆有此言,故不別釋也。
「以人無我法無我者」,釋第二偈「如是諸功德」句。
以人無我及法無我,一切諸法悉平等故,
以二無我攝一切功德盡,又於諸功德中勝。亦可此語釋上無利益眾生事,亦得重釋上依佛教得解脫。
「是故舍利弗」下,釋偈第四「而我皆已失」。又此文來者,初標呵責於未得法中退,次釋自呵責於未得法中退,今結自呵責於未得法中退。
是故舍利弗自呵責身言:我未得如是法,於未得中退故。
「自此已下為七種人」者,詳論意,上〈方便品〉總為眾生總說一乘法,故論後文云「〈方便品〉五章但為破二歸一也。從〈火宅譬〉竟經,別破十種人病。」次明十種無上義也。就文為二:初破十種人病、次明十種無上。初又二:第一總明為十種人能治所治心勸知、第二別破十種人病。初又二:前列為七種凡夫人能治所治勸知。次明為無煩惱聖人能治所治勸知。就初又四:一出所為人、二明能治、三辨所治、四勸知。「具足煩惱染性眾生」者,明所為人。
自此已下,次為七種具足煩惱染性眾生,
具足煩惱,明是凡夫,為煩惱所染,稱為染性。
「說七種譬喻」者,第二明能治也。
說七種譬喻,
「對治七種增上慢」者,第三明所治也。
對治七種增上慢心,
此七種人,竝於增上法中而自高舉,慢而不求,名增上慢。
「此義應知」下,第四文也。
此義應知。
所以勸知者,令行人識此七種過患,依經對治而捨離之,是故勸知。
「又三種」下,第二次明無煩惱人。亦四:一明所為人、二辨所治之病、三明能治之藥、四勸知。「三種染慢無煩惱人」者,出所為人也。
又復次為三種染慢無煩惱人,
斷小乘中諸煩惱盡,故名無煩惱人。而望大乘猶有煩惱,為大乘煩惱所染,故稱為染。未得究竟自謂究竟,以此自高,稱之為慢。
「三昧解脫見等染慢」者,第二出所治之病。
三昧解脫見等染慢,
則釋上染慢也。如«勝鬘»云「三界外恒沙煩惱,謂上上煩惱、觀上煩惱等」也。今明三昧中煩惱,即是«勝鬘»正受上煩惱。於大乘解脫中煩惱即是果上煩惱,見煩惱應是智上煩惱也。等者,等取一切恒沙煩惱也。
「對治此故」下,第三出能治。
對治此故,說三種平等,
第四勸知。
此義應知。
如文。
「何者七種具足」下,第二別釋。又開為二:初別釋七種人、第二別釋三種人。初又三:一標七種人、二明能治所治、三總結。第一前列七人。
何者七種具足煩惱性人?一者求勢力人、二者求聲聞解脫人、三者求大乘人、四者有定人、五者無定人、六者集功德人、七者不集功德人。
如文。
「何等七種增上慢心」已下,釋上第二能治所治章門。就文為二:一者依經略釋、第二論主重釋。就釋七人,即成七別。一一中為二:第一出所為人,則明所治之病;二明能治之藥。「顛倒求諸功德增上慢心」者,此第一所治之病。
何等七種增上慢心?云何七種譬喻對治?一者顛倒求諸功德,增上慢心,謂以世間中諸煩惱染熾燃增上,而求天人勝妙境界有漏果報,如是倒取;
三界實是苦境,而求常樂,故名顛倒。初標顛倒求諸功德增上慢心三章門。「謂世間中」下,釋上增上慢心也。初遂近釋增上慢心。增上慢心者,謂世間中諸煩惱熾然增上也。而求天人勝妙境界下,釋上顛倒求諸功德也。
「對治此故,明火宅喻」者,第二明能治也。
對治此故,為說火宅譬喻應知。
「二者聲聞人」下,釋第二中亦二:初出所治、次出能治。
二者聲聞人一向決定增上慢心,自言我乘與如來乘等無差別,如是倒取;
聲聞人者,標其人也。一向決定增上慢者,敘其病也。自言我乘與如來乘等無差別者,釋上病也。求二乘人,謂佛與二乘人同斷三界煩惱盡、同得盡無生智、同是三無學人、同得無餘。如是倒取者,佛與二乘其實不同。不同謂同,故名倒取也。
「對治此故」下,第二出能治。
對治此故,為說窮子譬喻應知。
如窮子比於長者、草菴方於大宅,故二乘與佛不同也。
「三者大乘人」,亦開為二:一所治、二能治。
三者大乘人一向決定增上慢心,起如是意,無別聲聞、辟支佛乘,如是倒取;
大乘人者,標人也。一向決定,標病也。起如是意,釋病也。謂無別二乘人,故稱為病。此人初聞一乘經,謂唯有佛乘無有餘乘,遂有二失:一失於一說三、二失於緣成三。如是倒取者,實有二種:二乘有而言無,故言倒取。
「為對治此故」下,第二出能治。
對治此故,為說雲雨譬喻應知。
雖地雨是一,於草木成差。隨草木成差,雖理是一,隨緣成三,於緣成三也。
第四人亦雨,初明所治、第二明能治。
四者實無而謂有增上慢心已,有世間有漏三昧三摩跋提,實無涅槃而生涅槃想,如是倒取;
所治中,初標實無功德謂有增上慢心章門。以有世間有漏下,釋章門。此人得有漏定,實無涅槃生涅槃想。此可有二人:一者內道,如«智度論»云「有一比丘,得初禪時謂得初果,乃至得四禪時謂得四果。」二者外道之人,得非想、無想二定,謂為涅槃。如是倒取者,實無涅槃謂是涅槃,故名倒取。又實是有漏謂是無漏,故名倒取也。
「對治此故」下,第二明能治。
對治此故,為說化城譬喻應知。
此有二義:一者且說二乘涅槃以為真城,為治前二種人虛偽之城。二者次為此人說於化城,二乘涅槃尚是化城,汝之所得云何真實?問:經文但言說化城,云何說真城?答:«化城品»中具敘今昔,意敘昔即明是真、敘今即明是化也。「又現」下,論文也。
第五人亦二:初明所治、次明能治。所治中初標二門、次釋二門。
五者散亂增上慢心,
標二門者,一散亂、二增上慢心。
「實無有定」下,釋二門。
實無有定,過去雖有大乘善根而不覺知,不覺知故不求大乘,於狹劣心中生虛妄解,謂以為第一乘,如是倒取;
初釋散亂章門。於狹劣心中下,釋增上慢章門。如是倒取者,小乘非第一謂為第一,故名倒取。又實有大乘而不求大乘、實無小乘而求小乘,亦是倒取。
「為對治」下,第二明能治。
對治此故,為說繫寶珠譬喻應知。
說繫珠譬,令其憶菩提心,捨小求大。
第六亦二:初所治、次能治。
