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護國品第五
正說六品中,上來三品明能護般若,辨經力用,生菩薩二利,能護佛因果,及知四生相寂了,語因果本來不二,得出世利益,已竟於前。今此一品明所護國土,辨世間利益。上〈空品〉初十六國王意欲問護國土法用,佛先答為諸菩薩說護佛果十地行因緣。上來三品諸說觀門,明能護般若因而生解,內德既圓外化復顯,經之威力使國無災民主獲安,故名為護。所護是何?題名為國。國者,王化封疆名之為國。盛辨此義,因以標名,故云護國品。
問:何故弘此經能護國土?答:其意眾多,今略明三義,故能護國土。一者般若是佛母,能生諸佛,今弘宣般若,稱可佛心,為佛神通之所擁護,能使七難不生,萬民安樂。二者大乘經是菩薩所學,由講此經,十方菩薩雲集此土聽受大乘,以菩薩神通大故,能令七難不起。三者此大乘經是十方護法天龍鬼神等之所愛敬,由講此經,天龍神等悉來聽法,擁護國土,能除七難災障不起,故能護國也。
此品分為五別:初明護國行法;大王昔日下,第二引昔顯今,明益非虛;大王十六大國下,第三勸物修行;爾時釋迦下,第四得益;吾今下,第五結。就第一段中復有四別:初明護國行法;二大王國土亂時下,明七難正壞國土,以為所護;三從不但護國已下,明護餘臣庶等,亦名護福;四從不但護福亦護眾難下,明護餘人八難。就初護國行法中又分為三:初勅聽許說;二當國土欲下,明須護時節;三當請百佛下,正明護國行法。
爾時佛告大王:「汝等善聽。吾今正說護國土法,用汝當受持般若波羅蜜。當國土欲亂破壞、劫燒、賊來破國時,當請百佛像、百菩薩像、百羅漢像,百比丘眾、四大眾七眾共聽是經,請百法師講般若波羅蜜,百師子吼高座前燃百燈,燒百和香,百種色華,以用供養三寶。三衣什物供養法師,小飯中食亦復以時。」
初文云告大王者,誡聽也。吾今者,許為正說。汝當受持下,勸王修行也。始是答上〈空品〉中問護國土因緣。二明須護時節。文云當國土欲亂者,明七難將起壞國惱民,故國王修德攘災,令萬民安樂。文云劫燒,未必劫燒也。言賊者,有二:一外劫盜禽獸,二內所作諸煩惱。賊既有二,護亦有二:一外即百部鬼神,二內所謂功德智慧,若內若外皆是諸佛菩薩神力也。三明行法中又分為四別:初從請百佛下,列七種福田,明福田闊大。二從百師子下,標列六種供養之具,明供養事。三從大王一日二時下,第三教其說法儀式。四從百部鬼神下,明諸善神王聞經歡喜擁護國土。初明七種福田:一者百佛、二百菩薩、三百羅漢,此等就入涅槃後,故但請像,以其末世七難急故。若就佛在世時,亦請佛、菩薩、羅漢等身。四百比丘眾。五四大眾,一比丘、二比丘尼、三優婆塞、四優婆夷。六七眾,前四大眾外,更加式叉摩尼、沙彌、沙彌尼為七也。七請百法師。法師等七種,何故皆百?略舉圓數以應百部鬼神也。二明六種供養具中,一百師子坐,以佛及法師坐此座上說妙法,名師子座。二燃百燈、三百和香、四百種色華、五三衣什物。什物者,三衣、鉢、坐具、剃刀、褐子、烏子、刀子、漉水帒、鉢帒、針筒。六小飯中食。用此六種供養三寶。百高座者,以有百法師故。燈香華各有百者,以供養百佛等故。三明說法儀式。
「時大王一日二時講讀此經,汝國土中有百部鬼神,是一一部復有百部,樂聞是經,此諸鬼神護汝國土。」
文云一日二時講者,午前、午後也。四明善神護國土。文云百部鬼神者,三藏師云:出«金銀仙人義經»,此經外國不來。此仙人領諸鬼神,鬼神根本有十部,一一部各有十部,故云百部也。根本十者,一大神,能化作諸神。二童子神,摩醯首羅兒犯仙人,仙人法不殺小兒,故仙人記年十六成大仙必死。此言不可勉,摩醯力住此兒恒年十四,以小兒為部黨,害世間小兒,若年十五,此兒不復害。三母神,童子乳母也。四梵神,摩醯首羅,面上三目,有一切智。若失物,呪小兒面,更生一目,直往取物,得物還失目。五象頭神,好障礙他一切善惡事,願令不成就。六天龍神,多貪嗔。七羅羅神,好犯人天,有善惡二健兒。八沙神,食肉薄福,身如沙土。九夜叉神,有大神通。十羅剎神,翻名極難。言百部者,是鬼神王也。一一部復有百部鬼神者,是前神王眷族也。是諸鬼神皆欲得人行般若,若不弘宣,好為損害。由國內講此經,諸鬼神等為聞法故,悉來護國令無七難,由無七難得講得聽,故云樂聞此經也。明行法竟。
「大王!國土亂時先鬼神亂,鬼神亂故萬民亂,賊來劫國,百姓亡喪,臣君大子王子,王王子百官共生是非,天地怪異,二十八宿、星道、日月失時失度,多有賊起。大王!若火難、水難、風難一切諸難,亦應講讀此經,法用如上說。」
第二明七難正壞國土。七難者,一鬼神難、二賊難、三臣君太子百官難、四二十八宿難。大王下,三災,合前為七難。此意由國無三寶,復不講讀大乘,鬼神等無聞正法,故惡心滋多惱亂萬民,萬民復亂及以衰死,故外賊來侵國耳。又百部鬼神樂聞正法,由其國中不講經故,諸鬼神瞋忿,故起七難惱亂國。二十八宿者,角、亢、弖、房、心、尾、箕,是東方宿也。斗、牛、女、虛、危、室、壁,是北方宿也。奎、婁、胃、昂、畢、觜、參,是西方宿也。井、鬼、柳、星、張、翼、軫,是南方宿也。一方有七,四七二十八宿也。失度者,於上度數錯亂,故曰失度也。日月失度者,天有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日一日行一度,一歲一周天;月一日行十三度十九分之七,行一月一周天。又天道日月所行乃有無量,大判有三道,謂冬至之日行於南道,夏至日行於北道,奉秋二分行於中道。護難法用同上,故云如上說也。
「大王!不但護國,亦有護福,求富貴官位、七寶如意、行來、求男女、求慧解名聞、求六天果報、人中九品果樂,亦講讀此經,法用如上說。」
大王不但護國下,第三明護臣庶等法用。有九種福:一富、二貴官位、三七寶如意、四行來安穩、五男女、六慧解、七名聞、八六天果、九人中九品果也。九品者,九品人,上中下各有三品,三三合九種。上品上中下者,上品道種性金輪王,中品性種性銀輪王,下品習種性銅輪王。中品上中下者,上品鐵輪王,中品粟散王,下品小國王。下品上中下者,上品剎利大姓,中品波羅門大姓,下品居士大家等。
「大王!不但護福,亦護眾難。若疾病苦難、杻械枷鎖撿繫其身、破四重禁、作五逆因、作八難罪、行六道事一切無量苦難,亦講讀此經,法用如上說。」
大王不但護福亦護眾難下,第四明護難。難有八:一疾病苦難、二杻難、三械難、四枷難、五鎖難、六撿繫、七四重五篇等是、八五逆等是。五逆,殺父、殺母、殺真人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此八難。又八者,三途難即三,四佛前佛後難、五邊地難、六聾盲瘖瘂難、七世智辨聰難、八長壽天難。第一大段明護國行法竟。
「大王!昔日有王釋提桓因,為頂生王來上天,上欲滅其國。時帝釋天王即如七佛法用,敷百高座,請百法師,講說般若波羅蜜,頂生即退,如«滅罪經»中說。」
大王昔日下,第二大段引昔類今。就中有二:初引帝釋王證成波若能護國土,如«涅槃經»引出其事也。二從天羅國下,引普明證波若能護身命。如«十王經»中說五千國王集,引此為證也。就初引天王中有四:一舉頂生王領奪天國;二明帝釋護國行法;三頂生即退下,明頂生退散;四如«滅罪經»下,引經證成。此應名涅槃經為滅罪經,闍王中說也。
「大王!昔有天羅國王,有一太子欲登王位,一名斑足太子。為外道羅陀師受教,應取千王頭以祭塚神。自登其位,已得九百九十九王。少一王,即北行萬里,即得一王名曰普明王。其普明王白斑足王言:『願聽一日飯食沙門,頂禮三寶。』其斑足王許之一日。時普明王即依過去七佛法,請百法師,敷百高座,一日二時講說般若波羅蜜八千億偈竟,其第一法師為普明王而說偈言:」
