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二十九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四十七函 總第部1998A
宋徑山能仁禪院住持嗣法慧日禪師臣蘊聞 上進
答王教授(大受)
不識。左右別後。日用如何做工夫。若是曾於理性上得滋味。經教中得滋味。祖師言句上得滋味。眼見耳聞處得滋味。舉足動步處得滋味。心思意想處得滋味。都不濟事。若要直下休歇。應是從前得滋味處都莫管他。却去沒撈摸處沒滋味處。試著意看。若著意不得。撈摸不得。轉覺得沒𣠽柄捉把。理路義路心意識都不行。如土木瓦石相似時。莫怕落空。此是當人放身命處。不可忽不可忽。聰明靈利人。多被聰明所障。以故道眼不開。觸途成滯。眾生無始時來。為心意識所使。流浪生死不得自在。果欲出生死作快活漢。須是一刀兩段。絕却心意識路頭。方有少分相應。故永嘉云。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茲心意識。豈欺人哉。頃蒙惠教。其中種種趣向。皆某平昔所訶底病。知是般事。颺在腦後。且向沒巴鼻處沒撈摸處沒滋味處。試做工夫看。如僧問趙州。狗子還有佛性也無。州云無。尋常聰明人。纔聞舉起。便以心意識領會摶量引證。要說得有分付處。殊不知。不容引證。不容摶量。不容以心意識領會。縱引證得摶量得領會得。盡是髑髏前情識邊事。生死岸頭定不得力。而今普天之下。喚作禪師長老者。會得分曉底。不出左右書中寫來底消息耳。其餘種種邪解。不在言也。密首座宗杲與渠同在平普融會中相聚。盡得普融要領。渠自以為安樂。然所造者。亦不出左右書中消息。今始知非。別得箇安樂處。方知某無秋毫相欺。今特令去相見。無事時試令渠吐露看。還契得左右意否。八十翁翁入場屋。真誠不是小兒戲。若生死到來不得力。縱說得分曉。和會得有下落。引證得無差別。盡是鬼家活計。都不干我一星事。禪門種種差別異解。唯識法者懼。大法不明者。往往多以病為藥。不可不知。
答劉侍郎(季高)
示諭。臘月三十日已到。要之日用。當如是觀察。則世間塵勞之心。自然銷殞矣。塵勞之心既銷殞。則來日依前孟春猶寒矣。古德云。欲識佛性義。當觀時節因緣。此箇時節。乃是黃面老子出世成佛坐金剛座降伏魔軍轉法輪度眾生入涅槃底時節。與解空所謂臘月三十日時節。無異無別。到這裏只如是觀。以此觀者名為正觀。異此觀者名為邪觀。邪正未分。未免隨他時節遷變要得不隨時節。但一時放下著。放到無可放處。此語亦不受。依前只是解空居士。更不是別人。
又。
吾佛大聖人。能空一切相。成萬法智。而不能即滅定業。況博地凡夫耶。居士既是箇中人。想亦常入是三昧。昔有僧問一老宿。世界恁麼熱。未審向甚麼處回避。老宿曰。向鑊湯鑪炭裏回避。曰只如鑊湯鑪炭裏。作麼生回避。曰眾苦不能到。願居士日用四威儀中。只如此做工夫。老宿之言不可忽。此是妙喜得効底藥方。非與居士此道相契此心相知。亦不肯容易傳授。只用一念相應。草湯下更不用別湯使。若用別湯使。令人發狂。不可不知也。一念相應草。不用他求亦只在居士四威儀中。明處明如日。黑處黑如漆。若信手拈來。以本地風光一照。無有錯者。亦能殺人。亦能活人。故佛祖常以此藥向鑊湯鑪炭裏。醫苦惱眾生生死大病。號大醫王。不識居士還信得及否。若言我自有父子不傳之祕方。不用向鑊湯鑪炭裏回避底妙術。却望居士布施也。