六者實有功德增上慢心,聞說大乘法而取非大乘,如是倒取;
聞大乘法取非大乘者,此人本學大乘,但作有所得學,故聞說大乘退大取小果。如«大品»中有大鳥之譬。初生無翅鳥子,未有兩翅而學飛,故遂便墮落。有所得人雖發大心大行,無慧方便,聞說大乘退取小果,故«大品»中六十菩薩聞說波若成阿羅漢。此中是凡夫人,不同«大品»成阿羅漢,與其大略相似也。如是倒取者,實有大乘而不取大,實無小乘而取小乘,故名為倒。又實學大乘而取於小,故是倒也。
「對治此故」下,第二明能治。
對治此故,為說輪王解髻中明珠與之譬喻應知。
頂髻之珠最為尊貴、一乘最勝,以此賜之令其取大。
第七人亦二:初明所治、第二明能治。
七者實無功德增上慢心,於第一乘不曾修集諸善根故,聞說第一乘心中不取以為第一,如是倒取;
初牒實無功德及增上慢心二章門。於第一乘不修習諸善根故,釋上實無功德,此人過去不集大乘善根故也。聞說大乘下,釋上增慢心。如是倒取者,於第一法謂非第一,故名倒取。
「為對治」下,第二明能治。
對治此故,為說醫師譬喻應知。
良醫正治狂子,佛示涅槃令服大乘第一之藥也。
「第一人者」已下,第二論主就義重釋令七種人竝皆成佛。亦成七段,初文有三。
第一人者,示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方便令喜,然後令入大涅槃故。
第一,前標其人。示世間中種種善根三昧功德者,出化此人之方也。此中示世間中善根者,此釋佛意。佛意我本說世間善根,拔汝三塗重苦,令汝歡喜,然後令入大涅槃城。云何乃保為勝妙果報?為治此故,故說火宅譬喻。問:前第一人正求世間人天果報,今云何言示世間中種種善根?答:此中世間異上世間。上之世間是三界世間,今明未得真無漏已來,發菩提心及十信等地前方便,名為世間。下論釋〈法師品〉中,及〈分別功德品〉,竝明地前未得真無漏,故名世間。今說地前種種功德,令其歡喜。善根者,無貪瞋癡三種善根。以其人正貪著三界,故說無貪等善根。其人正貪著五欲等外樂,故為說有覺有觀等諸禪三昧,以為入大涅槃方便,即是因世間證出世間也。言大涅槃者,以大涅槃樂代其貪著世間小樂也。然後入大涅槃者,前是行因,今令得果。其人前求有漏果報,今得無漏大涅槃果。
釋第二人。
第二人者,以三為一,令入大乘故。
以三為一令入大乘者,非是三外別更有一,以會三乘終歸一乘,如會三聚米成於一斗米也。一論大宗如是,故下文云「破二歸一」。又上文云「三乘同一乘者,同一法身故」。
釋第三人。
第三人者,令知種種乘異,諸佛如來平等說法,隨諸眾生善根種子而生牙故。
令知種種乘者,令知五乘也。諸佛說法隨眾生善根種子而生牙者,眾生過去世稟過去佛五乘教門,有五乘種子。而故五乘人感佛出世說五乘法,令五乘種子生五乘牙乃至果實。
釋第四人。
第四人者,方便令入涅槃城故。涅槃城者,所謂諸佛禪三昧城故。過彼城已,然後令入大涅槃城故。
云方便令入涅槃城故者,論意明欲令其人前知世間非是真城,方便說小乘涅槃以為真城,然後始令捨小城入大乘涅槃城也。
釋第五人。
第五人者,示其過去所有善根令憶念已,然後教令入三昧故。
前示其過去善根,令其憶念曾發菩提心已,然後令得三昧,常憶菩提心不忘也。
釋第六人。
第六人者,說大乘法,以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
說大乘法者,即是賜其頂髻明珠。以此法門同十地行滿者,此法門即是一乘法門,一乘法門明十地行究竟圓滿,故得成佛。問:此釋何義?答:釋頂上明珠最為尊極,一乘經同十地行滿亦是尊極。諸佛如來密與授記故者,以賜其珠密,欲令其成轉輪王也。為說法華,即是密與授記,令其成佛也。釋第七人。
第七人者,根未純熟,為令熟故,如是示現得涅槃量。
根未熟令熟故者,即是狂子未敢服藥,欲令其服也。示現涅槃量,如父欲令服藥故現死。佛今亦爾,欲令眾生了悟,示現涅槃。
「為是義故,如來說此七種譬喻」,即是也。第三總結為七人說七種譬喻。
為是義故,如來說此七種譬喻。
「何者三種無煩惱人」下,第二釋上為三種無煩惱人說三種對治。就文為二:初總明為三種人說三對治、第二別明授記。就文又二:第一明所治、第二明能治。所治中有二:初總標、次別釋。初總標。
何者三種無煩惱人三種染慢?所謂三種顛倒信故。
如文。
「何等為三」下,第二別出三病。
何等為三?一者信種種乘異、二者信世間涅槃異、三者信彼此身異。
實無乘異,而信三乘異,故名顛倒。二者實無世間涅槃異,無異謂異,故名顛倒。三者實無彼此身異,無異謂異故,故名顛倒。
「為對治三種」下,第二明能治。亦二:一總標、二別釋。
為對治此三種染慢,故說三種平等,此義應知。
初如文。
「何者三種」下,第二別釋,即成三別。
何者名為三種平等?云何對治?一者乘平等,謂與聲聞授菩提記,唯有大乘無二乘故,是乘平等無差別故。
謂與聲聞授菩提記謂乘平等一句,釋〈塔品〉已前乘權乘實經文。
二者世間涅槃平等,以多寶如來入於涅槃,世間涅槃彼此平等無差別故。
釋第二中云多寶如來入於涅槃,此句標世間涅槃平等章門也。世間涅槃彼此平等無差別故者,以多寶如來常在十方世界中,而稱入涅槃,故知世間涅槃平等。
釋第三章。
三者法身平等,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復示現身自身他身,法身平等無差別故。