大王昔有天羅下,第二引普明王為證。文有三:一明難事;二從普明王白斑足下,明依經修福,明護國行法;三爾時法師下,聞法悟解。第一難事者,斑足欲破諸國,取千王頭祭塚神,文相顯可解。第二明行法中,文別有三:初明普明乞一日暇,斑足即許;二時普明下,請法師說法;三其第一法師下,就彼一人明說四非常偈。前二分,文相顯可知。就說偈中有八偈,為四:初兩偈說無常,次兩偈說苦,次兩偈說空,次兩偈說無我。
「『劫燒終訖,乾坤洞燃,須彌巨海,都為灰揚。天龍福盡,於中彫喪,二儀尚殞,國有何常?』」
乾坤洞然者,如造天地,«本起經»說天地壽二百萬劫,壽盡為劫火燒盡。七日凝住,過七日天下洞然。劫火去,上至欲界第六天,一劫火盡。他方大龍王雨水滅。火上至第十梵天,盡色界。復有一劫,旋藍風從他方來,吹此天雨水波蕩至上無色界。復有劫水盡,吹水波即作山川。天地初成,未有日月星宿,諸天飛來日月,國土始有也。就初兩偈中,初二句就天地,次兩句約山海,次兩句就天龍,次一句就陰陽。二儀者,一陰、二陽,此之二種能生能成,名為二儀。言尚殞者,明此陰陽雖復生長,而念念彫喪,故是無常。下一句結無常。無常多種,今略出五種:一滅無常,捨現報;二壞無常,和合破散;三轉變無常,色等變為異;四集相無常,無實生滅也;五自性無常,有為之法平等不住也。次兩偈明苦,即明八苦。
「『生老病死,輪轉無際,事與願違,憂悲為害。欲深禍重,瘡疣無外,三界皆苦,國有何賴?』」
生等者,即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輪轉無際者,輪迴即是行苦。事與願違者,即是求不得苦,亦名愛別離苦。憂悲即是壞苦。欲深禍重者,論云如大海水無邊亦無底,能召重苦,故云禍重也。瘡疣無外者,貪欲內心生故。瘡疣即身自有,故云無外。三界皆苦者,明苦實樂虛。國有何賴者,明依報皆苦也。苦位有四:一欲界不淨故苦,二色界退墮故苦,三無色界不安故苦,四二乘不一向寂靜故苦。次兩偈明空。
「『有本自無,因緣成諸,盛者必衰,實者必虛。眾生蠢蠢,都如幻居,聲響俱空,國土亦如。』」
文云有本自無者,明自性本來空也。因緣成諸者,明因緣空也。因緣之法由若空華,但有假名而無其實也。正觀云因緣生法即是空也。盛者必衰者,此是始終空也。眾生虛妄橫計為有,諦實而觀始終皆不可得也。實者必虛者,眾生計我為實,實相刀切身,無常即壞,即是實者必虛也。眾生蠢蠢都如幻居者,明生空也。聲響俱空者,明相空。響但有相貌無實,故云相空。聞響者是耳,根壞顛倒聽,例如空華旋火輪等。次兩偈明無我,初句就心明無我。心非形相,故言無形也。
「『識神無形,假乘四蛇,無眼保養,以為樂車。形無常主,神無常家,形神尚離,豈有國耶?』」
假乘四蛇者,約色明無我,四蛇譬四大也。無眼保養以為樂車者,此二句約情明無我。以凡夫無慧眼,保翫此身以為樂車,如似無目之象,但求食味、樂五陰之車也。不達無我,保養四大謂為有我,不知此身假合而有,似眾木成車,橫計輕苦謂之為樂,名為樂車。形者,四大也。神者,識神也。形神尚離,正明無我。豈有國耶者,舉類顯國空也。
「爾時法師說此偈已,時普明王眷屬得法眼空,王自證得虛空等定,聞法悟解,還至天羅國斑足王所。」
第三聞法悟解。有二:初明自行,次明化他。自行有二:一眷族得解,二普明自證虛空等定。次明化他有五。
「眾中即告九百九十九王言:『就命時到,人人皆應誦過去七佛仁王問般若波羅蜜經中偈句。』時斑足王問諸王言:『皆誦何法?』時普明王即以上偈答王。王聞是法,得空三昧,九百九十九王亦聞法已皆證三空門定。時斑足王極大歡喜,告諸王言:『我為外道邪師所誤,非君等過。汝可還本國,各各請法師講說般若波羅蜜名味句。』時斑足王以國付弟,出家為道,證無生法忍。如«十王地»中說。五千國王常誦是經,現世生報。」
即告九百下,一明化餘王。時斑足問諸王下,二明斑足與諸王同聞法獲益。即告諸王下,三明悉放諸王各還本國皆弘此經。以國付弟下,四明斑足出家進行得無生忍。五千下,第五明五千王得益。第二引證訖。
「大王!十六大國王修護國之法,法應如是。汝當受持,天上人中六道眾生皆應受持七佛名味句,未來世中復有無量小國王欲護國土亦復爾者,應請法師說般若波羅蜜經名味句。」
大王十六大國下,品中大段第三勸持。有三:初勸十六國王受持;二天上人中下,勸六道眾生受持;三無量小國王下,勸諸小國王受持。第三勸持訖。
爾時釋迦牟尼佛說此般若波羅蜜時,眾中五百億人得入初地,復有六欲諸天子八十萬人得性空地,復有十八梵得無生法忍、得無生法樂忍,復有先已學菩薩者證一地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復有八部阿須輪王得十三昧門、得二三昧門,得轉鬼身天上正受。在此曾者皆得自性信乃至無量空信。「吾今略說天等功德不可具盡。」
爾時釋迦牟尼下,品中大段第四明得益。有六種得益不同:初五百億人得初地;二六欲天八十萬人得性空地,在四地已上;三十八梵天得無生忍及法樂忍,在七地以上;四復有先已學菩薩,明初地乃至十地;五八部神王得十三昧者,十一切入也。得二三昧者,八勝處、八背捨也。或云:一空、二無相也。又轉鬼神身得天身。六現在眾在此會者得自性信者,四不壞信也。又得空信者,入初地也。又十信名自性信,種性已上名空信也。吾今下,品中大段第五總結。略說如此,廣說不可窮盡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散華品第六
正說六品為四:上三品明能護般若,第二〈護國〉一品明所護國土已竟,今此品是第三示物供儀令人供養。十六國王聞上說般若得益眾多,內心慶喜散華供養,因以題名,故云散華品。
問:供養多種,今何故散華?答:供養雖多,不出三種:一敬供養,謂香華等;二利供養,謂衣服等;三修行供養,謂六度四攝等。此品多明恭供養、修行供養也。此品文為六段:初明十六國王聞法歡喜散華供養;時諸國王下,第二發願;佛告大王下,第三如來述成;時佛下,第四現神力;佛現神足下,第五時眾得益;諦聽諦聽下,第六結。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所說十萬億偈般若波羅蜜,歡喜無量,即散百萬億行華,於虛空中變為一座,十方諸佛共坐一座說般若波羅蜜,無量大眾共坐一座,持金羅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成萬輪華,蓋大眾上。
就初散華中有四:初散百萬億行華者,地前三十心華。二復散八萬四千波若波羅蜜華,初地已下十地華。三復散妙覺華,佛地華也。四諸天人散天華。就前三十心行華中有四:初明十六國王聞上說般若歡喜,即散百萬億行華。二華於空中變成一座,十方佛共坐一座說般若。三無量大眾共坐一座,持金羅華散釋迦上。四金羅華變成萬輪華,蓋大眾也。
問:何故一時間諸華變轉自在如此?答:以般若故,於一無所得心內作種種名,不可以相心而求。若約勸解,其事眾多,不可具出。下云諸華,例爾也。
復散八萬四千般若波羅蜜華,於虛空中變成白雲臺,臺中光明王佛共無量大眾說般若波羅蜜,臺中大眾持雷吼華,散釋迦牟尼佛及諸大眾。
第二地上行華。文有三:初明散華變成白雲臺;二明臺中光明王佛說般若;三臺中大眾持雷吼華散釋迦及大眾也。
復散妙覺華,於虛空中變作金剛城,城中師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薩眾論第一義諦,時城中菩薩持光明華散釋迦牟尼佛上成一華臺,臺中十方諸佛說不二法。
第三佛地散妙覺華中,文有五:初明散妙覺華;二華於空中變作金剛城;三城中師子吼王佛共十方佛大菩薩論第一義諦;四時城中菩薩持光明華散釋迦佛成一華臺;五臺中十方佛說不二法也。
