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一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四十四函 總第部1848
長水沙門子璿錄
二枝末。疏二。初列。
二釋。釋中二。初疏文十一重喻合義相昭然。尋文易解。然此翳喻亦未全似。若以首末比況。最切者不過夢喻。已見前文。皆由無明力者。如下文云。當知無明能生一切染法。
無明為因等者。楞伽云。妄想為因境界為緣。和合而生。疏中用此以科論文。經中妄想即無明也無明生三細者。下文即展轉相生。今但約根本而言。故云無明為因。初總標。疏相不離體者。業等九相不離不覺體故。以即體之相即相之體故。不相離末。不離本者。三細六麁之枝末。不離不覺無明之根本。以即本之末即末之本故。不相離。依無明起妄心者。即不覺生三相如下云。以依無明有梨耶。依妄心起無明者。以依阿梨耶識。說有無明也。其猶依水起波。波相起已。不離於水。由斯義故。名曰相應。非約心王心數說相應義。以此三種是不相應染故。
別解中三。各有標名。所依正釋。講者詳之。初標名論無明業相者。意表此二無有異體也。所以知者。前說業相盡處。便見心性成究竟覺。但以約義故。說相依顯體無別故。今雙舉又揀本覺隨染業相故。云無明業相顯覺不覺皆有業相。而真妄不同也。
論以依下二所依。疏根本無明者。以是所依故當根本。如夢依睡也。
論心動下。三正釋。疏二。初別解論文論二。初動作義。疏動作是業義者。是無明之業用。後之八相亦是動作。亦是無明業用。然約別義以立其名。唯此最初起用之始故名為業。反舉等者。如不睡則無夢。始覺者。即究竟時也。
論動則下。二為因義。疏為因是業義者。然九中前八皆得名因。所以不言業者。亦約別義故。今此初相能為苦本。故名業也。如得下反顯。以靜是妙樂之因故。反知動念即是苦因也。動因苦果等者。以一念起動即具微細四相。四相之苦果不離一念之動因。據此位中即是梨耶行苦。若準前明。四相俱時而有故。四相攝於九相。分段麁苦亦在其中。所以次第說者。文不頓書故。義有因依故。若約時說則一念不覺無有前後故。有說云。一念不覺五蘊俱生。即斯義也。
此雖下。二通明行相。此乃九相之端細中之細。未有轉現心境差別故。云一相能所不分等。即當等者。自體即自證分也。如無相下引證。相即自體境界即所緣。當知下會彼同此。
二轉相疏依前等者。轉猶起也。是前業相起為此見。然餘相皆有起義。不名轉者。亦約別義故。如依於夢而有夢心。若依下若約果海性淨不動。則無有彼此之見。應知有見者但依動故。如無於夢則無夢心。如是下。就此一相位中。以明不說境界所以。以微細故。且說能見以為轉相。然此境界便是向下現相。以論中分能見所見各為一相。今此見相由內所發。非託境生故名為轉。依此轉相帶起所緣。復立現相。非謂於此能見之中。又自別有微細境也。學者應知。攝論下引證。意識即第六識智相是也。三世境者。諸有為法。非三世境者。諸無為法。斯皆意識所緣之境。可知者。意識麁浮能所緣念。可以現今分別取解也。以有三世等境。為可知故。此識等者。即第八也。以無可知境故。既無境可知。故唯就能緣見分。以明此識也。如說十二因緣始不可知。此亦如是。唯識亦云不可知執受處。既云下結意。
三現相。疏依前等者。如依夢心而有夢境。反釋者。應云聖人離見既無此境。當知此境定從見生。如無夢心則無夢境。然上三相皆反以釋成者。以此是八地已上所知境界非下流所覺。由是以聖人不見相等。比決反驗令義明了。可見可信也。
疏即分別事識下二。初引經料揀二。初引經指配。事即是境分別境事之識。故名分別事識。楞伽等者。具云藏識海常住(本識)境界風所動(現識)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事識)。