答李郎中(似表)
士大夫學此道。不患不聰明。患太聰明耳。不患無知見。患知見太多耳。故常行識前一步。昧却脚跟下快活自在底消息。邪見之上者。和會見聞覺知為自己。以現量境界。為心地法門。下者弄業識。認門頭戶口。簸兩片皮。談玄說妙。甚者至於發狂不勒字數。胡言漢語。指東畫西。下下者以默照無言空空寂寂。在鬼窟裏著到。求究竟安樂。其餘種種邪解。不在言而可知也。冲密等歸。領所賜教。讀之喜慰不可言。更不復敘世諦相酬酢。只以左右向道勇猛之志。便入葛藤。禪無德山臨濟之殊。法眼曹洞之異。但學者無廣大決定志。而師家亦無廣大融通法門。故所入差別。究竟歸宿處。並無如許差別也。示諭。欲妙喜因書指示徑要處。只這求指示徑要底一念。早是刺頭入膠盆了也。不可更向雪上加霜。雖然有問不可無答。請左右。都將平昔或自看經教話頭。或因人舉覺指示得滋味歡喜處。一時放下依前百不知百不會如三歲孩兒相似。有性識而未行。却向未起求徑要底一念子前頭看。看來看去。覺得轉沒巴鼻。方寸轉不寧怗時。不得放緩。這裏是坐斷千聖頂處。往往學道人。多向這裏打退了。左右若信得及。只向未起求徑要指示一念前看。看來看去。忽然睡夢覺。不是差事。此是妙喜平昔做底得力工夫。知公有決定志。故拕泥帶水。納這一場敗闕。此外別無可指示。若有可指示。則不徑要矣。
答李寶文(茂嘉)
向承示諭。性根昏鈍。而黽勉修持。終未得超悟之方。宗杲頃在雙徑。答富季申所問。正與此問同。能知昏鈍者。決定不昏鈍。更欲向甚處求超悟。士大夫學此道。却須借昏鈍而入。若執昏鈍。自謂我無分。則為昏鈍魔所攝矣。蓋平昔知見。多以求證悟之心。在前作障故。自己正知見不能現前。此障亦非外來。亦非別事。只是箇能知昏鈍底主人公耳。故瑞巖和尚居常在丈室中自喚云。主人公。又自應云喏。惺惺著。又自應云喏。他時後日莫受人謾。又自應云。喏喏。古來幸有恁麼牓樣。謾向這裏提撕看。是箇甚麼。只這提撕底。亦不是別人。只是這能知昏鈍者耳。能知昏鈍者。亦不是別人。便是李寶文本命元辰也。此是妙喜應病與藥。不得已略為居士指箇歸家穩坐底路頭而已。若便認定死語。真箇喚作本命元辰。則是認識神為自己。轉沒交涉矣。故長沙和尚云。學道之人不識真。只為從前認識神。無量劫來生死本。癡人喚作本來人。前所云借昏鈍而入是也。但只看能知得如是昏鈍底。畢竟是箇甚麼。只向這裏看。不用求超悟。看來看去。忽地大笑去矣。此外無可言者。
答向侍郎(伯恭)
示諭。悟與未悟夢與覺一。一段因緣。黃面老子云。汝以緣心聽法。此法亦緣。謂至人無夢。非有無之無。謂夢與非夢一而已。以是觀之。則佛夢金鼓。高宗夢傅說。孔子夢奠兩楹。亦不可作夢與非夢解。却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教中自有明文。唯夢乃全妄想也。而眾生顛倒。以日用目前境界為實。殊不知。全體是夢。而於其中復生虛妄分別。以想心繫念神識紛飛為實夢。殊不知。正是夢中說夢。顛倒中又顛倒。故佛大慈悲老婆心切。悉能遍入一切法界諸安立海所有微塵。