及諸天人亦散天華於釋迦牟尼佛上,虛空中成紫雲蓋,覆三千大千世界,蓋中天人散恒河沙華如雲而下。
第四諸大眾天人散華。有三:初散天華釋迦上;二華於空中成紫雲蓋,覆三千大千世界;三蓋中天人散恒沙華。此等若就事是敬供養,若約行即修行供養。
問:前後四番散華變成華蓋等,何故於中有佛說法、有不說法者?答:諸佛方便,約緣不同,不可定准。第一明散華供養訖。
時諸國王散華供養已,「願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常說般若波羅蜜,願一切受持者比丘、比丘尼、信男、信女所求如意,常行般若波羅蜜。」
時諸下,品中大段第二發願。就文有二:初時諸天國王願三世諸佛常說般若;二願一切受持者下,願四眾所求如意,常行無所得般若也。
佛告大王:「如是如是。如王所說般若波羅蜜,應說應受,是諸佛母、諸菩薩母,神通生處。」
佛告下,品內大段此第三如來述成。就文有二:初述可,故云如是如是;二如王所說下,勸應說應受持,歎般若諸聖之本,有三句:是一切諸佛母、一切菩薩母、一切神通母。
時佛為王現五不思議神變:一華入無量華、無量華入一華,一佛土入無量佛土、無量佛土入一佛土,無量佛土入一毛吼土、一毛吼土入無量毛吼土,無量須彌無量大海入芥子中,一佛身入無量眾生身、無量眾生身入一佛身,入六道身、入地水火風身,佛身不可思議、眾生身不可思議、世界不可思議。
時佛為王下,品中第四神力現五不思議,即為五別:第一華變不思議,一華入無量者,少能入多;無量入一者,多能入少,故皆不思議神力也。二佛土不思議,無量佛土入一佛土,能變多土入一土故。三毛吼不思議,少能容多故。四須彌大不思議,多能入芥子故。五眾生不思議,無量眾生入一佛身故。五種神通稱不思議者,無得正觀之異名也。
佛現神足時,十方諸天人得佛華三昧,十恒河沙菩薩現身成佛,三恒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薩道,十千女人現身得神通三昧。「善男子!是般若波羅蜜有三世利益,過去已說、現在今說、未來當說。」
佛現神足下,品中大段第五明得益。有二:初別明四種人得益;二善男子下,總舉波若有三世利益。別明四眾內,即為四別:一十方天人得佛華三昧者,此是華嚴三昧,第十地得之;二十恒河沙菩薩得成佛身;三三恒河沙八部神王成菩薩道,初地以上;四十千女人現身得神通,謂五神通也。善男子下,總舉般若明三世利益。
「諦聽諦聽,善思念之,如法修行。」
諦聽諦聽下,品中大段第六勸依三慧結勸修行也。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受持品第七
此品明十三法師,開而奉行為受,久久不失為持,因以題名,故言受持品。正說六品為四,今是第四明弘經人德行相貌,勸將來依憑學經。就文有二:初月光疑問;從大牟尼下,第二答。初問中有二:初月光從前品生疑;白佛言下,第二正問末代持法人。就前疑問中,初覩瑞疑念;次即發言諮請。
爾時月光心念口言:「見釋迦牟尼佛現無量神力,亦見千華臺上寶滿佛是一切佛化身主,復見千華葉世界上佛,其中諸佛各各說般若波羅蜜。」
所言月光者,性月,名波斯匿。而言月光者,當是受法已後更立光字,故云月光也。次發言者,見釋迦神力,復見寶滿如來化身佛主,復見千葉上佛各各說般若,此三處佛為一為異?
白佛言:「如是無量般若波羅蜜,不可說、不可解、不可以識識,云何諸善男子於是經中明了覺解,如法為一切眾生開空法道?」
白佛下,正問。就中有二:初正問所說般若甚深無量;次云何下,結問意。就前正問中有三句歎般若甚深:一過言說,故云不可說,言語道斷故;二過相心境界,故言不可解,深而無盡故;三過覺觀,故云不可以識識,非思慮境界,非緣慮之所達也;云何下,次結問意,法相如是絕緣忘觀,云何解了,令一切眾生得入空道?開空法道者,達有本空,故名開空。即空能通名道,故云開空法道也。
大牟尼言:「有修行十三觀門諸善男子,為大法王,從習忍至金剛頂,皆為法師依持建立。汝等大眾應如佛供養而供養之,應持百萬億天華天香而以奉上。」
大牟尼下,第二佛答。有三:初正答問;佛告月光我滅度後下,第二勸持;時諸大眾及阿須輪王下,第三明時眾得益。就前正答中有三:初略答;善男子其法師下,第二廣答;善男子如是如是下,第三總結十三法師功能。就前略答中有二:初佛答勸修觀門,略歎其德。文云十三觀門者,謂三賢十聖為十三,前四忍各有三品以為十二,寂滅下忍為十三。從習忍已下,第二辨位。習忍者,即習種性。至金剛頂者,即第十地。標初舉後,中間十一略具列。依持建立者,明十三種合可依止。汝等下,第三勸大眾如法供養。文云應如佛供養者,教其重敬供養也。故〈二諦品〉云「一念信般若,當知是人即是如來。」況十三法師不應如佛供養也?
「善男子!其法師者,是習種性菩薩,若在家婆差、憂婆差,若出家比丘、比丘尼,修行十善,自觀己身地水火風空識分分不淨。復觀十四根,所謂五情、五受、男、女、意、命等有無量罪過故,即發無上菩提心,常修三界一切念念皆不淨,故得不淨忍觀門,住在佛家,修六和敬,所謂三業、同戒、同見、同學行八萬四千波羅蜜道。」
善男子其法師下,第二廣答十三忍,即為十三段。就初習忍有三:第一內凡伏忍。初習忍,十住也。第二善男子習忍下,舉失顯得,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夫十善菩薩。第三是定人者下,顯得還結習忍位也。就初習忍有八句文:初標忍名位,文云是習種性菩薩也。第二別明四部眾,在家二眾名優婆塞、優婆夷。有本云波差、優婆差。外國語音不同,有此異耳。此間名善宿男、善宿女,亦云善男子、善女人。出家二眾者,一名比丘,此名破煩惱;二名比丘尼,此名為女。第三修習德行,文云修行十信。十信者,即前〈教化品〉伏忍下品十種心。十信者,一精進心乃至第十迴向心。第四作六大觀,四大、空、識也。第五作十四根觀,五情根、五受根、男、女、意、命,此十四是生死根本,故«成實論»名往來根、生死過患,故菩薩先須觀之。三無漏根入聖位非過,不須觀之。信等五根不斷善根,亦不觀也。是故二十二根中除八根,但觀十四。喜、樂、捨、意此四雖通漏無漏,是染污根本,所以不除也。第六發菩提心者,«智度論»云五種菩提,是第五無上菩提心也。«涅槃經»四種菩提,發第四上上觀菩提也。«大品經»三種菩提,第三佛菩提心也。第七常修三界忍者,觀三界念念皆不淨,是諸漏本,無一念淨處,即得不淨忍也。以作上來諸觀,名佛弟子,故云住在佛家也。第八修六和敬,與物同修名之為和,共相受德目之為敬。三業同修為三,同戒、同見、同學八萬四千度名六,餘經以同利利為六也。
「善男子!習忍以前行十善菩薩有退有進,譬如輕毛隨風東西,是諸菩薩亦復如是,雖以十千劫行十正道發三菩提心,乃當入習忍位,亦常學三伏忍法,而不可字名。」
善男子下,習忍內大段第二,更解三十心前外凡十善,舉失顯得也。就文有六句:初法說,明外凡菩薩行十善由有進退。譬如下,第二舉輕毛喻,善趣見理未明,數數退大住小乘,似彼輕毛隨風動轉不能正住。是諸菩薩下,第三合喻。雖以十千劫下,第四明十千劫有所得心行十正道亦不得進位也。發菩提心下,第五明發無所得心得入習忍位也。亦常學下,第六結是不定人,不可名字也。
「是不定人是定人者,入生空位聖人性故,必不起五逆、六重、二十八輕,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無有是處。能以一阿僧祇劫修伏道忍行,始得入僧伽陀位。」