問下。二問答釋妨三。初問也。末那者。具云訖利瑟吒耶末那。此云染污。意謂與四惑相應故云染污。恒審思量故云意。即第七也。問意可知。
二答三。初六八相從答二。初約能執從所執故不說。必執相應者。謂第七種子在第八中。第八見分為第七所執。故曰相應。況二識相依互為根耶。瑜伽下引證可知。
又由下。二約所依從能依故不說。內依等者。以第八第七互依。第六依於七八。前五依六七八及同境依故。有偈云。五四六有二七八一俱依。但說能依必知有所。故略不云。
二以下二以義不便答二。初無和合義故不說。無明等者。前說無明與真和合成梨耶三相。末那但一向生滅無和合義。若言和合。自成梨耶。若無和合識從何生。義既不便求說不及。
又由下。二無緣外義故不說。末那無緣外者。以前五唯緣外塵。第八緣內根身種子及器世間。第六通緣一切。第七唯緣。第八見分。今六麁皆緣外境故不說也。
亦可下。三約計內外答。此約我我所分。亦屬六八故。不言第七。意云。第七。正是執我我所。今分兩處無體可言。
楞伽下。三引證二。初引經可知。
經中下。二釋義。現識等者。正配釋。可知。所以下辨事識義也。既云攀緣外境。非六而誰。由是論依經說故。不復論第七識也。故知下結會彼此。然上多義明此論中不說第七者。要異曉公說。下智相即第七故。故彼文云。言智相者。是第七識麁中之始。始有慧數分別我塵故名智相。夫人經說六識及心法智。今之智相即心法智也。若具而言之。緣於本識計以為我。緣所現境計為我所。今就麁現。說依境界心起分別。又此境界不離現識。猶如影像不離鏡面。此第七識直爾內向計我我所。而不別計心外有塵故。餘處說還緣彼識。問云何得知。第七末那非但緣識。亦緣六塵。答此有二釋。一依比量。二聖言量。比量者。量云。意根是有法。必與意識同境故。是宗。因云。不共所依故。同喻如眼等根。異喻如次第滅意。三支無過故知意根遍行六塵。聖言量者。一金鼓經云。眼根受色耳分別聲。乃至意根分別一切諸法。大乘意根即是末那。故知遍緣一切也。又對法論十種分別中。言第一相分別者。謂身所居處所受用義。彼復如其次第。如諸色根器世間色等境界為相。第二相顯分別者。謂六識身及意。如前所說所取相。而顯現故。此中五識唯現色等塵。意識及意。通現色根及器世界色等境界。設使末那不緣色根器世界等。即能現分別唯應取六識。而言及意。故知通緣已上皆略彼疏。今此疏意說無第七。乃是影攝無違。常式意不緣外故。有多義也。
初總標。論以有等者。此之六相雖則展轉各有所依。今亦但取根本而言故。云依境也。楞伽境界風所動。種種諸識浪騰躍而轉生。此之謂也。
一中論依於境界者。此但外由境緣牽起。內根發生。故云心起也。疏於前等者。不知內發謂是外來。楞伽云。外實無有色。唯自心所現。愚夫不覺知妄分別有為。不知外境界種種皆自心。智者悉了知境界自心現。創起等者。隨其心王復起心數。揀擇染淨決定如此。故名智也。體是別境心所中慧。故云慧數。
二中疏依前等者。於順情可愛之境。心與喜俱名樂受覺。於違情不愛之境。心與瞋俱名苦受覺。不苦即樂不樂即苦。違順之境既續。苦樂之心豈斷。略以辨麁故不論其捨。而實有之。但在苦樂之間耳。自相續者。當相不斷故。又能等者。以自相續故。復能發起煩惱。潤於已熟之業。令受報未熟之業令成熟。由是引導任持。令其生死不斷不絕。此則令他後四相續不斷也。廣如下生滅因緣。五意中釋。
三中論住持等者。謂於苦樂境上。堅固停止無有變改。執持不捨也。疏上皆等者。是執取相所依故具牒之。是此下唯此一句是第三相。以不知違順境如空華。不了苦樂心如幻化。的取為實。確然不改故云深取。故下等者。即下因緣意識中文。
四中疏依前下。境本非善以順己之情。便名為善。境亦非惡以違己之情便。名為惡。且善惡相已自不實。況其名字起自倒情。寧非是假。何以故。他人於此或以善為惡。以惡為善。二不定故。肇公云。物無當名之實。名無得物之功。由此名故不待眼見違順之相。但耳聞善惡之名。便生喜怒。是故目計名字也。楞伽下引證。義見前文。上來下配三障。自此已上直至根本無明。盡名為惑。若準佛名經云。獨頭無明為煩惱種。則別開無明以為煩惱所依。其實無明是癡。乃根本六惑之數。若也合論皆名煩惱。開合雖異俱是惑門。自下等即業苦。斯則三障即三道也。