於一一塵中。以夢自在法門。開悟世界海微塵數眾生。住邪定者入正定聚。此亦普示顛倒眾生。以目前實有底境界。為安立海。令悟夢與非夢悉皆是幻。則全夢是實。全實是夢。不可取不可捨。至人無夢之義。如是而已。來書見問。乃是宗杲三十六歲時所疑。讀之不覺抓著痒處。亦甞以此問圜悟。先師但以手指曰。住住休妄想休妄想。宗杲復曰。如宗杲未睡著時。佛所讚者依而行之。佛所訶者不敢違犯。從前依師。及自做工夫。零碎所得者。惺惺時都得受用。及乎上床半惺半覺時。已作主宰不得。夢見得金寶。則夢中歡喜無限。夢見被人以刀杖相逼。及諸惡境界。則夢中怕怖惶恐。自念。此身尚存。只是睡著已作主宰不得。況地水火風分散。眾苦熾然。如何得不被回換。到這裏方始著忙。先師又曰。待汝說底許多妄想絕時。汝自到寤寐恒一處也。初聞亦未之信。每日我自顧。寤與寐分明作兩段。如何敢開大口說禪。除非佛說寤寐恒一是妄悟。則我此病不須除。佛語果不欺人。乃是我自未了。後因聞先師舉諸佛出身處熏風自南來。忽然去却礙膺之物。方知黃面老子所說。是真語實語如語不誑語不妄語不欺人。真大慈悲。粉身沒命不可報。礙膺之物既除。方知夢時便是寤時底。寤時便是夢時底。佛言。寤寐恒一。方始自知這般道理。拈出呈似人不得。說與人不得。如夢中境界取不得捨不得。承問妙喜於未悟已前已悟之後有異無異。不覺依實供通。子細讀來教字字至誠。不是問禪。亦非見詰。故不免以昔時所疑處吐露。願居士試將老龐語謾提撕。但願空諸所有。切勿實諸所無。先以目前日用境界。作夢會了。然後却將夢中底。移來目前。則佛金鼓。高宗傅說。孔子奠兩楹。決不是夢矣。
答陳教授(阜卿)
此道寂寥。無出今日。邪師說法。如惡叉聚。各各自謂。得無上道。咸唱邪說。幻惑凡愚。故某每每切齒於此。不惜身命。欲扶持之。使光明種子知有吾家本分事。不墮邪見網中。萬一得眾生界中佛種不斷。亦不虛受黃面老子覆蔭。所謂將此深心奉塵剎。是則名為報佛恩。然亦是不知時不量力之一事也。左右既是箇中人。不得不說箇中事。因筆不覺及此耳。
答林判院(少瞻)
示諭。求一語與信道人做工夫。既看圓覺經。經中豈止一語而已哉。諸大菩薩各隨自所疑處發問。世尊據所疑一一分明剖析。大段分曉。前所給話頭。亦在其中矣。經云。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此語最親切)於無了知不辯真實。老漢昔居雲門菴時。甞頌之曰。荷葉團團團似鏡。菱角尖尖尖似錐。風吹柳絮毛毬走。雨打梨花蛺蝶飛。但將此頌放在上面。却將經文移來下面。頌却是經。經却是頌。試如此做工夫看。莫管悟不悟。心頭休熱忙。亦不可放緩。如調絃之法。緊緩得其所。則曲調自成矣。歸去但與沖輩相親。遞相琢磨。道業無有不辦者。祝祝。
答黃知縣(子餘)
收書。知為此一大事因緣甚力。大丈夫漢。所作所為當如是耳。無常迅速生死事大。過了一日。則銷了一日好事。可畏可畏。左右春秋鼎盛。正是作業不識好惡時。能回此心學無上菩提。此是世界上第一等難容靈利漢。五濁界中有甚麼奇特事。過如此段因緣。趁色力彊健早回頭。以臨老回頭。其力量勝百千萬億倍。老漢私為左右喜。前此寫去法語。曾時時覷看否。第一記取。不得起心動念肚裏熱忙急要悟。纔作此念。則被此念塞斷路頭。永不能得悟矣。祖師云。執之失度必入邪路。放之自然體無去住。此乃祖師吐心吐膽。為人處也。但日用費力處莫要做。此箇門中不容費力。老漢常為人說此話。得力處乃是省力處。省力處乃是得力處。若起一念希望心求悟入處。大似人在自家堂屋裏坐却問他人覓住處無異。但把生死兩字。貼左鼻尖兒上。不要忘了。時時提撕話頭。提來提去。生處自熟。熟處自生矣。此語已寫在空相道人書中。請同此書。互換一看。便了得也。