是定人下,習忍位中第三大段,顯得還結習種忍也。就文有三:初得生空位,此人得人空無我解也,亦名假名空。必不起下,第二明離過。五逆如前說。六重者,四重,加沽酒為五,不說四眾罪過為六。二十八輕者,出«善生優婆塞經»。第一不供養父母師長。二者耽樂飯酒。三者不能瞻身病苦。四者有乞食不能隨多少與而令空去。五者若比丘比丘尼、長老尊宿處,優婆塞等不須禮拜問訊。六者若見四果犯戒,生憍慢心。七者月月不能持六齊、受八支戒。八者四十里有講法處,不往聽。九者受招提僧臥具床座。十者疑水有虫,故飲。十一險難之處無伴獨行。十二無伴獨宿尼寺。十三若為財命打罵奴婢僮僕外人。十四若殘食施四部眾。十五若畜猫狸。十六畜養象馬牛驢,一切禽獸不作淨施。十七若不儲僧伽梨衣鉢盂錫杖。十八若為身田作。十九不得自為身命,若作市易斗秤賣物。一說價已不得前却,捨賤取貴。二十若在非處非時行欲。二十一商賈販賣不輸官稅,盜棄而去。二十二若犯國制。二十三得新菓菜,不先奉三寶先自受用。二十四僧若不敢說法讚歎,輒便自作。二十五若在沙彌比丘前行。二十六僧中行食,不得撰擇取美過分而取。二十七不得養蠶。二十八行路之時遇見病者,不住瞻視方便付囑而捨去。佛法經書作反逆罪言非佛說者,於佛法真佛說言非佛說,實非佛說言是佛說者,無有是處。以一阿僧祇者,從善趣初心至滿心習種位,合逕一阿僧祇也。始得入僧伽陀位者,第三段結習忍位也。外國名僧伽,此方名習種性。又義翻名為離著地,以不著人我故也。
問:習種性更有異名,復有別稱?答:«瓔珞經»明有六名:在性名習種性,在信名堅信,在忍名信忍,在慧名聞慧,在定名習相定,在觀名住觀。
問:云何名十住?答:一名發心住,二治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貴住,五方便具足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頂住。位內王名銅寶瓔珞。
「復次性種性行十慧觀,滅十顛倒,及我人知見分分假偽,但有名、但有受、但有法,不可得,無定相、無自他相,故修護空觀,亦常行百萬波羅蜜,念念不去心。以二阿僧祇劫行正道法,住波羅陀位。」
復次性種下,第二明中忍。文有八句:一標名、二出行德、三滅惑、四知俗、五修觀、六辨行多少、七修行時節、八結名。第一標名,文云性種性也。第二出行德,文云行十慧觀。十慧,即前〈教化品〉十止心也。四意止為四,即四念處,三善根為七,即慈、施、慧,三意止為十。三意止者,所謂三世忍,過去因忍、現在因果忍、未來果忍也。第三滅惑,文云滅十顛倒。十顛倒者,常樂我淨四對四依止,三煩惱顛倒對三依止,過去因忍對因倒、未來果忍對果倒、現在因果忍對因果倒也。或可如«地持論.發心品»中說:十種煩惱為十倒也。我我所通障十地,性種人少分滅也。第四知世諦假有非實,文云分分假偽不可得也。第五空觀,文云無自他相修護空觀。觀我人無有自他相故空,即三空觀門。具足未得名修,已得名護。第六辨行少多,文云常行百萬波羅蜜念念不去心者,以無間修故不去離心也。第七修行時節,文云以二阿僧祇也。第八結名,波羅陀位者,此名性種性。三藏師云:義翻為守護度,所習諸行能堅守不失也。從善趣初心至性種位,時逕二阿僧祇劫也。«瓔珞經»有六名,在性名性種性,在堅名法堅,在忍名法忍,在慧名思惟慧,在定名性定,在觀名行觀。
問:云何名十行?答:一歡喜行,二饒益行,三無瞋恨行,四無盡行,五離癡亂行,六善現行,七無著行,八尊重行,九善法行,十真實行也。位內王名銀輪王。
「復次道種性住堅忍中,觀一切法無生無住無滅,所謂五受、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如實性不可得故,而常入第十第一義諦,心心寂滅。」
復次道種下,第三明上忍。有六句:初標名、二行德、三觀解、四為物受生、五修行時節、六結位。第一標名,名道種性。第二行德,文云住堅忍中,即前〈教化品〉十堅心。十堅者,一戒忍、二知見忍、三定忍、四慧忍、五解脫忍、六三界因果空忍、七無願忍、八無相忍、九無常忍、十一切法空無生忍。第三觀解,文云觀一切法無三相,所謂以知五受、三界、二諦無自他相。如實性者,無所得不二性也。以知諸法無所有,故云不可得。文云常入第十第一義諦者,牒前五受為五,三界為八,世諦為九,真諦為十也。從前觀向後,故言常入第十第一義諦也。心心寂滅者,前觀諸境無生,今明能緣之心亦寂滅也。
「而受生三界。何以?故業習果報未壞盡故,順道生故。復以三阿僧祇劫,修八萬億波羅蜜,當得平等聖人地,故住阿毘跋致正位。」
第四為物受生,文云而受生三界。何以故下,釋受生意。以業習未盡故,地前三賢菩薩為物受三途生。以無始願為因,大悲為緣,發願入三途教化眾生也。第五明修行時節,文云三阿僧祇劫。修八萬億諸度將入初地,故云當得平等聖人地。第六結位,阿毘跋致,正翻為不退也。道種性,例前有六名,在堅名堅修,在忍名修忍,在慧名修慧,在定名慧定,在觀名向觀。十迴向者,一離眾生相迴向,二不壞迴向,三等一切佛迴向,四至一切處迴向,五無盡功德藏迴向,六平等善根迴向,七等觀眾生迴向,八如相迴向,九無縛解脫迴向,十法界無量迴向也。«瓔珞經»名金輪王。
「復次善覺菩薩摩訶薩,住平等忍,修行四攝念念不去心,入無相捨,滅三界貪煩惱,於第一義諦而不二,為法性無為,緣理而滅一切相,故為智緣滅無相無為。」
復次善覺下,次明信忍。就初地又有十段:初標名、二歎地功德、三明空有兩解、四滅惑、五得二無為、六解法方便、七明二智成就、八進行、九結位、十以四大藏益物。第一標名者,文云善覺菩薩也。第二歎地德行,文云住平等忍。初地證信,空有并觀,故云平等忍。第三明空有兩解,文云修行四攝即有解,入無相下即空解。第四滅惑,文云滅三界貪煩惱。第五明得二無為,文云於第一義而不二。滅一切相,是數滅無為。
「住初忍時,未來無量生死不由智緣而滅,故非智緣滅無相無為,無自他相、無相無無相,故無量方便皆現前,觀實相方便者,於第一義諦不沈、不出、不轉、不顛倒,遍學方便者,非證非不證而一切學。」
住初忍下,未來生死不起,即非數緣滅無為。無自無他相者,由自故有他,自無故他亦無。一無遣自、一無遣他,二無雙遣,故名無無相也。第六釋法方便,文有六子句:一實相方便、二遍學方便、三迴向方便、四魔自在方便、五一乘方便、六變化方便。第一實相方便者,文云於第一義諦而不沈不出。二乘沈空、凡夫沈有,動轉顛倒也;菩薩於實相無有沈出,故不顛不倒也。第二遍學方便者,文云非證非不證。菩薩空有並觀,齊行不二,故云非證非不證。而一切學者,明大小遍學,名一切學也。
「迴向方便者,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薩婆若。魔自在方便者,於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動。一乘方便者,於不二相通達眾生一切行故。變化方便者,以願力自在生一切淨佛國土。如是善男子!是初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是實智照。」
第三迴向方便者,文云非住果非不住果而向薩婆若。有三種迴向:一迴因向果,所有善根向薩婆若果;二迴果向因,與一切眾生共也;三者迴向無所得,故離相也。非住果者,不住人天二乘果。非不住者,住初地已上四種果:調柔果、發趣果、願智果、攝報果。又非住者,不住四果;非不住者,住薩婆若果也。第四魔自在方便者,文云於非道而行佛道,四魔所不動。同魔而行佛道,魔不能壞。表二義:一者欲引邪入正;二明邪正不二,解魔事無所有即是佛事。四魔者,煩惱魔、陰魔、死魔、天魔也。欲明初地菩薩能降伏四魔,故云不為所動也。初地菩薩斷初地惑故離煩惱魔,得法身故離陰魔,得道法力故離死魔,得不動三昧故離天魔。若依«大集經»,四諦三空四念處等治四魔,如此等示行非道通達佛道也。第五一乘方便者,文云不二相通達眾生一切行故,唯行一大乘不二法門以化眾生也。第六變化方便者,文云願力自在生一切淨佛國土,起身通益物也。願力者,是起通心。言自在者,明其通體智慧。言生一切淨佛國土者,明其通用。道理亦生穢土,略故不說。第七明二智成就,有三意:初法說;譬如水下,譬說;乃至下,合譬。初法說中,前明實智、後明方便,文言初覺智於有無相而不二者是實智也。