多寶如來已入涅槃復示現身者,此牒上世間涅槃平等也。上即指多寶如來在世者,是涅槃;今明多寶入涅槃者,常在世間,故知世間涅槃平等。世間涅槃既平等,故知自身他身亦平等也。自身即多寶身,他身謂十方佛釋迦佛身。文相正爾,須作深觀行取之。又多寶雖入涅槃常示現世間,以此為世間涅槃平等。即類釋迦等十方佛,雖在世間常是涅槃,亦是世間涅槃平等。又多寶佛常在世間而稱入涅槃,釋迦等十方佛雖在世間亦是涅槃也。故知多寶與釋迦自他不異也,亦自他法身平等也。維摩有三種如,謂一切法亦如也、一切眾生亦如也、眾賢聖亦如也。一切法亦如也,是第三平等。一切眾生亦如也,此是第二平等。眾賢聖亦如也,是第一平等。欲示世間涅槃平等,如«中論.涅槃品»云「世間與涅槃,無有小分別。涅槃與世間,亦無小分別。生死之實際,及與涅槃際,如是二際者,無豪釐差別。」«智度論»云「唯大乘法中說生死涅槃平等,小乘法中無有此理。」與«法華論»意同。
「如是三種無煩惱人者」,第二別論受記義,亦是重釋三平等中初乘平等。又二乘作佛是«法華»正宗,如«智度論»云「«法華經»是祕密法,明阿羅漢作佛故」也。就文有五:第一明授記所由、第二明受聲聞菩薩記差別、第三明受記不同、第四明聲聞得記不得記、第五重論三乘一乘。就初文又二:第一敘病、第二明對治藥。就初又四:第一總明三種人有染慢之心。
如是三種無煩惱人染慢之心,
即是無明心也。
「見彼此身所作差別」者,第二見六道三乘不同。
見彼此身所作差別,
此即是分別心也。
「以不知彼此法身佛性悉平等故」,第三不得無分別智也。
以不知彼此佛性法身悉平等故,
「即謂彼人,我證此法,彼人不得」,第四重起分別心。
即謂彼人,我證此法,彼人不得。
「對治此」義,第二明能治之藥。
對治此故,與諸聲聞授記應知。
「彼聲聞等為實成佛」下,第二論聲聞菩薩得記不同。就文為二:初問、次答。問中有二:初定二關。
問曰:彼聲聞等,為實成佛故與授記?為不成佛與授記耶。
從「若實成佛」者,第二雙結兩難。
若實成佛者,菩薩何故於無量劫修集無量種種功德?若不成佛者,云何虛妄與之授記?
文處易知。
「彼聲聞等得受記」下,第二雙通兩難。就文亦二:第一雙答、第二雙非。第一雙答,即成二別。今前通答第一難。
答曰:彼聲聞等得授記者,得決定心,非謂聲聞成就法性。
難意云:若聲聞實成佛,菩薩何故無量劫修習無量功德?故今釋云:聲聞得受記者,但得決定心耳。言得決定心者,決定者名信,得入十信位,非成就法性故。正答其問。下文明法性即是法身,聲聞未成法身。初明得決定心,即十信之始,非成就法性,未得究竟之修。
「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故」者,釋第二難。
如來依彼三種平等說一乘法故,以如來法身與彼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故與授記,
難意云:聲聞若不成佛,云何虛妄為之受記?是故先釋云:以如來法身與聲聞法身平等無異故與受記,非是虛妄。問:前云得決定心故與受記,後明依佛性平等故與受記。此二何異?答:前是緣因,後是正因。又前是引出佛性,後是自性住佛性。所以為異。
「非是具足修行功德」者,第二雙非結酬前兩難也。
非即具足修行功德故。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
前結酬初難也。是故菩薩功德具足、諸聲聞人功德未具足,結酬第二難也。
「言受記者有六處示現」下,第三論受記不同。就文為二:第一總標授記不同、第二別釋。就初又二:第一總明六處示現。
言授記者,有六處示現,
「五是如來記,一是菩薩記」下,第二別明結授記人唯有兩種。
五是如來記,一者菩薩記。
「如來記者」,第二別釋二人,即成二別。就釋如來記五人,即成五別。第一人,眾所知識,名號不同,故與別記。
如來記者,謂舍利弗、摩訶迦葉等眾所知識故,名號不同,故與別記。
身子、迦葉等四大聲聞,此之五人是眾所知識,成佛名號不同,故前後與記,稱為別記也。
第二類成佛同一名號,故俱時與記。
富樓那等五百人,千二百人等同一名,故俱時與記。
第三類成佛俱同一號,但非眾所知識,故與第二為異,亦俱時與記。
學無學等俱同一號,又復非是眾所知識,故一時與記
」。提婆達多記者,上之三類與善人記,今與惡人記。
與提婆達多記者,示現如來無怨惡故。
示現如來無怨惡者,調達迹中造三逆罪,名為怨惡。今示佛無有怨惡,故與授記。
前之四類雖有善之與惡,皆是男子。第五比丘尼與天女,即幽顯二女對前善惡兩男亦皆得記。
與比丘尼及諸天女記者,示現女人在家出家修菩薩行者皆證佛果故。
«法華»文中不見天女得記,但有龍女,或可即詺龍女以為天女。授女人記意者,示預是修菩薩行者皆得得佛故也。
「菩薩授記者」,釋第二章門。
菩薩授記者,如〈不輕菩薩品〉示現應知。「禮拜讚歎作如是言:我不輕汝,汝等皆當作佛」者,示諸眾生皆有佛性故。
正示眾生有佛性者皆得成佛,故與受記。
「聲聞授記者」下,第四簡聲聞得記不得記。就文為二:初列四種聲聞。
言聲聞授記者,聲聞有四種:一者決定聲聞、二者增上慢聲聞、三者退菩提心聲聞、四者應化聲聞。
從「二種聲聞」下,第二明得記不得記。就文又二:初就佛明二種聲聞得記二種不得記。從「菩薩與授記者」下,第二明菩薩通得與記。
二種聲聞如來與授記,謂應化聲聞、退已還發菩提心者;決定、增上慢者,二種聲聞根未熟故,如來不與授記。
就菩薩與記中有二:第一句正明菩薩與授記。
菩薩與授記,
從「菩薩記者」已下,第二釋疑。
菩薩授記者,方便令發菩提心故。
疑者云:若增上慢聲聞,佛不與受記者,不輕菩薩何故通二人與之受記?釋云:佛就根熟未熟,故與記不與記。菩薩約二種義故,所以與記。一者如前明有佛性故,得與授記;二者方便令發菩提心故,與提記也。問:若爾,佛何故不依此二義通授此四種人記?答:以菩薩例佛,義亦得也。
「又依何義故」下,第五論三乘名一乘義。就文為二:一者問、二者答。
又依何義故,如來說三乘名為一乘?
