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統紀卷第十二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四十九函 總第部2035
宋景定四明東湖沙門志磐撰
諸師列傳第六之二
四明法智法師法嗣(第一世)
廣智尚賢法師
神照本如法師
南屏梵臻法師
三學則全法師
浮石崇矩法師
廣慈慧才法師
廣嚴含瑩法師
慧因擇交法師
圓智覺琮法師
崇法嗣端法師
四明文粲法師
丹丘嗣謙法師
四明願彬法師
廣印智環法師
祥符文智法師
三衢文炳法師
四明用卿法師
四明居永法師
四明自仁法師
崇慶本圓法師
天台慧舟法師
三衢懷襲法師
圓智志豪法師
日本源信法師
內侍俞源清
嗣法二十七人(塔銘)
入室四百七十八人(實錄)
升堂一千人(塔銘)
法智法師法嗣
法師尚賢。四明人。賜號廣智。依法智學教觀。聞講淨名頓悟性相之旨。歷事既久遂居高第。天聖六年(仁宗)繼法智主延慶。道化盛行。雪竇顯禪師聞其名。出山來訪。標榜煎茶以申賀禮。人傳以為盛事。嘗晨入懺堂。見一虎伏几前。師直進展尼師壇於背。寂無所覩。日本國師遣紹良等。齎金字法華為贄。請學輪下三年學成。辭還日本大弘斯道。明道中(仁宗)淨覺居靈芝。致書於師。論指要解三千之義。秖是心性所具俗諦之法。未是中道之本。請師同反師承。師援荊溪三千即空假中之文。謂何必專在於假。以輔四明三千俱體俱用之義學者賴之(往復二書並見廣智遺編)所著遺編。及釋金錍(亡本)。釋十類(即扶宗忠師。所錄廣智傳。法智二師口義)翼讚大教至為有功。經體一章尤善發明。續遺妙宗之旨。又嘗著闡幽誌。以七種二諦消光明諸經之王(四教之正三接之旁)法智是其說。及後作光明記。遂采用之(見口義經體章)。
草菴錄言。曾魯公為廣智撰塔銘。而後世無傳。當是與寺俱燬於建炎之寇。惜哉。
法師本如。四明句章人。受業本郡國寧。初依法智。於千眾中有少俊聲。史典詞翰有法則。為世所愛。嘗請益經正義。法智曰。為我作知事三年却向汝道。暨事畢復以為請。法智厲聲一喝。復呼云本如。師豁然有悟。為之頌曰。處處逢歸路。頭頭復故鄉。本來成現事。何必待思量。法智肯之曰。向來若為汝說。豈有今日。祥符四年。慈雲遷靈山。親往法智會下。求可為繼。法智曰。當於眾中自擇之。慈雲閱視至師即云。斯人可也。師至承天(東山能仁舊名)大振法道。歷三十年。眾常五六百。法華涅槃光明觀無量壽觀音別行玄止觀金錍觀心論等。皆講說六七過。嘗集百僧修法華長懺一年。瑞驗屢見。寶歷二年七月。駙馬李遵勗為請於朝。賜神照法師紫方袍。及賜智者教文四千五百卷。以資講說。嘗於寺西南隅。見一虎睡以杖擊之曰。此非汝睡處。虎俛首而去(今白蓮寺虎溪亭)後於虎臥處結屋為菴歸間其中。先是有五通神居於此。師每禪坐必連床舁行空中。師未嘗問。一日五神請曰。師既踞吾居。乞於此向山岡。建祠塑像。已備泥在山矣。師往視岡上。有新泥一垛。以之塑像無所餘。師慕廬山之風。與丞相章郇公諸賢結白蓮社。六七年來遂成巨剎。乃以能仁山林三之一。指嶺為界。以供樵薪。仁宗欽其道。遂賜名為白蓮。皇祐三年五月十八日微疾。即升座說法與眾訣別。其夕法堂藏閣方丈棟梁皆折。鍾鼓擊之無聲。江上漁人。見雲端有僧西向而去。詰旦右脇安庠而逝。時天氣盛熱異香非常。明年三月。塔全身於寺北。門人啟鑰視尊容如生爪髮俱長。有大蓮華產於塔前。壽七十。臘五十三。嗣法處咸等甚眾。師嘗於天台邑中為眾施戒。方秉羯磨忽有光明。自智者塔國清寺赤城山。交射於法座之上。又因供千佛。飯一千貧人。置華於席下。佛座華應不萎而反萎。貧人座華應萎而反不萎。舉眾為之歎異。嘗著仁王懺儀。撰行法經疏至十種境界而止。後咸法師續而全之。