「巧用不證,不沈不出不到是方便觀,譬如水之與波不一不異,乃至一切行波羅蜜、禪定、陀羅尼不一不二故。而二行成就,以四阿僧祇劫行行故,入此功德藏門。無三界業習生故,畢故不造新。以願力故變化生一切淨土,常修捨觀故登鳩摩羅伽位,以四大寶藏常授與人。」
巧用下,明方便智。譬文云如水與波不一不異者,明動義異濕義,似行義異理義。言不異者,明波體即水體,似行體即理體。合譬中文云乃至一切行不一者,明行相異理,又明諸行體同義別。言不二者,明理行體同,又明諸行體同,其似波水,合前成不一不異之言也。今所明二智,不同他說異實智外別有方便,所言實智者即方便實也,言方便者實方便也。豈可言一、豈可言異?譬說中自顯也。第八進行,有四子句:一明久行故入此門。文云四阿僧祇得入者,過前三忍,故云四阿僧祇。二無三界業報生,文云畢故不造新。更不受三界果報,故云不造新也。三以願力受生,以地前三十心無漏為因,無明為緣,感三界外初地變易生也。四常修捨觀,捨所斷諸煩惱也。第九結位。鳩摩羅伽者,此方名童子地。以生在佛家,亦名離欲地。亦名勝惡魔地,初地離五怖畏,過二乘魔也。第十常以四大藏益物。四大藏者,修多羅、毘尼、阿毘曇、雜藏也。亦可依«勝鬘經»一名人天善根藏、二聲聞藏、三緣覺藏、四大乘藏。亦可依«地持»四攝益物為四藏也。
「復次德慧菩薩,以四無量心滅三有瞋等煩惱,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故,以五阿僧祇劫行大慈觀,心心常現在前,入無相闍波陀羅位,化一切眾生。」
德慧下,第二地,文有五別:一標名、二智斷、三住中忍自行、四修行時節、五結。第一標名,文云德慧菩薩。第二智斷,文云以四無量心者,明智也;滅三有煩惱,即斷也。第三住中忍中行一切功德者,歎自利行相也。第四明修行時節者,文云以五阿僧祇者,怙前四為五也。第五結,云入無相闍陀波羅者,此翻為度黑闇、無復黑闇,亦名無畏地。三藏師翻為滿足也。
「復次明慧道人,常以無相忍中行三明觀,知三世法無來無去無住處,心心寂滅,盡三界癡煩惱,得三明一切功德觀故,常以六阿僧祇劫集無量明波羅蜜故,入伽羅陀位,無相行受持一切法。」
明慧下,第三地,文有五別:初標名、二忍名、三智斷、四進行時節、五結位。第一標名者,文云明慧道人也。第二標忍名,文云無相忍中行者,明信忍上品也。言三明者,照三世無生,故云無來無去無住處。三世不可得,觀盡於緣;心心寂滅,緣盡於觀也。第三智斷者,文云盡三界癡煩惱也。第四進行時節者,六阿僧祇,足前五為六也。第五結位,文云入伽羅陀位者,此云度邊地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五終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六
胡吉藏撰
「復次爾炎聖覺達菩薩,修行順法忍,逆五見流,集無量功德,住須陀洹位。」
爾炎地下,明四地,文有四:初標名、二立忍名、三離障、四進行。初標名,文云爾炎聖覺達菩薩也。爾炎者,此名智母,既進斷思惟,故稱覺達。境能生智,以境為智母也。又解:«地經»名炎地,此喻說也。第二立忍名,修行順法忍者,順忍下品也。第三離障,文有三子句:一逆見流、二住初果、三結離障。初逆五見流者,明四地菩薩能滅五見煩惱習氣故,«地經»云「我見為首,悉皆遠離。」«攝論»云「四地斷俱生身見無明」。三藏師云:大乘別有五見。一生滅見,准小乘邊見。二四念處見,損正念。正念對治,准小乘邪見。三善惡見,損正懃,正懃能行一切無分別。菩薩善法若分別,不能懃也。准小乘戒取見。四眾生見,是菩薩對治,菩薩不見眾生異菩薩也。五正法見,正施是對治不見有法也。菩薩行九種道,能逆此五見流,始入菩薩須陀洹位。九種道者,一行生死如病服苦藥;二狎眾生如大醫,不計病者惱亂;三促身力如僮僕不避寒苦,其力堪忍故;四入塵欲如商人畏失財,為利眾生,雖處世樂不多受果報故;五淨三業如洗衣人,未淨不息;六不惱他;七習善根如人攢火,取得火方住;八修定,譬有僮僕;九依智慧,如幻師於幻眾中不生真實。未見所出,別詳。二住須陀洹位者,釋有二義:一者就修道位中,二地三地修有漏道厭伏煩惱,四地修無漏道永斷煩惱,初得修無漏,名須陀洹。第二義者,三地已還造有漏業,初地行施、二地持戒、三地修八禪有漏定,四地已上修無漏道,斷三界,逆生死流,名須陀洹。亦可此人斷人相我障因,似小乘初果,就相似立名也。
「常以天眼、天耳、宿命、他心、身通達,於念念中能滅三界一切見故,亦以七阿僧祇劫行五神通,恒河沙波羅蜜常不離心。」
天眼等五通者,三地菩薩在有漏位中修道得五通,四地在無漏位中得五通,分得漏盡,略而不彰也。三結離彰,云滅三界一切見也。第四進行時,文云以七阿僧祇也。亦應結名位,文略不出耳。
「復次勝達菩薩,於順道忍,以四無畏觀那由他諦,內道論、外道論、藥方、工巧、呪術故,我是一切智人,滅三界疑等煩惱故,我相已盡,知地地有所出,故名出道。」
勝達下,明五地,文五段:初標名、二標忍、三明四無畏、四明證果、五修行時節。第一標名,文云勝達菩薩,即難勝地。第二釋忍者,文云於順道忍也。五地菩薩修順忍中品,隨順如道觀,名順道忍也。第三明四無畏者,有二:初總標、次別釋。初總標者,云以四無畏也。觀那由他下,別釋一切智無畏也。言那由他諦者,此云億千萬諦也。內道論者,佛十二部經。外道論者,四韋陀也。藥方者,本草君臣相吏制也。工巧者,善能知致城隍市肆等也。呪術者,善解方術也。我是一切智人者,結一切智無畏也。二滅三界下,明漏盡無畏也。三界疑等煩惱者,一身見、二戒取、三疑。人我久盡,二煩惱亦除,今始除疑。疑是心煩惱功用,以三界為本,從三界出,故云三界疑等。我相已盡者,無有我慢也。三知地地有所出者,明盡苦道無畏也。
「有所不出,故名障道。逆三界疑,修集無量功德故,即入斯陀含位,復習行八阿僧祇劫中行諸陀羅尼門故,常行無畏觀不去心。」
四有所不出者,明說障道無畏也。菩薩別有四無畏,名出«大智論»:一聞持、二說法、三答難、四斷疑。而此文解四無畏,約佛四無畏,即佛菩薩也。第四證果,云修習無量功德即入斯陀含果。梵本名息忌伽彌,此云一來,息忌名一,伽彌名來,斷欲色界修道六品。或本云四地斷欲界思惟,五地斷色界思惟,六地斷無色界思惟,住在薄中,名薄煩惱。又解:入斯陀含位者,斷身淨我慢障盡,有微煩惱習障在,似小乘斯陀含。亦可此人望後六地,唯一往來義也。三藏師云:五地菩薩猶餘六地見三界,名一往來也。第五進行,云八阿僧祇者,乘前七數故云八。陀羅尼,此云能持也。
「復次常現真實,住順忍中作中道觀,盡三界集因集業一切煩惱故,觀非有非無一相無相而無二故,證阿那含位,復於九阿僧祇劫習照明中道故,樂力生一切佛國土。」
常現下,第六現前地,有六段:一出地名、二住忍修觀、三斷惑、四證果、五進行、六結中道。第一出名,常現真實也。第二住忍修觀,云住順忍中作中道觀也,明六地菩薩作無所得觀也。第三滅惑,云盡三界集因集業也。業雖不可斷,而斷煩惱,業因自滅也。言非有非無者,即是中道現前也。一相無相者,對二故說一,對有故說無,故云一相無相也。二遣一亦消,有盡無亦息,此是對治之言,勿作法見解。第四證那含果,西方云阿那伽彌,此云不還,阿那名不,伽彌名還,此不還欲界也。此人受欲界生,更不還欲界也。略即斷五下分結,廣即斷九十二,見諦八十八使、思惟四使也。三藏師云:六地菩薩有四不還,一不還二乘心;二不還魔事,魔事即六塵也;三不還愛法;四不還味禪。第五進行時,九僧祇也。第六結中道觀,云習照明中道也,以願力故得生一切佛土也。