答嚴教授(子卿)
真實到不疑之地者。如渾鋼打就生鐵鑄成。直饒千聖出頭來。現無量殊勝境界。見之亦如不見。況於此作奇特殊勝道理耶。昔藥山坐禪次石頭問。子在這裏作甚麼。藥山云。一物不為。石頭云。恁麼則閑坐也。藥山云。閑坐則為也。石頭然之。看他古人。一箇閑坐也奈何他不得。今時學道之士。多在閑坐處打住。近日叢林無鼻孔輩。謂之默照者。是也。又有一種脚跟元不曾點地。認得箇門頭戶口光影。一向狂發。與說平常話不得。盡作禪會了。似這般底。喚業識作本命元辰。更是不可與語本分事也。不見雲門大師有言。光不透脫。有兩般病。一切處不明面前有物。是一。又透得一切法空。隱隱地似有箇物相似。亦是光不透脫。又法身亦有兩般病。得到法身。為法執不忘。己見猶存。坐在法身邊。是一。直饒透得法身去。放過即不可。子細檢點來。有甚麼氣息。亦是病。而今學實法者。以透過法身為極致。而雲門返以為病。不知透過法身了。合作麼生。到這裏如人飲水冷煖自知。不著問別人。問別人則禍事也。所以云。真實到不疑之地者。如渾鋼打就生鐵鑄成是也。如人喫飯飽時。不可更問人我飽未飽。昔黃檗問百丈。從上古人以何法示人。百丈只據坐。黃檗云。後代兒孫將何傳授。百丈拂衣便起云。我將謂汝是箇人。這箇便是為人底樣子也。但向自信處看。還得自信底消息絕也未。若自信底消息絕。則自然不取他人口頭辦矣。臨濟云。汝若歇得念念馳求心。與釋迦老子不別。不是欺人。第七地菩薩求佛智心未滿足故。謂之煩惱。直是無爾安排處。著一星兒外料不得。數年前有箇許居士。認得箇門頭戶口。將書來呈見解云。日用中空豁豁地。無一物作對待。方知三界萬法。一切元無。直是安樂快活放得下。因示之以偈曰。莫戀淨潔處。淨處使人困。莫戀快活處。快活使人狂。如水之任器。隨方圓短長。放下不放下。更請細思量。三界與萬法。匪歸何有鄉。若只便恁麼。此事大乖張。為報許居士。家親作禍殃。豁開千聖眼。不須頻禱禳。偶晨起稍涼。驀然記得。子卿道友初得箇入頭時。尚疑恐是光影。遂將從來所疑公案拕照。方見趙州老漢敗闕處。不覺信筆葛藤如許。
答張侍郎(子韶)
左右以自所得瞥脫處為極則。纔見涉理路入泥入水為人底。便欲掃除使滅蹤跡。見宗杲所集正法眼藏便云。臨濟下有數箇菴主好機鋒。何不收入。如忠國師。說義理禪。教壞人家男女。決定可刪。左右見道如此諦當。而不喜忠國師說老婆禪。坐在淨淨潔潔處。只愛擊石火閃電光一著子。此外不容一星兒別道理。真可惜耳。故宗杲盡力主張。若法性不寬。波瀾不闊。佛法知見不亡。生死命根不斷。則不敢如此四楞著地入泥入水為人。蓋眾生根器不同故。從上諸祖各立門戶施設。備眾生機隨機攝化。故長沙岑大蟲有言。我若一向舉揚宗教。法堂前須草深一丈。倩人看院始得。既落在這行戶裏。被人喚作宗師。須備眾生機說法。如擊石火閃電光一著子。