問意云:佛依何義說三乘名為一乘。
「依同義故」者,第二答。就答為二:一據今教明同義,故三乘名一乘;第二約昔義明不同,故有三乘。就初又二:初標同義。
依同義故,與諸聲聞大菩提記。
「同義者」已下,舉法身平等以釋同義。
言同義者,以如來法身、聲聞法身彼此平等無差別故。
以三乘同有法身平等,是故三乘同名一乘。
「以諸聲聞」下,第二明約昔教有三乘不同。
以諸聲聞、辟支佛等異乘,故有差別,以彼二乘非大乘故。
以昔教未說三乘同法身平等故也。
「如來說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者,自上已來破十種人病、明十種對治竟。從此已去,第二明十種無上。就文為二:第一總明無上意、第二別明十無上。就初又二:第一標無上義唯在於佛、第二明說無上不說無上意。
如來說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
如來說言不離我身是無上義者,佛於一切人中最為無上,故判無上唯在於佛。而言不離我身者,謂不離法身最是無上。問:何因緣故忽此此語來?答:因上同不同義故生。今明三乘同有法身,昔明三乘不同法身,因於此語故明同有法身便是無上。若前門中不明同有法身,便非無上也。
「一切聲聞」下,第二明說無上不說無上意。初明二乘法中不說無上義。
一切聲聞、辟支佛二乘法中不說此義,以其不能如實解故。
以二乘人不能解故。
「以是義故」下,明菩薩法中說於無上。
以是義故,諸菩薩等行菩薩行非為虛妄。
以菩薩能解能行,非為虛妄。此同«攝大乘論»十種勝相并無等聖教也。
「無上義者」,第二別釋十種無上。就文又二:初總標十、第二別釋十。總標中,初一句牒無上義。
無上義者,
「自餘殘修多羅」下,示明無上經處,仍勸物令知。
自餘殘修多羅明無上義。無上義者有十種應知。
亦如«攝論»應知勝相等。
「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下,第二釋,即成十階。就初文為三:初標章。
一者示現種子無上故,
種子無上即是菩提心,«華嚴»云「菩提心者,是十方三世諸佛種子,三世諸佛以菩提心成正覺故」。
「說雲雨譬喻」下,第二示經處。
說雲雨譬喻。
雲雨是能生種子之法,故舉能生以顯所生。又雲雨譬中明種子無上故也。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第三釋經。
「汝等所行是菩薩道」者,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者,前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
初牒經,謂發菩提心退已還發者,敘聲聞人有三時:一過去本發菩提心時、二者中間退菩提心時、三者聞«法華經»還發菩提心時。今即取前後菩提心為種無上,故取此文而釋之也。所修行善根不滅同後得果故者,過去發菩提心行菩薩行,中間雖退菩提心,種子不滅。如«攝大乘論»云「此種子竝附著梨耶」。同後得果者,初發菩提心,同後重發菩提心,得成佛果故也。
「二者示現行無上故者」,釋第二。前釋、次示經處。
二者示現修行無上故,
以初發菩提心,次令修菩薩行。菩薩行比四乘行最為無上,故言行無上也。
次示經處。
說大通智勝如來本事等故。
三根聲聞及十六沙彌,於大通智勝佛時行佛行也。
「三者示現增長力無上者」,釋第三。
三者示現增長力無上故,說商主譬喻。
以行菩薩行故,菩薩行便增長,故言增長力無上。故說商主譬喻者,商主即是〈化城品〉導師也。經取能道眾人,故以導師為譬。論取能令價客獲於珍寶,故以商主為譬。
四者示現令解無上故,說繫寶珠譬喻。
四者示現令解無上者,親友示衣內之珠,衣內之珠即菩提心。解菩提心是悟解中無上之解,故名解無上。問:何故云令解無上?答:過去十六沙彌說法華經,令三根人得無上解故發菩提心,故云令解無上。「五者示現清淨國土無上」者,上來四種竝是敘因無上,從此已下明果無上。問:上四種明因為是釋迦因?為是所化眾生因?答:通得明於二種。別正是敘釋迦因,以釋迦初發菩提心故,有第一種子無上。發菩提心後,於大通智勝佛所修行故,有第二行無上。以行增長,能導引示眾人之力,故云增長力無上。以力增長,故能於過去世繫於寶珠,故有能令解無上。問:既云能令眾生得無上解名解無上者,亦令眾生修行增長名增長力無上以不?答:亦得爾,互文也。問:何以能知竝就釋迦辨十無上?答:初總標中不離我身有無上義,故前十種無上敘釋迦從初發心乃至成佛始終事盡也。釋迦既爾,說此十事亦令眾生同於釋迦具於十種,攝論有無等境、無等行、無等果。今此經十種無上,正明無等行無等果,境蘊在其中。「五者示現清淨土無上」者,釋第五。從此已去明果無上。問:何以得知前四是因?答:種子及行此二是因,故知繫珠是過去世事亦是因,即繫珠還領商主。繫珠既是因,商主亦是因。繫珠商主由是一人,故兩義說之。能導作佛,故名商主;令不失菩提心義,故名繫珠。初明淨土,要前有土,然後佛方出也。前明淨土無上。
五者示現清淨國土無上故,示現多寶如來塔。
如〈塔品〉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土,合為一土,即一切土中最勝為淨土無上也。
六者示現說無上故,說解髻中明珠譬喻。
次示現說無上者,讓頂珠賜之,即是為說平等大慧,謂一切說中最勝為說無上。既有淨土便有教門故,次辨說無上也。
次教化眾生無上。
七者示現教化眾生無上故,地中涌出無量菩薩摩訶薩等故。
既有教門便有眷屬,故次明教化眾生無上。以化得千世界塵數菩薩,三十二相皆已具足,數多德積,一切所化眾生中最勝,謂眾生無上,即眷屬果也。
八示現菩提無上,既有所化便有能化,故次辨得菩提果。有三乘菩提,佛菩提於二菩提中最勝,故云無上。就佛菩提中有五種:一發心菩提、二伏心菩提、三明心菩提、四出到菩提、五無上菩提。今明第五菩提,故云菩提無上。此文釋〈壽量品〉菩提無上文也。凡釋二事:第一釋三種菩提、第二釋「本行菩薩道」等三句。合釋六句經文,釋三菩提即三:一釋化身菩提、二釋報身菩提、三釋法身菩提。若就修行次第,前明法身,法身即是自性住佛性故。根本有佛性,所以第一前明法身,以有佛性故行因滿足。佛性顯現,稱曰報身菩提。自德既成,次明化物,故有化身菩提。今明說門次第:釋迦八相成道示現於伽耶得佛,故知化身菩提。此之化身由報身故,次明報身菩提。報身由法身故,次明法佛菩提。就中有二:一者標菩提無上,總明三種菩提。