五中疏執相等者。謂於我執貪瞋愛見。發動身口七支。造善惡不動等無量差別之業。於中雖有善及不動。然俱有漏不出三界。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故皆苦因也。
六中疏招果必然者。必定然是也。斯有兩義。一不得不受故。二善不為苦惡不為樂故。書曰。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逭。涅槃經云。非空非海中。非入山石間。無有地方所脫之不受報。故云必然。三界輪轉無有罷期。故曰循環。死此生彼不能脫免故云長縛。如螘循環。如蠶作繭。終而復始不自在故。正法念云。如繩繫飛鳥。雖遠攝即還。眾生業所牽。當知亦如是。苟非覺悟無有解期。今約此言故云長縛。
一正釋中。疏三細等者。染法雖多不出三界因果惑業。今以三細六麁攝之。罄無不盡。如是染法皆由根本無明迷真所起。故云當知等。
二轉釋疏問意可知。答文便是解論意也。業氣即差別相。此相皆是不覺業用氣分。然此不覺是九相之總名。九相乃不覺之別號。故圓覺云。身心等相皆是無明。即斯義也。
雙辨同異者。向說覺與不覺。染淨迢然。又說依覺故迷不離本覺。若言其異。云何依覺故迷。若言其同云何染淨不等。又若定同定異。皆無進修之門何也。同則聖凡一等。欣厭都絕。異則染淨抗行迷悟永隔。由昧二門不即不離之旨故有斯惑。然於相無相宗失意者。各墮一邊故。今辨釋用袪迷謬。
一喻疏染淨等者。染即不覺三細六麁。淨則覺義二相四鏡。以者。用也。緣真如是總相門故。能通與二法為性。又真如無相故。以此二法為相。斯則二相同依一性。一性同生二相。由是同字性相俱用。喻染淨者。器有精麁故。餘文可知。
合中疏此二者。即上無漏無明義。如下說。而非實有者。從分別生。故經云。幻妄稱相。然幻之一喻諸教多引。以喻染淨其體不實。良以五天此術頗眾。見聞既審法理易明。今依古德解釋此義。法喻略開五種。喻之五者如結一巾幻作一馬一所依巾。二幻師術法。三所幻馬。四馬有即空。五癡執為實。法之五者。一真性。二識心。三依他起。四我法即空。五迷執我法。更無別體者。經云。其性真為妙覺明體。淨相即智淨不思議業。及後二鏡。已見前文下文即熏習中文。然則前三細六麁雖是染相。以約不覺義說故不引用。今別引下文者。意證此染是真如相故。文云。真如之法實無有染。但以無明而熏習故。則有染相。若前九相。初標。後結。皆約不覺。不言皆是真如相故。由是疏文引用雅當。
正引中疏依此等者。眾生即不覺也。不覺無體即是真如。真如之理即涅槃性。性自寂滅。何待更滅。滅度涅槃即彼此方言也。淨名下彌勒章文。如前所引。大品亦云。斷一切結入涅槃者。是世俗法非第一義。何以故。空中無有滅。亦無所滅者。諸法畢竟空即是涅槃故。依此等者。菩提梵音秦言云覺。覺即始本二覺。二覺既是真如菩提。豈從修得。故大品云。以何義故名菩提。空義故是菩提。如義法性義實際義等是菩提也。此上約眾生。明不覺即真如故。本來涅槃。諸佛覺亦真如故。菩提不可修作。既言修作。應知約果所得故。疏云諸佛也。以本有故何須修作而後得耶。故云非可等。又前下重以真如二字。釋此二段也。舊入者。故圓覺云。始知眾生本來成佛。故云舊來。又一切眾生即究竟覺故。云無新得也。然舊來入與無新得義同文異。但以如為涅槃真為菩提。為別也。又時人多謂涅槃為相所累故。說不覺即如本來涅槃。計菩提修因所生故。說覺性即真亦非新得。由是相即無相故。約不覺說涅槃。非是修生元自本有故。約真性說菩提。望涅槃等者。涅槃合是修其智了所顯。以不覺即如如即涅槃。豈待了因了之方顯。斯則未嘗不顯。何待更顯。故上文云。舊來入涅槃。望菩提等者。菩提合是生因所作。以菩提是覺覺性即真故。不待作之始生。斯則未嘗不有。更何作耶。故上云。菩提無新得。然據前疏云諸佛菩提非修等。即將此二句獨就菩提而論。今又分此修作以望兩處所說。又似別是一解。學者知之。此之下既是本有之法。不合言得以體如實常不變故。不同妄法無實可得。斯無得法元真實故。