問宣子記曰。嘉定四年春。住山鑑堂謂。師塔當方丈後。狃於風水非宜之說。將遷之。破土數寸香氣襲人。棺上產蓮華一莖光明奕奕。暨發函慈顏儼然須髮長垂。衣被不壞舍利滿龕。一眾驚歎。於是亟掩藏之。鏡菴論之曰。法師血肉之身。衣被之飾。在土二百年而不壞。非夫戒定慧三昧之力所持。疇能若是。人或以輕發祖塔。咎鑑堂者。非夫假此日之啟視之。曷足以知法師正報親依堅固不壞之瑞。為此舉者。其祖冥使之乎(觀經疏。以華座觀為親依。今以衣被例之)。
法師梵臻(初名有臻真宗特改)錢唐人。具戒之後。即問道四明。見法智最為晚暮。聞講妙玄文句大有啟發。及還鄉邑。以不親授止觀為之恨。乃焚香禮像。閱讀二十過。以表師承。皇祐三年初居上竺。明年有旨遷金山。熙寧五年。杭守吳侍讀聞師名以南屏興教延之。每當講次。綜括名理貫穿始終。舉一義則眾義洽然。窮一文則諸文允會。當時強記者。因集以成類。初集類之作。由法智講授散引諸文。有仁首座者。錄為五類。既而淨覺增其二。括蒼聰師加其三。佛慧才師重檢諸文節為十類。四明吉師隨諸部帙各為詮次。廣智見之曰。類集之行得失相半。得在知其綱要。失在昧其起盡。暨師興教之席。群峯泰初。詮為高座緒餘。超果會賢。別立懸敘消文。一一文下開示來意正釋觀心。號為南屏一家(天竺韶師曰。碎割法身訛誤後學去也。樝菴書與無相昕。力勉勿傳。有醍醐化糟粕法藏變鬼火之語)吳公當休沐必往聽法垂紳正笏立於閫外。師未登座終不入。師夜赴請。見婦人在前。問之則曰。妾有哀懇請師到家。師從之至其門。見數人拽此婦置床上。舉大刀斫之如泥沙。少時復活。泣曰。妾生前善切膾。今受此報。欲求濟度故敢仰屈。師為授戒遂不復見。每與淨覺辨論教門。陳辭有司。乞築高臺竪赤幡。放西竺聖師與外道捔勝義墮者斷首截舌懸之幡上。郡侯覩師法戰之銳。就辭解之曰。行文製作臻不及岳。強記博聞岳不及臻。師雖自此弭兵。聞者莫不凜凜。東坡初來杭與師最厚。後為郡而師已逝。見其行狀曰。此文雖工。未道此老大過人處。吾嘗與語。凡經史群籍有遺忘。即應聲誦之。崇寧中。諡實相法師。
法師則全。字叔平。四明施氏。依報國出家。即造法智學教觀。時南湖競推十大弟子。師為之冠焉。旁通書史尤善著述。性直氣剛敢言人失。人以是畏之。住三學三十年。郡守郎簡尤加敬。嘗謂人曰。叔平才氣凜然。若以儒冠職諫諍。豈下漢汲黯唐魏徵我朝王元之耶。慶歷五年夏。別眾坐亡。弟子若水。立碣於延慶。師所述四明實錄。人謂。蔡邕作郭有道碑也(後漢郭林宗。舉有道。不應既卒。蔡邕為碑文謂盧植曰。吾為碑多矣。皆有慚德。唯郭有道。無愧色耳)。
述曰。廣智趙清獻為撰碑。三學亡。弟子水師為立碣。此二文。必大有可記者。今二石既無存。於是二師行業不可知。後人立傳祇彷彿耳。吁可惜也。
法師崇矩。三衢人。來學法智。妙達教觀之道居第一座。法智坐聽其講曰。吾道有寄矣。初赴黃巖東禪講。法智寄書勉之曰。立身行道世之大務。謙為德柄汝當堅執。此外更宜博究五經雅言。俾於筆削之間不墮凡鄙。當效圓闍梨之作也。未幾還三衢。受本業景德講浮石。主者元勳問從真起妄義。一言有契。願回禪居永為傳教之地。郡為敷奏。有旨俞其請。乃大開齋堂以安學眾。日談止觀夜講光明。復於一時率眾念佛。嘗以法智融心解於義未盡。廣致難問。法智乃收及三輩。以免相違。真廟時。遊方至京師。上聞其名。召至內殿。講四十二章經盛談名理。上心大悅。賜紫方袍金幣香藥。既而回天竺。眾留貳講。久之復歸故里。慈雲授以香罏如意手書誡辭。獎之曰。汝將轉說於親里也。勉之哉。被忍為衣。入慈為室。處空為座。身遠眾惱。口寡言論。意防輕慢。慈心授人。是曰三軌。是為四行。名安隱說。
述曰。浮石先學於法智。及赴東禪乃遺以書。當是時已定師資之分矣。後自京回天竺。慈雲以猶子待之。故其歸里亦授以辭。此見一尊者法門之情無所間然。而古今圖譜置之慈雲之下。其不審也。若是。今依鑑師錄系之四明。覽圖者毋以為惑。