八者示現成大菩提無上故,示現三種佛菩提。
從「一者」已下,第二別明三菩提,即成三別。一一中有二:初正釋、次引經。釋中有二:初標應化。
一者應化佛菩提,
「隨所應見」下,合釋應化。
隨所應見而為示現故。
此與«攝論»三佛小異,«攝論»分應化為二,今合應化為一。何以然者,«攝論»明應身與真如相應,即是此論報身化身,即是八相成道,故分應化成二門。今此中明自德為報身,化他之義名應化身。又«攝論»及«同性經»,淨土中化諸菩薩名曰應身。今此中合若淨土穢土悉屬化他,合名應化身也。論云「報身常住,隨所應見而為示現,名為化身。」
如經「皆謂如來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引經易知。
「二者報身菩提」,亦二:初釋、次引經。
二者報佛菩提,十地行滿足,得常涅槃證故。
«攝論»云應身,今明報身者,與真如相應,故名應身。行因所得,酬因義邊,自之為報,義不相違。二論各舉其一而無違也。得常涅槃證者,還是佛性顯現,故名為報。佛性既常,故報身常。報身既常,顯前化身即是無常。
如經「善男子!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故。
引經易知。
「三者法佛菩提」。就文有三:一略釋、二引經、三釋經。
三者法佛菩提,謂如來藏性淨、涅槃常恒、清涼不變義故。
初標法佛菩提,法即是性淨涅槃真如法。即如體有覺義,故名為佛。至妙虛通名之為道,道即菩提也。謂如來藏性淨涅槃者,出法佛菩提體,經論不同。餘經云「隱名如來藏、顯名法身。」此論正以如來藏為法身,顯即名報身。言性淨涅槃者,涅槃有二種:一性淨、二方便淨。本性清淨名為性淨,修方便斷煩惱得淨名方便淨。今此用性淨涅槃是法佛菩提,方便淨屬報佛也。二淨即是«攝論»有垢真如、無垢真如也。常恒清涼不變者,出性淨涅槃體。此性淨涅槃,體是常住,故言常恒,«攝論»云「清者是淨,涼者是樂。」是淨樂二德,故言清涼也。又云「清者有餘,涼者無餘。」宜用前意釋此文。不變如上釋。
「如經」已下,第二示經處。
如經「如來如實知見三界之相,乃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故。
從如來如實知見乃至不如三界見於三界,竝是釋法佛菩提文。
言「三界相者」,第三釋經。凡釋五句經文,即成五段。一一中有二:初牒經、次釋。
三界相者,
三界相者,牒初句經也。
「謂眾生界即涅槃界」,第二釋經。
謂眾生界即涅槃界,不離眾生界有如來藏故。
眾生界本來四絕,即涅槃界也。不離眾生界有如來藏故者,上標即,今以不離釋上即也。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釋第二句。初牒。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
「謂常恒清涼不變義故者」,釋經。
謂常恒清涼不變義故。
以如來藏常恒清涼不變故,無有生死若退若出也。
「亦無在世及滅度者」,釋第三句。初牒經;「謂如來藏真如之體」,第二釋經。
「亦無在世及滅度」者,
釋經有二:初牒如來藏體。
謂如來藏真如之體,
「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界」,釋上經文。
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界故。
不即眾生界,釋上無有在世。不離眾生界,釋上及無滅度者。亦得云如來藏不在世間,故不即眾生界;如來藏無有滅度,不離眾生界。故經論得反覆相釋也。又於理未始二,故不離眾生界。於緣未始一,故不即眾生界也。亦是六道常法身故不離法身,於緣成六道故不即。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釋第四句。初牒。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
「謂離四種相」者,第二釋經也。
謂離四種相,有四種相者是無常故。
言四種相者,依此文謂實、虛、如、異以為四也。問:此四云何是無常?答:此四竝是名言所及,故是無常。法身絕於名言,所以常住。若依«佛性論»明四相者,一者緣相、二者因相、三者生相、四者壞相。緣相是無明煩惱,謂方便生死。因相是無漏業,謂因緣生死。生相是有有生死,壞相是無有生死。離此四種相,即無四種生死,故法身常住。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釋五句。初牒經。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
「如來能見」下,第二釋經。
如來能見能證真如法身,凡夫不見故。
「是故經言如來明見」,此第三句,長取一經證第五句也。
是故經言「如來明見,無有錯謬」故。
「我本行菩薩道今猶未滿者」,自上已來解三佛菩提竟,此下第二更釋三句經,即成三別。第一前釋行菩薩道滿本願經,以得三佛菩提竟,須滿本願故;次釋滿本願經。初牒經。
「我本行菩薩道,今猶未滿」者,
以本願未滿者,此釋經也。
以本願故,眾生界未盡,願非究竟,故言未滿者,非謂菩提不滿足故。
為菩薩時願度法界眾生令盡,今雖得佛,眾生未盡,故願未滿。非謂菩提不滿足故者,論主恐尋經人聞行菩薩道本願未滿,言是菩提未滿足,故簡之云是願未滿,非是菩提未滿。
「所成壽命復倍上數者」,釋第二句經文。前牒經。
「所成壽命復倍上數」者,
「此文示現如來常命」者,第二釋經。就文為二:初標常命以釋經。「巧方便顯多數故」者,釋上常命也。
此文示現如來常命,
上明四種數:一世界不可知;二末世界為塵不可知;三約塵數劫,劫不可知;四明佛壽復過上三數不可知。今是第五數,復過前四,以壽數不可知,所以為常。