「復次玄達菩薩,十阿僧祇劫中修無生法樂忍,滅三界集因業果,住後身中無量功德行皆成就。」
玄達下,明七地,文有七段:一標地名、二進行、三辨忍、四離障、五集德、六結位、七地中化行。第一標名,云玄達菩薩,即遠行地也。第二進行時,言十阿僧祇者,地中數量多少也。第三辨忍,云無生法樂者,七地得無生,始證法適神,故云法樂忍也。例如初地得十地始,故名歡喜。即無生忍下品觀也。第四離障,云滅三界習因業果者,此就分段,非永盡也。前六地滅盡因,七地滅果也。亦可六地斷正使,七地斷習。亦可望彼繫業因果,此地不永盡。第五集德,云住後身者,三界繫業分段之窮,名住後身也。依«智度論»先世因緣,七地菩薩有肉身。七地聲聞地,聲聞肉身成道,借相解義,故云七地有肉身也。«智度論»又云「初地名法身」,況七地是肉身?肉身,此是變易法身肉也。此是一途之說,不可定執。故«華嚴»云「初發心時便成正覺」,豈復七地猶是肉身?無量功德皆成就者,住後身中總明功德不一,故云無量也。
「無生智、盡智、五分法身皆滿足,住第十地阿羅漢梵天位,常行三空門觀,百千萬三昧具足,弘化法藏。」
無生智盡智者,別明後身諸功德也。且作一種,唯望分段因盡,得名盡智;苦果不生,名無生智。五分法身者,無漏戒、定、慧、解脫、解脫知見也。第六結位,云住十地阿羅漢梵天位也。三藏師云:羅漢有三處,一三界極名羅漢,見三界煩惱盡;二結盡名羅漢,七地見三界惑非有非無;三生死極佛地名羅漢,見一切惑非有非無。又云分段生死盡名羅漢。梵天位者,初禪梵天王也。言十地者,前三賢加以七,名第十地。第七地內化行者,云行三空觀,空、無相、無願,無漏慧也。百千萬三昧者,無漏定也。弘化者,利益眾生也。
「復次等覺忍者,住無生忍中,觀心心寂滅而無相相、無身身、無知知,而用心乘於群方之方,淡泊住於無住之住。」
等覺下,明八地,有五段:一標地名、二辨忍、三明無相觀、四結大臣位、五進行時。第一標地名,云等覺菩薩,謂不動地。第二釋忍,云住無生忍者,無生忍中品也。第三明觀解,云觀心心寂滅者,無所得心也。無相相者,無七地功用相,而有八地無功用相也。無身身者,無七地功用身,而有八地無功用法身。無知知者,不同七地功用知,而有八地已上無功用知,明八地雙照萬境不知而知。用心乘於群方之方者,乘能運載群生,方者情有趣向名為方。故〈繫辭〉云「以類聚」,無方應化,隨物在處,故云群方之方也。雖遍化群方而不住生死,此是無漏任放,故云淡泊住於無住也。
「在有常修空,處空常萬化,雙照一切法,故知是處非是處乃至一切智十力觀故,而能登摩訶羅伽位,化一切國土眾生,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心心相應,常入見佛三昧。」
在有常修空者,明在有而不染有,有無礙空。知有非有,故能空有無礙也。處空常萬化者,寂而常用。空有不二,故云雙照一切法也。故知是處非是處者,總結明有無並照,空名是處、有名非處。亦可是初是處非處力也。第四證位,摩訶羅伽者,此翻大臣。既空有並觀,化行參佛,故云大臣。如經云「舍利弗,佛法大將」也。第五進行,云千阿僧祇劫行十力法,十力如別釋。心心相應常入見佛三昧者,得無所得解,故云相應。常入見佛三昧者,證念佛三昧也。
「復次慧光神變者,住上上無生忍,滅心心相,法眼見一切法,三眼色空見,以大願力常生一切淨土,萬阿僧祇劫集無量佛光三昧,而能現百萬億恒河沙諸佛神力,住婆伽梵位,亦常入佛華三昧。」
慧光下,明第九地,有七段:一標地名、二釋忍、三滅惡、四明四眼照用、五願力受生、六進行時、七結位。第一標名,云慧光,即善慧地。慧是般若,光是法身,神變是解脫也。第二釋忍,云住上上無生忍者,無生忍中上品,形前八地中品,上於下品,故名此九地住上上無生忍也。第三滅惑,云滅心心相者,即是心邊無知也。第四明四眼照用不同。法眼見一切法者,明法眼照有,即道種智,但能緣有度眾生,云法眼見一切法也。此是一途說耳,不可定執。三眼色空見者,三眼者,肉、天、慧。此三眼用不同,肉天二眼見麁細色,慧眼見空,三眼合用,故云三眼色空見也。三眼在地前三賢中,法眼登地,佛眼在道後。通論一一地皆有五,今明因中正立四眼。第五願力,云願力常生淨土者,以無所得願化益眾生也。第六進行時,有二:初萬阿僧祇下,明進禪定;而能現下,明起神通益物。第七結位,住婆伽梵位者,此翻為世尊,亦名破淨地,婆伽名破,梵名淨地。言佛華三昧者,即首楞嚴定。
「復次觀佛菩薩住寂滅忍者,從始發心至今,逕百萬阿僧祇劫,修百萬阿僧祇劫功德故,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
觀佛下,明十地。文有三段:初明地中功能。善男子從習忍至灌頂下,第二挍量顯勝彰行分齊,簡因異果,亦云見性不見性異。從常修一切下,第三結勸入位。就初明地中功能有四:第一觀佛者,法雲地名也。第二住寂滅忍者,標忍名也。此第十地共佛同在一忍,合為第十三法師也。言住寂滅忍者,若就其別,唯取第十下品寂滅忍;若就其通,通明佛及菩薩皆名寂滅忍也。第三明地中修行時節,文云逕百萬等,明修行時長久,類前應云十三僧祇。百萬阿僧祇劫功德者,明地起行廣多。第四彰位分齊高極者,文云登一切法解脫住金剛臺者,第十地以為金剛臺也。亦可此句舉果顯因,名佛以為金剛臺。以彼十地因滿,故佛住金剛臺果也。
「善男子!從習忍至頂三昧皆名為伏一切煩惱,而無相信滅一切煩惱,生解脫智照第一義諦,不名為見,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是故我從昔以來常說唯佛所知見覺,從灌頂三昧以下至於習忍所不知不見不覺。唯佛頓解,不名為信漸漸伏者。慧雖起滅,以能無生無滅,此心若滅則累無不滅,無生無滅入理盡金剛三昧,同真際、等法性而未能等無等等。」
善男子習忍下,第二段挍量顯勝彰行分齊。文有六句:一簡因異果、二彰果異因、三釋因異果、四釋果異因、五結因異果、六結果異因。第一簡因異果者,云習忍至灌頂皆名為伏者,從習忍至金剛未除一念元品已來,一剎那惑在,通而言之,故名為伏。又云以因對果,心內帶惑非是永無,故言伏也。文云而無相信滅一切者,初地至三地信忍位中亦照第一義。不名為見者,見性未明。又解:不名為見者,十地因位,不見果性,名不見,«涅槃»云「十地菩薩見不了了,佛地始終皆見」也。第二彰果異因,云所謂見者是薩婆若,是故我言唯佛所知見覺者,彰佛果見性分明。第三釋因異果,文云從灌頂三昧至於習忍所不能知見覺者,十地金剛三昧也。習忍者,三十心。所不知不見不覺者,是因位故,不見佛性。第四釋果異因,文云唯佛頓解不名為信者,頓解者,萬行斯滿,佛照理窮,故名為頓也。第五結因異果,云漸漸伏者,慧雖起滅者,明因道無常。以能無生無滅者,明能滅彼生滅煩惱。又解:若知因非因、知起非起,故云以能無生無滅也。第六結果異因中,初法說、次喻說、後合。初云此心者,無明住地心。若滅者,無明住地滅也,明因道離生滅也。言則累無不滅者,明累外遣障也。言無生無滅者,究竟清淨也。照理窮源,故云理盡三昧。言同真際者,同會無所得也。等法性者,知諸法不二也。而未能等無等等者,未與佛同也。
「譬如有人登大高臺,下觀一切,無不斯了;住理盡三昧亦復如是。常修一切行,滿功德藏,入婆伽度位,亦復常住佛慧三昧。」
譬如下,譬說。云譬如有人登大高臺者,即如來地。三藏師云:譬有五。一最高,一切頂故。二真實不壞,如佛果常住難登。三還源,越凡聖故。四自性寂靜,如佛無生滅故。五安樂依處,如寂觀照無不了故。言住理盡三昧亦復如是者,合譬也。常修一切行下,第三結勸位。入婆伽度位者,此云施德地,以能雲雨說法,故亦名破度地。定慧具足,故云佛慧三昧也。