疏疑云下二。初敘疑。文顯易知。然此段文若在科下注之。其文則便。今太近上講者應悉。
二隨釋論二。初正釋疑。疏法性等者。楞伽云。真實中無物云何起分別。又經云。佛真法身猶如虛空。此皆約無色也。又疑下約應難真也。
論而有下。二釋轉難。疏彼見下謂佛果海但有大定智悲而無色相。眾生見色相者以彼業識所現。屬於無明差別之相故。下文云。但隨眾生見聞得益故。說為用也。非此下約離相釋。故下文說諸佛如來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義諦。無有世諦可見。既云法身智相第一義諦。豈於此中而有色等不空性耶。又亦下約性德釋。彼是真善妙色即性之相。雖名為色。亦非可見之相故。論云。智色以本下。前云以離念境界唯證相應故。後云。諸佛法身無有彼此色相迭相見故。
論異相下二。初喻。前同相則以生滅望真如說。以相望性明其同也。今異相秖就生滅一門染淨。自相望以成異也。
二合。疏別明等者。以無漏淨法體是覺性。覺性無差但隨無明故現差別。以彼下明無明本性自是差別。若不差別則不能迷平等理也。下文即真如體相熏習中文。諸無漏法即通指本始二覺修性功德也。直論性者。剋就真體說也。是前門中所示真如體故。但隨下約對染差別說淨差別。即後門中所示本覺相也。比如一月影現萬水。月本無差隨水影別。下文即相大文也。又由下約始覺義。說由為治慳貪等染法。成布施等波羅蜜無漏淨行。及果上十力四無畏等萬德之義也。前則待差染以成差。此則治差染以成差。亦可前相後用耳。又以隨差別眾生。以成差也。前已問答故此闕之。具此三義。故云隨染差別也。如是下釋染淨法皆如幻義。以對待之法本不立故。如經云。若有一法勝過涅槃。我亦說為如夢幻等。金剛亦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然上所說同異之義。即是真如生滅二門不相離義。約生滅門即同而異。約真如門即異而同。苟得一心二門之旨。即無惑於此。
總標。論生滅因緣者。以立義分中云。是心生滅因緣相。於中心生滅已如上釋。今則釋因緣兩字。然是生滅家之。因緣故。復言生滅也。
疏二。初解牒文。牒前以標者。謂牒前立義分中之所宗。標為此下論文之所釋。梨耶下一重是能生三細之因緣。心體者。即真如。於中唯取隨緣一義。以不守自性故。根本下以是親迷真覺故。不取枝末。又此唯當成事之義不取體空。又無明下一重能生六麁之因緣。緣此兩重因緣。正如楞伽所說不思議熏變。及取種種塵。無始妄想熏等。廣如下說。又此兩重但有三法。謂真如唯因境界局緣。無明則望真為緣望境為因。結文可知。
諸識下。二解標文。然此但唯約心故云諸識。若云五陰和合中生。斯則兼於色心也。而無下如波無別體。唯依於水。上文云。依如來藏故有生滅心等。自相心者。即前不守自性生滅因也。能依等者。但以約法約人立名有異意。與意識即是眾生無別體也。即前諸識生滅相集而生也。又眾生是總。意等是別。總別雖殊其體一也。皆從心起以心為依。然此中能所依起。以心意意識相望分別。有通有局。思之可見。楞伽亦云。藏識說名心(第八)思量性名意(第七)能了諸境相是則名為識(前六)今此心是如來藏意是五。意識唯第六。故不同彼。
問中疏此心下。既云眾生依於心體有意等起。其相云何。
論以依下疏二。初釋文。是上等者。以梨耶是總覺及無明是總中別義。今既說無明依梨耶有。應知唯取覺義為所依也。論文約總取別。故云梨耶。疏中釋出別義。故云是上所說心。即不守自性真如也餘文可知。欲明等者。此但指前第一重之因緣也。上總下或問曰。前云依心有意等轉故兼云無明者。何謂也。故今釋之。