法師慧才。永嘉樂清王氏。師白鶴山怡芳。祥符覃恩得度(真宗封泰山。詔寺觀各度一人)年十三。進受具戒。往學於四明。性識昏鈍。常持大悲呪。願學通祖道。忽於夢中。見梵僧長數丈。脫袈裟與披之呼曰。慧才盡生記吾。翌日臨講豁然開悟。前後所聞一時洞曉。未幾首眾四座推服。復謁慈雲。北面服勤旦夜不替。治平初。杭守沈遘。講住法慧寶閣。二十年始終一節。太尉盧公奏賜廣慈之號。浮石來請勉狥眾意。未久退居雷峯塔下。每翹足誦大悲百八為課。又翹足一晝夜誦彌陀號。一夕夢至寶樓宮闕。有告之者曰。淨土中品汝所生也。元豐元年春。緇素萬指求授大戒。至羯磨時。觀音像頂放光輝映講堂。淨慈守一禪師為作戒光記。六年五月二十一日。更衣就座。書偈讚佛曰。吾生淨土決矣。泊然而化。塔於菴之右。壽八十六。臘七十三。繼其業者。法宗戒珠十人。師貌古而性恬。少言寡欲。時教門異論諠動江浙。師獨循循講訓未嘗有所臧否。清獻趙公道交最密。及鎮越寄以詩曰。乞得鄉邦樂矣哉。雷峯菴靜此徘徊。浙江莫謂音書隔。一日潮聲兩度來。
法師含瑩。受業四明之廣嚴。稟法智教觀。深有造詣。時人推為教主。嘗以銀書法華經。遇佛菩薩名。則用金字。世稱為法門至寶。建炎金寇院宇焚蕩。於瓦礫中尋獲此經不損一字。淳熙間。住山蓮止菴。夜聞萬人諠譁。驚起視之。則別室遺火。其經藏柱閣上。師冐火取之得無損。人言兩遭烈焰皆不滅壞者。遠由大乘功德之力。近見教主行願之所持云。
法師擇交。台之黃巖人。學法智得其道。天聖二年。章安慧因。始易為講院。請師主其席。法智作授辭與之。其略云。今授汝香鑪如意用為傳法之具。欲汝三學芳馨藹乎自己。四悉巧意適彼物。宜汝其懋之。勿妄揮秉。
法師覺琮。受業會稽之圓智。依南湖。學成言歸。法智寄帖勉之曰。既學山家。必當異於常流。理事合修自他兼濟。如此是為智者之子孫也。
法師嗣端。四明人。受業崇法。久親法智。世稱教主。王荊公宰鄞。與師為方外友(荊公有崇法留題云。小亭臨水間修篁。郁郁餘華席地香。惟願時人觀此境。盡將煩惱作清涼。集中失收)。
法師文粲。四明薛氏。初依興國令祥師。久之遣入法智室。孜孜教觀綿歷多載。天聖四年。祥師以經理塔寺有妨示徒。乃付講於師。法智作授辭以勉之曰。吾觀汝為傳法之器。故授汝手罏暨欝多羅僧。欲汝一秉一披使德香芳郁寂忍成就。
法師嗣謙。蚤居法智輪下。因有人謂三千是假法以之為難。時廣智謂。三千不離實相。實相即是三諦則三諦皆三千也。師服其說。後著修性辨訛。首明三千不專俗諦。及廣智答淨覺書。乃引師以為證。
法師願彬。四明人。依法智得旨。唱道有美譽。法智垂終。遺書囑其隆法。
法師智環。學於法智。楊文公勸法智止其焚軀。作書與慈雲。令師往勸住世。法智建放生會。請樞密劉筠撰碑記述。師疊書催之。遂得成文(此下本紀遺失四人)。
法師自仁。聽法智講。錄所引諸部名言以為五類。類集之興自師始。祥符七年夏。法智出教門雜問七章。及四教四諦義。師所答最勝。學者盛傳之。後舉以首眾講演不倦。謙沖不務名世以此敬之(此下本紀遺失一人)。
法師慧舟。丹丘人。二親既沒。即棄家入道。投四明為學數載。而業成乃曰。法智有訓。佛道甚夷。行之惟艱。謂四三昧也。天聖初。結同學十人行大悲行法者三年。結十四人行普賢行法者又三年。初入期。誓於像曰。倘此三昧有成當焚軀以效供養。行法既周。回故里求證神照。照欲全其重願。喻道俗輸香木成大仲夏晦日。神照囑之曰。法華尊施爾克修之。梵網明晦爾克遵之。惟繫心法界。身如火如。則一聚之燼。乃三昧之蘊。喜見精進。以奉淨明真供。惟子行焉。師奉教。致謝四眾。端坐薪塔。火光屬天。了無傾側。舍利晶耀。求者咸如其願。乃瘞餘骨於山西。衢之祥符懷襲。與師為同學。又同修三昧云(此下本紀遺失二人)。
法師源信。日本國十大禪師也。咸平六年。遣其徒寂照。持教義二十七問。詣南湖求決。法智為其一一答釋。照欣領歸國。信大服其說。西向禮謝(此下本紀遺失源清一人)。
佛祖統紀卷第十二(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