「善男子!如是諸菩薩皆能一切十方諸如來國土中化眾生,正說正義,受持讀誦解達實相,如我今日等無有異。」
善男子如是下,正答中有三章,初略答、二廣答,二段畢;今第三總結。有三:初明十三法師能弘化大乘,故云如是諸菩薩皆能一切十方化導眾生也。正說正義下,第二明十三法師能說正義。正義者,即諸法實相也。如我下,第三明所說無異。此意明十三人能化齊佛,故云等無異也。
佛告波斯匿王:「我當滅度後,法欲滅盡時,諸國王等皆應受持是般若波羅蜜,大作佛事,一切國土安立、萬姓快樂,皆由此般若波羅蜜。」
佛告波斯匿王下,答問中大段第二勸持。文有七段:第一略舉時節,以明付囑王不付屬餘人之意。大王吾今下,第二出宣弘經處。其國中下,第三出七難也。大王是般若下,第四歎波若之德能滅七難。大王我今五眼下,第五舉三世功德利益也。大王若未來世下,第六明能依教而行,當遣五大菩薩為護,勸造經像供養。大王吾今下,第七正結勸持經。
「是故付囑諸國王,不付囑比丘、比丘尼、清信男、清信女。何以故?無王威力故,故不付囑。汝當受持讀誦解其義理。」
第一付囑中有二:初明付囑國王受持般若;二不付囑比丘下,次明無有王力勢所以不附屬,但令受持讀誦解釋其義理。付王有二義:一能化難化眾生;二利益大人如風靡草,比丘無此等力,故不可付。
「大王!吾今所化,百億須彌、百億日月,一一須彌有四天下,其南閻浮提有十六大國、五百中國、十千小國。」
第二明弘說般若處所。云大王吾今所化百億須彌山等,總明閻浮提處也。其南閻浮提下,別明諸國土,初十六大國、次五百中國、次十千小國。
「其國土中有七可畏難,一切國王為是難故講讀般若波羅蜜,七難即滅、七福即生,萬姓安樂、帝王歡喜。云何為難?」
其國土中下,第三明七難。文有二:初總明法力能為滅七難、能生七福。次從云何為難下,別列七難,明經力能滅。言七難者,一日月失度、二星宿變異、三火災、四水災、五風災、六旱災、七賊。
「日月失度,時節返逆,或赤日出、黑日出、二三四五日出、或日蝕無光、或日輪一重二三四五重輪現,當變怪時,讀說此經,為一難也。」
第一日月難。內有十四:一明失度,不依常道名失度;二明時節變逆;三赤日出、四黑日出、五二日出、六三日出、七四日出、八五日出、九日蝕、十日一重輪、十一兩重輪、十二三重輪、十三四重輪、十四五重輪。如此等十四種,皆是災難、飢餓、刀兵、疾疫相也。
「二十八宿失度,金星、彗星、輪星、鬼星、火星、水星、風星、刀星、南斗北斗、五鎮大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如是諸星各各變現,亦讀說此經,為二難也。」
第二星宿難。二十八者,四方各有七,四七二十八也。失度者,行不依常道,故云失度。金星者,太白星也。三藏師云:外國名天師星。如理行即國豐,失度則儉。彗星者,外國名閻羅王星,此星隨所出處必有災難也。輪星者,有暉如輪,若日月五星破輪星中央,則國土分散。日月五星在輪星右行,則國土安樂也,左行亦不好也。鬼星者,九月中日設在東北,若行駃是過時節,若近上則鬼神來破國病人。火星者,營惑星也,此主賊,若其高則賊起,若下則賊伏。若在子處則下,若在午為高。水星者,即是濕星,亦是太白星,若在寅為下,若在申為高。一處三十日行,十二月得一周。從鷄狗猪鼠四處行無水,從兔蛇羊猴四處行則多水,從牛虎龍馬四處行平水,平水則不多不少。風星者,即𭦐星,在虎處則高,一處三十日行,猴處行則下。若高多風無雨,若下多雨少風。七月高,正月下,八月至正月漸漸下,二月至七月漸漸高。隨日行則有三種:二月三月八月九月同日行,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此四月在日前行,四月五月六月七月此四月在日後行。此是如法行,異此則失度不好也。刀星者,且是滿星,一處行逕二年半。若在兔處最高,若在雞處最下。若高多刀兵,眾生飢餓疾病,若下少刀兵。南斗北斗者,非宿是曜。五鎮大星者,金木水火土也。一切國主星三公星百官星,若善星來入此四星處則大安穩豐樂,惡星來入則大苦惱。隨諸星並行不依常道,故云各各變現也。若大王大臣治民非道縱逸自在,苦報將生,則日月虧盈、星道失度,以表非祥,故能表難。若能講讀大乘、歸依三寶,隨福去災,日星復路,故云亦說此經也。
「大火燒國,萬姓燒盡。或鬼火、龍火、天火、山神火、人火、樹木火、賊火,如是變怪,亦讀說此經,為三難也。」
大火燒國下,第三火難。有二:初明七種火;二亦讀此經下,明經力能滅火也。七種火者,鬼火者,鬼瞋眾生為惡火夜起,亦令人熱病。龍火者,龍瞋雨毒火,令人癰腫,即報得神通火也。天火者,礔礰火,就天為名也。神火者,變現也。神有二:一仙人瞋,火從瞋生。二仙人誦呪,使鬼神燒百姓家也。人火者,約人得名。樹木火可知。賊火者,賊投火,即名賊火也。亦讀說此經者,經力能滅火也。
「大水漂沒百姓,時節返逆,冬雨夏雪,冬時雷電礔礰、六月雨氷霜雹,雨赤水、黑水、青水,雨土山石山,雨沙礫石,江河逆流,浮山流石,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四難也。」
大水下,第四水難。須水而無,不用處多有。霜雹等悉屬水難。雨赤水多刀兵,雨黑水為疾病,雨青水多飢餓,雨土石仙人羅剎瞋;江河逆流海水溢,有賊也。
「大風吹殺萬姓,國土山河樹木一時滅沒,非時大風、黑風、赤風、青風、天風、地風、火風、水風,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五難也。」
第五風難。亦二:初列七風;二亦讀此經下,經力能轉滅也。黑風者,海邊風,吹黑沙也。赤風者,即赤沙。青風者,即青沙。天風地風者,天陽地陰也。火風者,熱風也。
「天地國土亢陽,炎火洞然,百草亢旱,五穀不登,土地赫然,萬姓滅盡,如是變時亦讀說此經,為六難也。」
天地亢陽下,第六旱難,文相可知。
「四方賊來侵,國內外賊起,火賊、水賊、風賊、鬼賊,百姓荒亂,刀兵劫起,如是怪時亦讀說此經,為七難也。」
四方賊起下,第七賊難也。
「大王!是般若波羅蜜,是諸佛菩薩一切眾生心識之神本也,一切國王之父母也,亦名神符,亦名辟鬼珠,亦名如意珠,亦名護國珠,亦名天地鏡,亦名龍寶神王。」
大王般若下,第四歎般若之德能滅七難。文有二:初歎般若不可思議;次佛告大王下,第二明般若既滅七難,勸人供養也。就初歎般若中有八句:初明般若能為諸佛菩薩一切心識神本者,般若是無所得,以諸佛因般若悟無所得,故波若是佛母,故云為佛本也。一切眾生心識神本無所得,以妄想因緣有六道差別,若能知妄畢竟無所有,還歸般若,故云為一切眾生心識神本。心意識神,體一名異耳。又解:心識神本者,似如來藏,是生死根本。言一切國王之父母者,般若能護國土,故譬如之父母。亦名神符者,能通達如實境界,能伏天魔外道,是世出世善根悉能守護,故譬神符也。辟鬼珠者,能除鬼神難故也。如意珠者,般若稱意所得故也。護國珠者,波若力能令國土安穩故也。天地鏡者,波若照世界無所有故。龍寶神王者,波若能出諸善神,故云龍寶神王也。
佛告大王:「應作九色幡,長九丈;九色華,高二丈;千枝燈,高五丈;九玉箱、九玉巾,亦作七寶案,以經卷置上。」
佛告大王下,第二明勸人供養中有二:初事別供養;日日下,次總以華香供養。就前別中,初列六種供養事,第二出般若而供養之。初六事者,一幡、二華、三燈、四玉箱、五玉巾、六七寶案。
「若王行時,常於其前足一百步,是經常放千光明,令千里內七難不起、罪過不生。若王住時,作七寶帳,帳中七寶高座,以經卷置上,日日供養,散華燒香,如事父母、如事帝釋。」