問上說下。二問答二。初問。舉前所說如云依覺故迷。又云。依如來藏有生滅心等。今此却云依梨耶有。豈同前說。
二答中二。初正答三。初約迷真執似釋。與無明為依等者。如風動水成波風還依此波中故。前云風相水相不相捨離。又云。依不覺生三種相。與彼不覺相應不離故。何者下重釋前義。依迷者。是依無明迷真而有梨耶。真與妄俱似一似常故。即迷真義也。經云。迷本圓明。是生虛妄。迷似等者。依梨耶有無明。迷似一為實一。迷似常為實常。經云。所既妄立生汝妄能。即執妄義也。即此二義。一識所論前後互出。故不相違。
二云下。二總別義異釋。就本等者。剋就真體竪說也。覺即是本依本起末故。今就下都位即通約真妄橫說也。如風動水成波風水俱在波中也。
三云下。三約未起已起釋。未起等者。從未有梨耶時說。成就等者。已有梨耶處說。
然此下二結答也。意云。若唯取初義。則似真前妄後之失。亦有悟後再迷之過。亦同數論冥初生覺。若唯取後義。則似諸法不由迷真而成。但從本識建立。則有真妄別體之失。亦何異法相宗耶。今以後義免前過。以前義免後過。故互言也。以二義更互用之。隱顯相成。如綺之文。故云綺互。
一略明中疏依似起迷者。即依妄心起枝末無明。依迷起似者。即依根本不覺起妄心也。此言似者。即以創迷真性成此妄心。微細流注似其不動。似無差別故。云似一似常。楞嚴呼為妄覺影明。斯之謂也。此二下義有前後時無前後。如前三義答問。秖就一識一時而說。故不可作前後之異。餘文可知。依此等者。謂依心起業識。乃至依智識起相續。生於意識。斯則後依止前前能生後。次第依止及與能生也。於中能所依生前後相望。有通有局。如文可解。攝論下引證可知。
一中疏心不自起等者。心非動性故。性雖不動然隨緣故動。以不守自性故。即四鏡中不出義也。如水不自浪因風力也。由此免於無窮之過。正明起相者。以覺則不動。不動則無相。不覺則動。動則相起也。起動是業者。於二義中不舉。為因義者。亦含在其中也。以動即有苦果故。
二中疏依前下正釋此文。可知。轉識有二下對下辨異。無明所動者。此從內起位屬本識。當於三細名為轉識。若其境界所動者。此從外起位屬事識。當於六麁。名為智識。上如泉涌之波。此如風擊之浪。但以常徒所明。轉識唯取前七。今此所說在本識中。恐有所濫故此揀之。
三中疏能現功者。即前轉識能現相故。就此功能便名現識。以其下釋行相也。故下文云。以有妄心即熏習無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覺念起現妄境界。通現一切謂有漏。無漏色心諸法。非獨五塵也。若依下引論對辨。五根即眼等五色根及根依處。種子即善惡無記等三性種子。器世間即山河大地等。斯皆第八相分。然此相分皆為第八執受。執謂攝義持義。受謂領以為境。令生覺受。於中種子具三義。一攝為自體。二持令不散。三領以為境。根身具二闕攝為自體。故器界唯一。但領以為境故。故唯識云。不可知執受處。亦可種子根身緣而執受。器世間量但緣非執受故。今此下或問。若然者何故此中唯言現五塵耶。故此釋也。以對所牽事識故。於一切中偏舉此五。論云。對至即現意在此也。非如下約相續不斷義。以解常在前也。如第六識在五無心位。即有斷滅故。唯識云。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又第七入滅盡定時。雖云淨分不斷。且有盡七之言。為約染分亦成斷義。又成唯識所熏四義中云。若法始終一類相續。能持習氣乃是所熏。此揀前七轉識如風聲等。既言如風聲等。斯則非是相續有間斷故。又為下約為先義解常在前也。意云前者。先也。以迷時先有為諸法本。更無有法先於此故。末那無此義故揀之也。此即單揀第七也。然前揀六七之文。是海東意。後之一義是今疏意。故云又也。若言初句標。揀次唯揀第六。又為下方揀第七者。海東無後一意。如何摶句以讀文耶。學者應知。
四中疏細分者。法執俱生故。迷唯心境見從外來起微細心。分別染淨故。云不了。