是這般根器。方承當得。根器不是處用之。則揠苗矣。宗杲豈不曉瞥脫一椎。便七穿八穴是性燥。所以集正法眼藏不分門類。不問雲門臨濟曹洞溈仰法眼宗。但有正知正見。可以令人悟入者。皆收之。見忠國師大珠二老宿。禪備眾體。故收以救此一類根器者。左右書來云。決定可刪。觀公之意。正法眼藏盡去除諸家門戶。只收似公見解者。方是。若爾則公自集一書。化大根器者。有何不可。不必須教妙喜隨公意去之。若謂忠國師說拕泥帶水老婆禪便絕後。則如巖頭睦州烏臼汾陽無業鎮州普化定上座雲峯悅法昌遇諸大老。合兒孫滿地。今亦寂然無主化者。諸公豈是拕泥帶水說老婆禪乎。然妙喜主張國師。無垢破除。初不相妨也。
答除顯謨(稚山)
左右頻寄聲妙喜。想只是要調伏水牯牛揑殺這猢猻子耳。此事不在久歷叢林飽參知識。只貴於一言一句下直截承當不打之遶爾。據實而論。間不容髮。不得已說箇直截。已是紆曲了也。說箇承當。已是蹉過了也。況復牽枝引蔓。舉經舉教。說理說事。欲究竟耶。古德云。但有纖毫即是塵。水牯牛未調伏。猢猻子未死。縱說得恒沙道理。並不干我一星兒事。然說得說不得。亦非外邊事。不見江西老宿有言。說得亦是汝心。說不得亦是汝心。決欲直截擔荷。見佛見祖如生冤家。方有少分相應。如此做工夫。日久月深不著起心求悟。水牯牛自調伏。猢猻子自死矣。記取記取。但向平昔心意識湊泊不得處。取不得處捨不得處。看箇話頭。僧問雲門。如何是佛。門云。乾屎橛。看時不用將平昔聰明靈利思量卜度。擬心思量。十萬八千未是遠。莫是不思量不計較不擬心便是麼。咄更是箇甚麼。且置是事。
答楊教授(彥侯)
左右彊項中。却有不可思議底柔和。致一言之下千了百當。此事殊勝。若不間於彊項中打發得幾人。佛法豈到今日。非有般若根性。則不能如是盛事盛事。示諭。欲來年春夏間。棹無底船。吹無孔笛。施無盡供。說無生話要了無窮無始不有不無巴鼻。但請來與這無面目漢商量。定不錯了這話。又承需道號。政欲相塗糊。可稱快然居士。故真淨老人云。快然大道只在目前。縱橫十字擬而留連。便是此義也。某在長沙作久住計。左右他日果從此來。則林下不寂寞也。
答樓樞密
不識。別後日用應緣處。不被外境所奪否。視堆案之文。能撥置否。與物相遇時。能動轉否。住寂靜處。不妄想否。體究箇事。無雜念否。故黃面老子有言。心不妄取過去法。亦不貪著未來事。不於現在有所住。了達三世悉空寂。過去事或善或惡。不須思量。思量則障道矣。未來事不須計較。計較則狂亂矣。現在事到面前。或逆或順。亦不須著意。著意則擾方寸矣。但一切臨時隨緣酬酢。自然合著這箇道理。逆境界易打。順境界難打。逆我意者。只消一箇忍字。定省少時。便過了。順境界直是無儞回避處。如磁石與鐵相偶。彼此不覺合作一處。無情之物尚爾。況現行無明全身在裏許作活計者。當此境界。若無智慧不覺不知被他引入羅網。却向裏許要求出路。不亦難乎。所以先聖云。入得世間出世無餘。便是這箇道理也。近世有一種修行失方便者。往往認現行無明。為入世間。便將出世間法。彊差排作出世無餘之事。可不悲乎。除夙有誓願即時識得破作得主不被他牽引。故淨名有言。佛為增上慢人。說離婬怒癡為解脫耳。若無增上慢者。佛說婬怒癡性即是解脫。若免得此過。於逆順境界中。無起滅相。始離得增上慢名字。恁麼方可作入得世間。謂之有力量漢。已上所說。都是妙喜平昔經歷過底。即今日用亦只如此修行。願公趁色力彊健。亦入是三昧。此外時時以趙州無字提撕。久久純熟。驀然無心撞破漆桶。便是徹頭處也。