「言巧方便」者,歎如來有善巧方便。
善巧方便顯多數,過上數量不可數知故。
能作如此多數過上數量不可得知,以顯壽以數不可知,故所以為常。昔僧叡法師對羅什翻法華云「多寶照其不滅,壽量定其非數。」爾時論猶未來,而言之與意俱與論合。什公𭴎舌不爛,可謂翻之與釋得經旨也。問:何故如來常命不可盡?答:凡有五義。一為滿本願故。佛命若無常,不得常度於物,即本願不滿。以佛常住,故常度眾生,得滿本願也。二者破小乘人執。佛無常,灰身滅智,不復度物,即成負誓之佛。三者示有因果義。初發心時,願成佛道普度一切。初發心願,此即是因。今得佛常住,普度一切,名之為果。故因果義成。若如小乘佛者,即是有因無果。初心願度為因,得佛欲人涅槃便是無果。然既無果,因亦不成。四者佛若無常,即與二乘涅槃俱盡,二乘之流便不捨小求大、欣果行因。今欲令一切眾生欣果行因、捨小求大,故辨佛常命也。又昔北土江南五宗四時,正用復倍上數之言,證法華猶是無常之佛。今論正用此句,顯佛是常。故知凡夫講人多有愚癡謗罪。經無論者,難可釋成。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釋經第三句。自上已來釋正果,今此一句次釋依果。初牒經也。
「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者,
「報佛如來」下,釋經,即是舉人釋土。
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諦之所攝故。
報佛既常,如前所釋,當知報佛之土亦常,以常故不可燒也。問:既是常土,云何得有諸天擊鼓及散華等耶?答:於常土無障礙用故,得有斯事也。
「九者示現涅槃無上」,前牒章。「故說醫師譬喻」下,第二示經處。
九者示現涅槃無上,
小乘灰身滅智,實入無餘,此是有上涅槃。今為狂子方便言滅,三德涅槃實非永滅,故是無上。上釋菩提無上謂果義,今釋涅槃無上謂果果義,竝與«涅槃經»意同。而昔作無常及覆相常以釋法華者,一何謬哉。
故說醫師譬喻。
問:醫師之譬是長行、其文在前,我淨土不毀是偈、其文在後,論主何故迴文釋耶?答:論主取前三菩提為正果、淨土為依果,此二竝明常義,故總屬菩提無上,故一處釋之。涅槃無上明果果義,故在後釋也。
「十者示現力無上」,釋第十無上。就文為三:一標總示經處、二重論多寶塔土無上義、三者復宗還釋力無上。初文又二:前標名。
十者示現勝妙力無上故,言勝妙力無上者,共歎法華有勝妙巧用,故名之力也。
「自餘殘修多羅者」,第二示經處。
自餘殘修多羅說示現應知。
即是從〈分別功德品〉去竟一經也。
「多寶如來塔」下,第二重論前十無上中第五示現清淨國土無上,仍釋〈見寶塔〉一品。問:何故不即就前第五無上中釋,至此方解耶?答:上來數解此門,今欲示有疑者不了前意,故重論之。就文有二:初總明八種、次別釋。總明又二:初總明是淨土、第二別明八種。
多寶如來塔顯示一切佛土清淨者,示現諸佛實相境界中種種眾寶間錯莊嚴故。
多寶如來塔者,此句牒多寶佛塔也。顯示一切佛土清淨者,明欲開寶塔現一切淨土意也。此非獨釋迦佛土,故言顯示一切佛土也。示現諸佛實相境界中者,出淨土事也。
「示現有八種者」下,淨土是總,總攝八事。於淨土中別明八種事。
示現有八種:一者塔、二者量、三者略、四者住持、五者示現無量佛、六者離穢、七者多寶、八者同一塔坐。
如文。
「塔者」已下,第二別釋八事,成八別。一一中,初標章、次解釋。
塔者,示現如來舍利住持故。
示現如來舍利住持者。所以立塔者,為欲住持舍利利益物故也。
「量者」,釋第二。初牒章。
量者,
量有二義:一者土果形量,謂一一方四百萬億那由他土果形量;二者因量,謂無漏善根生,非有漏善根起也。
「方便示現」下,還釋上二量。初釋果量。
方便示現一切佛國土清淨莊嚴,
「是出世間」下,釋因量。
是出世間清淨無漏善根所生,非是世間有漏善根之所生故。
「略者」,釋第三。初牒。
略者,
次釋。
多寶如來身一體,示現攝取一切諸佛真法身故。
多寶身一體攝一切佛法身故者,此以多寶之一對分身之多故也。以法身不二故多寶唯一,以化用不一故分身即多。亦是釋疑故來。疑者云:何故唯一多寶塔,無有多塔涌現?是故釋云:多寶是法身,十方諸佛同一真如法身,故多寶法身攝一切佛法身,所以唯一也。問:多寶為是法身?為表法身?答:依光宅等師,乃言多寶是化身家,舍利非三身所攝,亦得屬佛寶所攝。今明四種意:一者據迹而言是佛舍利故,八義中初義云塔者示現如來舍利住持故。二者以多寶表法身。如叡云「多寶明其不滅」,寄多寶之身顯法身不滅也。三者天親前釋三平等中,明多寶身即是法身,以多寶此身即是入涅槃。此是入三德涅槃,三德涅槃即是法身。又八義中第三義,多寶如來身一體攝一切諸佛法身,故知即是法身。四者多寶雖入涅槃常在世間,故世間涅槃不二,即非世間非涅槃,言亡慮絕也。故«中論»云「生死之實際,及以涅槃際,如是二際者,無豪釐差別。」
「住持者」,釋第四。
住持者,示現諸佛如來法身自在身力故。
釋中,諸佛法身自在身力者,此釋多寶於十方世界涌現及發聲歎佛之事。以法身遍一切處故,能於一切處有此功德。住持佛法,故為住持也。
「示現無量佛者」,釋第五。
示現無量佛者,示現彼此所作諸業無差別故。
釋中云示現彼此所作諸業無差別故,釋意明示現十方分身佛故目之為彼,釋迦之身稱之為此。亦得十方分身相望自為彼此。十方諸佛同欲弘道利人,故云十方諸佛所作諸業無有差別也。又十方分身佛同住淨土、同說一乘、同化菩薩,即是顯諸佛道同,故名所作業無差別。諸佛道既同故,當知今日釋迦亦同諸佛。
「遠離穢不淨」下,釋第六。
遠離穢不淨者,
即是釋經中移諸天人及山海事也。
示現一切諸佛國土平等清淨故。
「言多寶者」,釋第七。
言多寶者,
即釋經中以瑠璃為地,乃至以華布地等也。
示現一切諸佛國土同寶性故。
「同一塔坐者」,釋第八。
同一塔坐者,示現化佛法佛報佛等皆為成大事故。