五中論二。一直明本相。疏亦細分者。此是法執分別麁於俱生。故除微字。但云細分。此上二識皆云細者。以是麁中之細故。同是法執故。
論住持下二。別顯功能二。一能起潤惑。住持等者。住謂留住。持謂任持。謂留住任持令業不失也。疏以此等者。謂過去無明所發業行種子未成熟者。以有此識發愛取煩惱潤之。使令成熟堪為來世感果之有。有即業種變異也。若無下如植種於土無水則焦。結業待果無貪則敗。經云。愛水由潤業故。又復等者。謂潤已熟業令受果報。善惡樂苦自然相應不相違反。如印印物故曰無差。又現在即現報。未來即生後二報。如是下通釋前段。以結其名。斯則潤過去未熟業。令成現在已熟業。潤現在已熟業。令招未來果報。如是循環無有斷絕。由不斷絕故名相續。然其潤業等即是令他相續義也。
論能令下。二能起念慮。已經者。是過去下即未來。上當相相續。即現在也。顯此下疏二。初正釋此文。以此識既能起麁分別。念慮三世。與前智相微細不同。非法分別而誰。
此上下。二通前重示二。初結屬此識。文意可知。
又為下。二總通前五。三細功能者。以第八識能集種子起現行故。後二功能者。於中但約分別不斷而分二異故。攝論云。意識緣三世境等。即斯義也。
順結中疏是前等者。此解是故二字。故說等者。三界不出五意。五意唯依一心故。云三界唯心作也。以現識中具有根身種子器世間故。故楞伽云。從於無色界乃至地獄中。普現為眾生。皆是唯心作。現似曰虛者。依他起法如麻上繩。似有其相究體不實。詐現曰偽者。遍計所起如繩上蛇。相畢竟無分別妄現。唯心作者。如繩蛇無體不離麻。故十地經即華嚴十地品。文云。了知三界依心有。十二因緣亦復然。一切皆由心所作。心若滅者生死盡。
反結。疏離彼等者。謂心起成識依識有塵。究其根本唯一心作。故經云。由心生故種種法生。又圭山云。生法本空。一切唯識。識如幻夢。但是一心。然此三界六塵皆攝色心等法。是故順結反結。皆歸一心。
問中疏現有等者。意云。若是唯心則不合有境。以心無相不可見故。既有所見。云何唯心。
答中二。一答無塵。疏以一切下。意云。一切法從心起故。所起無體即是一心。楞伽云。心亦唯是心。非心亦心起種種諸色相通達皆是心。又疑下躡所答處。以起此疑。疑意云。既是真淨一心。因何起作諸法。楞嚴滿慈圓覺剛藏皆同此意。由妄等者。其猶淨眼不合見華。但以翳覆便見華相。妄念即根本無明也。又亦下是前疑中之別意。非續次所起。文意可知。但前約依他釋。此約遍計也。釋云下意云。如見空華。是汝眼病。如楞伽云。如愚不了繩妄取以為蛇。不了自心現妄分別外境。
論一切下。二顯唯心。疏境唯等者。如像唯鏡現故。分別像者。是分別鏡也。楞嚴云。自心取自心非幻成幻法。無塵唯識者。如唯識頌云。唯識無境界。以無塵妄見。如人目有翳見毛月等事。論心不見心者。意云。心是一心不合自見。當知有所見者皆是妄也。故楞伽云。如刀不自割。如指不自觸。而心不見心。其事亦如是。既塵等者。意云。塵境若存則可以心緣。境塵既不有。縱有心在亦不自緣也。識不生者。意云。以有塵故。牽彼識生。既無塵境。識不生也。故經云。由法生故種種心生。今法既不生。心亦不生也。既無他可見亦不能自見。所見無故。能見不成也。能所俱寂者。心無心相是能緣寂。境無境相即所緣寂。楞伽云。能見及所見一切不可得。此中大意。欲顯一心本無能所。能所俱寂。方是真心。亦非泯之令寂本自寂也。攝論下引證。具云所說諸法唯識所現。無有少法能取少法。亦可論文從一切下。展轉釋疑。疑云。是法既無。云何分別釋云。一切分別即分別自心。又云。若如是者即應見心故。釋云。心不見心。反明分別悉皆是妄。又疑云。云何心不見心釋云。無相可得。斯則心無相故。不可見心。心外又無一法。當知有所見者皆妄見也。能所既寂唯一心在。即法空門下所顯真性也。故經云。諸幻滅盡覺心不動。
起信論疏筆削記卷第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