又。
日用工夫。前書已葛藤不少。但只依舊不變不動。物來則與之酬酢。自然物我一如矣。古德云。放曠任其去住。靜鑑覺其源流。語證則不可示人。說理則非證不了。自證自得處。拈出呈似人不得。唯親證親得者。略露目前些子。彼此便默默相契矣。示諭。自此不被人謾。不錯用工夫矣。大概已正。𣠽柄已得。如善牧牛者索頭常在手中。爭得犯人苗稼。驀地放却索頭。鼻孔無撈摸處平田淺草一任縱橫。慈明老人所謂。四方放去休攔遏。八面無拘任意遊。要收只在索頭撥。未能如是。當緊把索頭且與順摩捋。淹浸工夫既熟。自然不著用意隄防矣。工夫不可急。急則躁動。又不可緩。緩則昏怛矣。忘懷著意俱蹉過。譬如擲劍揮空。莫論及之不及。昔嚴陽尊者問趙州。一物不將來時如何。州云。放下著。嚴陽云。一物既不將來。放下箇甚麼。州云。放不下擔取去。嚴陽於言下大悟。又有僧問古德。學人奈何不得時如何。古德云。老僧亦奈何不得。僧云。學人在學地。故是奈何不得。和尚是大善知識。為甚麼亦奈何不得。古德云。我若奈何得。則便拈却爾這不奈何。僧於言下大悟。二僧悟處。即是樓樞密迷處。樓樞密疑處。即是二僧問處。法從分別生。還從分別滅。滅諸分別法。是法無生滅。細觀來書。病已去盡。別證候亦不生矣。大段相近。亦漸省力矣。請只就省力處。放教蕩蕩地。忽然啐地破嚗地斷。便了千萬。勉之。
答曹太尉(功顯)
宗杲雖年運而往矣。不敢不勉彊力以此事與衲子輩激揚。一日粥後撥牌子。輪一百人入室。間有負命者上鉤來。亦有咬人師子。以此法喜禪悅為樂。殊不覺倦。亦造物見憐耳。左右福慧兩全。日在至尊之側。而留意此段大事因緣。真不可思議事。釋迦老子曰。有勢不臨難。豪貴學道難。非百劫千生曾承事善知識種得般若種子深。焉能如是信得及。只這信得及處。便是成佛作祖底基本也。願公只向信得及處覷捕。久久自透脫矣。然第一不得著意安排覓透脫處。若著意則蹉過也。釋迦老子又曰。佛道不思議。誰能思議佛。又佛問文殊師利曰。汝入不思議三昧耶。文殊曰。弗也世尊。我即不思議。不見有心能思議者。云何而言入不思議三昧。我初發心欲入是定。如今思惟。實無心想而入三昧。如人學射。久習則巧。後雖無心。以久習故箭發皆中。我亦如是。初學不思議三昧。繫心一緣。若久習成就。更無心想。常與定俱。佛與祖師所受用處。無二無別。近年叢林有一種邪禪。以閉目藏睛。觜盧都地作妄想。謂之不思議事。亦謂之威音那畔空劫已前事。纔開口便喚作落今時。亦謂之根本上事。亦謂之淨極光通達。以悟為落在第二頭。以悟為枝葉邊事。蓋渠初發步時便錯了。亦不知是錯。以悟為建立。既自無悟門。亦不信有悟者。這般底謂之謗大般若斷佛慧命。千佛出世不通懺悔。左右具驗人眼久矣。似此等輩。披却師子皮作野干鳴。不可不知。某與左右雖未承顏接論。此心已默默相契多年矣。前此答字。極不如禮。今專遣法空禪人。代往致敬。故不暇入善思惟三昧。只恁麼信手信意。不覺葛藤如許。聊謝不敏而已。
大慧普覺禪師書卷第二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