釋中云示現化佛報佛法佛等皆為成大事故者,明三佛同為一大事。一大事者,«大品»云「救一切眾生名為大事」。今明釋迦共多寶同一塔座,同命覓弘經人之,令周旋往返十方世界弘一乘道、竝皆成佛,謂之為大事也。問:唯多寶與釋迦同一塔坐,分身不同塔坐。云何言三佛同一大事?答:即釋迦自具三佛:示現伽耶成佛,謂化身也;久已成佛,行因所得,謂報身佛也;有真故即有法身。故釋迦具三身。即是三佛同坐共成一大事也。問:乃知釋迦具三身。文中但云「釋迦與多寶同坐」,此是二佛,云何言三佛共作大事?答:分身乃不同坐,而諸佛意同成大事。問:多寶、釋迦、分身佛,此三是何佛耶?答:依文判者,論主云「多寶是法身、釋迦為報身佛、分身為化身佛」也。問:前明隱時為法身,多寶豈是隱時耶?答:論解二種法身。一者隱時名法身,此非多寶也;二者顯時名法身,即多寶也。問:若爾,與報佛何異?答:體一義殊。酬因義邊目之為報、眾法所依正法為身,故名法身也。有人言:分身佛是應身佛。何以知之?«攝論»及«同性經»竝言應身住淨土中說法化菩薩。今分身竝在淨土中說法,當知即是應身,應身即報身也。釋迦在穢土,故是化佛。今明作斯釋者,亦得然也。各取一義。
「自此已下示現法力持力修行力」,此第三料簡多寶塔竟,還復宗釋前勝妙力無上。就文為二:一總標三力勸知。
自此已下,示現法力、持力、修行力應知。
從「法力者」已中,別釋三力,即成三別。一一中有二:一標章、二解釋。「法力者」,標章也。
法力者,
法即是«法華»之法,有勝功用,故稱法力。
「五門示現」者,第二示解釋處。開為二:一者總標列五門、二者別釋。就初文三:第一總標五門。
五種門示現:
「一者證」已下,第二列五門。
一者證門、二者信門、三者供養門、四者聞法門、五者讀誦持說門。
「四種門彌勒品中示現者」,第三示門處。
四種法門〈彌勒品〉中示現,一法門〈常精進菩薩品〉中示現。
彌勒品即是〈分別功德品〉,常精進品即〈法師功德品〉。此二從人以立名,羅什經從法以受稱。
「彌勒品中四門者」,第二別釋。初牒四。「一者證門」已下,次釋四門。
彌勒品中四種門者:
釋四門即四。初門為二:一標證門。
一是證門,
「如經」已下,第二引經示處。就文為二:第一釋初得無上忍、第二釋八生乃至一生得三菩提。初又二:一牒經。
如經「我說是如來壽命長遠,時六百八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眾生得無生法忍」故。
「得無生法忍」下,第二釋經。
此言無生法忍者,謂初地證智應知。
如«智度論»
一初地無生、七地無生,今此中明初地無生也。以初地初證得真如法身無生,故云得無生忍也。
「八生乃至一生」下,第二釋最後經。就文亦二:一牒經、二釋經。牒經中有二:一牒八生乃至一生。
八生乃至一生,
二牒得阿耨三菩提。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謂證初地菩提故」下。第二釋經。就文為三:一就位釋、二解八生一生、三與異人諍經。
謂證初地菩提法故。
謂初地菩提者,經有二句:一者八生乃至一生、二者得三菩提。今前遂近釋得三菩提,謂初地菩提故也。
八生一生者,謂諸凡夫決定能證初地,隨力隨分乃八生乃至一生證初地故。
「八生一生者」,牒初句經也。「謂諸凡夫」下,釋經,明地前菩薩是凡夫,聞«法華經»,隨力淺深,或經八生入於初地,乃至或經一生得入初地也。
「言阿耨三菩提者」,第二與異人諍經。
言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以離三界中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名得菩提,非謂究竟滿足如來方便涅槃故。
異人言:經云阿耨三菩提,五種菩提中,此是無上菩提,非初地菩提,初地乃是明心菩提耳。為有此疑,故論主牒阿耨三菩提經文來。以離三界中分段生死者,論主釋經有二句:前明是初地菩提、次明非無上菩提,以離三界分段生死,明有所離也。以此文證地前菩薩猶受分段生死,以定諸解也。有攝論師等或言:地前已離分段,無文證也。復證地前竝是凡夫也。問:«攝論»云「十解菩薩得人無我,名為聖人」,此論云地前是凡夫。云何會通?答:依«仁王»、«瓔珞»及以此論,地前是伏忍,相似聖耳,未即是聖也。「隨分能見」下,上明所離,今明所得。此對地前未得真如非是無上,登地能見真如故名無上菩提耳。「非謂究竟」下,第二辨非無上菩提。方便涅槃即是方便淨涅槃,此涅槃是究竟。其人未得此涅槃,故非果地無上也。
「二者信門」,釋第二發菩提心。
二是信門者,
即入十信位名為信門。
「如經」已下,示釋處。
如經「復有八世界微塵數眾生皆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故。
問:此中利益有何次第?答:此中明三種利益。一者上品利益,謂初得無生乃至轉清淨法輪;二者中品利益,謂八生乃至一生得三菩提;三下品利益,謂八佛世界眾生發菩提心。吾初讀此論,執天親八生一生得三菩提言,初從得無生乃至八生一生竝是增數自淺之深,不知三品之益。講數百遍,始乃解之。問:八生一生云何是中品利益?答:初聞法華即得無生,乃至有能轉清淨法輪。今聞法華經八過受生方入初地,乃至經一過受生方入初地,故是中品利益。論主合此三益以之為二:初二益竝稱為證,以同得無生;後一始得發心,故稱為信也。問:說〈壽量〉一品,何故顯有多人得道?答:此敘釋迦從初發心至後際等,一切化主、教門、徒眾、處所、時節,其中若事若理、若權若實無不顯現,故得道者多也。
「三供養門」者,牒第三門解釋。
三供養門,如經「是諸菩薩摩訶薩得大法利時,於虛空中雨曼陀羅華」如是等故。
〈壽量品〉是如來說法功德,〈分別功德品〉是如來說人功德。以法無不顯、人無不利,故數感八種供養。
「四聞法門,如隨喜品說應知者」,釋第四。
四聞法門,如〈隨喜品〉說應知。
聞法而生歡喜,轉更為他說,故言聞法。問:前云屬彌勒品,今云何屬隨喜品。答:隨喜品初至彌勒問隨喜,依此義亦得稱為彌勒品。若從隨喜義立名稱隨喜,故不相違也。亦可是翻經人謬語也。
「一法門」下,上法力有五門,前釋四。即今釋第五讀誦持說門。就文為四:初牒門示品處。
一法門〈常精進菩薩品〉示現者,
「謂讀誦」下,第二略釋,即是章門。
謂讀誦、解說、書寫等,得六根清淨故。
讀誦等為因,得六根清淨等為果。
「如經」下,第三引經處證上因果。初證上因。
如經「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法華經,若讀若誦若解說若書寫,
「是人當得」下,次證上果。
是人當得八百眼功德,乃至千二百意功德」故。
「此得六根清淨者」,第四論釋。就釋中為二:初就位釋、次重釋六根清淨也。就位釋中有二:初釋、次引經證。
此得六根清淨者,謂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菩薩正位,此義應知。
「謂凡夫以經力故得勝根用未入初地者」下,證地前是凡夫也。
「如經」已下,次引經證。
如經「以父母所生清淨肉眼,見於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故。
既云父母所生肉眼,故是凡夫未得初地法身法眼。
「又六根清淨者」,第二重釋。此文可有三義故來:一者上釋眼根見三千乃至意亦爾,今釋六根互用;二者上釋眼根事,今釋鼻根事;三者上明六根各用,今釋互用也。就文為二:初正明六根互用。
又六根清淨者,於一一根中悉能具足見色、聞聲、辨香、別味、覺觸、知法等,諸根互用,此義應知。
「眼所見者聞香能知」,此略就一根釋互用。
眼所見者聞香能知,
「如經」以下,引經證眼見聞香能知也。
如經「釋提桓因在勝殿上五欲娛樂乃至說法」故。聞香知者,此是知境,以鼻根知故。
聞香知,此釋聞香能知也。此是知境者,香者是鼻根所知境也。以鼻根知故者,出能知也。又以眼所見境者,以鼻根知,故是互用。
「持力者」,自上已來釋法力竟,今釋第二持力。就文為二:初標。
持力者,
言持力者,以受持經有大功用,故言持力。
「有三種法門」者,第二釋持力也。就文為二:一總釋三品、二別釋法師。
有三種法門示現,如〈法師品〉、〈安樂行品〉、〈勸持品〉等廣說法力,如經應知。
如〈法師品〉,即指三品為三種法門也。問:羅什經但云持品,今何以云勸持品?答:牒前之勸,明後之持,故云勸持品。亦是因勸而持,故云勸持,實是持品。廣說法力者,問:應云廣說持力,云何乃言法力耶?答:有二義。一者出所持之法,故言法力,實是持力也;二者此是三品中指〈法師品〉為法力。何以知之?以次此文即釋〈法師品〉經故也。
「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此第二別釋〈法師品〉中語也。
「其心決定知水必近」者,受持此經得佛性水,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
「修行力者」,釋第三力。初牒、次釋。
修行力者,
言修行力者,依經修行有勝功用,故言修行力也。
「有五門示現下」,第二解釋。文為三:初總列五門、次別釋五門、三別料簡第三門。
五門示現:一者說力、二者行苦行力、三者護眾生諸難力、四者功德勝力、五者護法力。
初如文。
「說力者」已下,第二別釋五別。一一門中,初牒、次釋。
說力者,
言說力者,佛為十方世界眾生說法,故名說力。亦是謦欬中說偈,令十方世界聞,名為說力。
「有三種」已下,初總標三種示品處。
有三種法門,〈神力品〉中示現:
「一出舌相令憶念故」者,第二別釋也。
一出廣長舌者,令憶念故;二謦欬聲者,說偈令聞故,令聞聲已如實修行不放逸故;三彈指令覺悟眾生者,令修行者得覺悟故。
言憶念如來有此舌相異一切世間故,佛語必可信受。又舌相正主說法,亦是說力。二謦欬聲令聞者,羅什經直明謦欬,此論意謦欬出聲說偈,令十方聞修行不放逸故。
釋第二苦行力,有二品。
行苦行力者,〈藥王菩薩品〉示現教化眾生故。又行苦行力者,〈妙音菩薩品〉示現教化眾生故。
問:藥王可是苦行,妙音云何亦是苦行?答:妙音分形四生六道,為物弘經及救濟諸難,亦是苦行。
釋第三護難力,亦二品。
護眾生諸難力者,〈觀世音菩薩品〉、〈陀羅尼品〉示現。
〈觀音〉以人護難,〈陀羅尼品〉以法護難。又〈觀音品〉一人護難,〈陀羅尼〉眾人護難。
功德勝力者,〈妙莊嚴王品〉示現依過去功德,彼二童子有如是力故。
釋第四功德勝力者,正明淨藏、淨眼二童子得諸三昧,又得六度道品,又得神通回父邪見,引導眾人見佛聽受«法華»,故言二童子有如是力。
第五護法力。
護法力者,〈普賢菩薩品〉及後品示現。
普賢正是護法。故文云「若«法華經»行閻浮提,皆普賢之力。」及後品者,是〈囑累品〉中佛付諸菩薩,令諸菩薩弘通正法,亦是護法也。
「又說言受持觀世音」下,第二料簡上第三護難力經文。就文又三:一牒經標平等、二釋平等、三結平等。
又說言「受持觀世音菩薩名,及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名號,彼功德平等」者,
初如文。
「有二種義」下,第二釋平等。就經中有二:初列二門、次釋二門。
有二種義:一者信力故、二者畢竟知故。
言二門者,一者信力,即是地前信平等;二者畢竟知,謂登地證平等。
從「信力」下,第二釋二門。前釋信力門。
信力者,有二種:一者求我身如觀世音自在無異,畢竟信力故;二謂於彼生恭敬心,如彼功德,我亦如是畢竟得故。
信平等有二:一者信己身與觀音身平等,彼此同一法身;二者德平等,既同一法身亦同一功德。初亦是人平等,後是法平等。
從「畢竟知者」下,釋第二門。
畢竟知者,謂能決定知法界故。言法界者,名為法性。彼法性者,名為一切諸佛菩薩平等法身故。平等法身者,謂真如法身,初地菩薩乃能證能入。
初明法界、法性、法身皆是異名,從初地能證入平等法身也。
「是故受持」下,第三結平等。
是故受持六十二億恒河沙等諸佛名號,受持觀世音名號,所得功德無差別。
以觀音與六十二億同證法身平等,是故功德等。問:同證法身故平等者,何故但云六十二億?答:是趣舉一數耳。問:但應明證入法身平等,何故舉信平等耶?答:舉地前之信,欲顯後證平等也。又論主欲通釋一切平等,一切平等不出信等及以證等也。
「第一序品」下,第三重牒章門,追示分齊。
第一〈序品〉示現七種功德成就,第二〈方便品〉有五分示現,破二明一,餘品如前處分,易解。
言餘品如向處分者,即是破十病,及述十無上也。
日東天台後學沙門實觀分會
法華論疏卷下(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