第二供養法用,內有五句:初出般若置案上;二王行時以波若在前;三王行百步,般若放千里光;四令千里內無七難,得益也;五若住時作七寶座,以般若置上也。第二日日下,總明供養,法譬可解。
「大王!我今五眼明見,三世一切國王皆由過去世侍五百佛得為帝王主,是為一切聖人羅漢而為來生彼國土中作大利益。若王福盡時,一切聖人皆為捨去。若一切聖人去時,七難必起。」
大王我今五眼下,第五明三世利益,令人信持。文有三:初明五眼照一切國王侍五百佛等,明久供多聖,現居王位。是為聖人來下,二明聖人來生此國,明作大利益。若王下,三福盡難生也。
「大王!若未來世有諸國王受持三寶者,我使五大力菩薩往護其國,一金剛吼菩薩,手持千寶相輪往護彼國;二龍王吼菩薩,手持金輪燈往護彼國;三無畏十力吼菩薩,手持金剛杵往護彼國;四雷電吼菩薩,手持千寶羅網往護彼國;五無量力吼菩薩,手持五千劍輪往護彼國。是五大士、五千大鬼神王於汝國中大作利益,當立形像而供養之。」
大王若未來世下,第六明能依教而行,當遣五大菩薩為護,勸造像供養。文有四:初總明未來世五大菩薩常護其國;二別列五大菩薩名;三五千大神王於汝國作大利益;四令立形像供養。
「大王!吾今三寶付囑汝等一切諸王,毘舍離國、憍薩羅國、舍衛國、摩竭提國、波羅奈國、迦夷羅衛國、鳩尸那國、鳩睒彌國、鳩留國、罽賓國、彌提國、伽羅乾國、乾陀衛國、沙陀國、僧伽陀國、健拏掘闍國、波提國,如是一切諸國王等,皆應受持般若波羅蜜。」
大王吾今下,第七勸受持此經。文有三:初明付囑諸國王;二列十六國;如是一切下,第三勸受持。此經但明十七國,那云十六?答:«大雲經»有十六大國也。
時諸大眾阿須輪王,聞佛所說未來世中七可畏難,身毛為竪呼聲大叫而言:「願不生彼國。」時十六大國王即以國事付弟,出家修道,觀四大四色勝出相,四大四色不用識空入行相。
時諸大眾阿須輪王下,答問中大段第三,明時眾聞法得益。就文有六:初總明大眾聞說起願;第二十六國王悟道;第三十八梵天等得益;第四九百億菩薩眾證果;第五十千菩薩念來世得益;第六十億菩薩現成正覺。第一時眾聞說七難可畏,身毛為竪,發願不生彼國也。第二十六國王得益中有二:初明十六國王付國與弟發願出家;第二明修道。此中又二:初兩科假相觀修道;次三十忍下,明實行入道。初觀四大四色勝出相者,八勝處。內觀四大即是四勝處,內觀四大外觀色少不壞內外色觀一勝處,內觀四大外觀色多二勝處,內無四大外觀色少三勝處,內無四大外觀色多四勝處。此壞內色不壞外色觀。後四勝處者,青黃赤白合為八勝處也。八勝處觀成,故云勝出相也。次明十一切入觀。四大四色即為八,不用者是無處有處、識是識處、空是空處,此三合為十一切處。十一切入觀成,故言入行相。
三十忍初地相,第一義諦九地相,是故大王捨凡夫身入六住身,捨七報身入八法身,證一切行般若波羅蜜。
三十忍下,次明實行入道。二種假相觀在地前,三十忍在地上。十地各三心,合有三十忍。言初地相者,即是第一地也。言第一義諦者,此明初地得第一義諦成,與九地作方便相。言九地者,即離垢已上餘九地也。捨凡夫身入六住身者,捨外凡夫身,入種性已上六住身。捨七報身入八法身者,捨地前七方便,得初地第八法身。亦可捨前七地有功用身,入八地已上無功用法身也。
十八梵天阿須輪王,得三乘觀,同無生境,復散華供養,空華、法性華、聖人華、順華、無生華、法樂華、金剛華、緣觀中道華、三十七品華而散佛上,及九百億大菩薩眾,其餘一切眾證道迹果,散心空華、心樹華、六波羅蜜華、妙覺華而散佛上及一切大眾。
十八梵天阿須輪王下,第三明諸天得益。就文為二:初三乘觀成,得無生利益;第二散華供養。此散華中有二:初散五忍華、二散二乘華。五忍華者,空華、法性華、地前伏忍華也。聖人華者,初二三地信忍華。順忍華者,四五六地順忍華也。無生華者,七八九地無生忍華。金剛華者,十地華也。佛華,即寂滅忍華。次辨二乘華。緣觀中道華者,即緣覺中乘華。三十七品華,聲聞華。而散佛上者,供養也。及九百億大菩薩眾下,第四段得益。文有二:初明九百億菩薩大眾悟解得益;次明散華供養得益。文云證道迹果者,得初地解故云證,即證能通名道,即道能進故言迹,悟解滿足故名果也。次供養內即有四種因果華供養,心空華者即是理空無生華,心樹華者即意樹華,六波羅蜜華是行華,妙覺華者佛地華。散佛上者,供養也。
十千菩薩念來世眾生,即證妙覺三昧、圓明三昧、金剛三昧、世諦三昧、真諦三昧、第一義諦三昧,此三諦三昧是一切三昧王三昧。
十千菩薩下,第五明十千菩薩念來世眾生悟解得證三昧。所言妙覺三昧者,亦名理盡三昧。圓明三昧者,照理盡故言圓明三昧。金剛三昧者,堅固不可壞也。世諦三昧者,約凡夫所見明定相,故云世諦也。真諦三昧者,約二乘所見偏真,故云真諦也。第一義諦三昧者,即是中道第一義。法中精最不散,故云第一,亦名實相三昧也。此三昧是一切王三昧,總攝一切法,如王能統領,故名一切王。
亦得無量諸餘三昧,七財三昧、二十五有三昧、一切行三昧。復有十億菩薩登金剛頂,現成正覺。
七財三昧者,一信、二戒、三慚、四愧、五多聞、六智慧、七捨離。二十五有三昧,壞二十五有。得無垢三昧,能破地獄有。得不退三昧,能破畜生有。得心樂三昧,能破餓鬼有。得歡喜三昧,能壞阿修羅有。得日光三昧,斷弗婆提有。得月光三昧,斷瞿耶尼有。得熱炎三昧,斷欝單越有。得如幻三昧,斷閻浮提有。得一切法不動三昧,斷四天王處有。得難伏三昧,斷三十三天處有。得悅意三昧,斷炎魔天有。得青色三昧,斷兜率天有。得黃色三昧,斷化樂天有。得赤色三昧,斷他化自在天有。得白色三昧,斷初禪有。得種種三昧,斷大梵天有。得雙三昧,斷二禪有。得雷音三昧,斷三禪有。得住雨三昧,斷四禪有。得如虛空三昧,斷無想天有。得照境三昧,斷淨居阿那含有。得無礙三昧,斷空處有。得常三昧,斷識處有。得樂三昧,斷不用處有。得我三昧,斷非想處有。是名菩薩得二十五有三昧壞二十五有。四有四惡趣,梵王六欲天,四禪及四空,無想五淨居。復有十億菩薩下,第六十億菩薩成佛。
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經囑累品第八
經有三段,今是第三流通分。所言囑累者,明如來慇懃囑寄國王、累眾菩薩,故云囑累品也。此品分為四段:第一誡勅月光總勸流通,以明囑累;後五濁世下,第二七門別誡諸國王及四部弟子;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七誡下,第三明諸國王不制四部弟子;爾時無量大眾下,第四明時眾歡喜受持。就前總勸流通內又分為三:初誡勅月光,明法滅時節;二此經三寶下,明所付人;三為三界眾生下,明流通利益。
佛告波斯匿王:「我誡勅汝等,吾滅度後八十年八百年八千年中,無佛無法無僧、無信男信女,時此經三寶付囑諸國王四部弟子,受持讀誦解說其義,為三界眾生開空慧道,修七賢行,十善行化一切眾生。」
所言八十年者,佛滅度後也。佛滅度後一百年中,五師持法各二十年,迦葉、阿難、末田地此三人親見佛化,行法如佛在世,故法不滅。三人逕六十年。第四商那和修、第五優婆毱多,此二師各二十年持法。商那和修當八十年,以不親覩佛化,故威儀法滅也。言八百年者,正證法滅。五百年內,二十五師並是聖人相傳,故證法不滅。六七二百年內,馬鳴、龍樹二人傳法,以弘法人強,故法不滅。八百年中餘人弘法,以人弱故,令法滅也。言八千年者,像末法滅也。由末法眾生好行邪法、惡賤正法,正法不行,故像末二法滅耳。依«涅槃經»像末世有十二萬大菩薩善持我法,我法不滅。前就凡夫,故云滅也。言無佛法僧者,正明法滅,故須付囑。無信男信女者,明前無三寶可歸依,故無生信處。以無信心謗毀三寶,故令不現。第二明所付人中有二:初付囑國王,有威力,護法功強,故先付之;二付四部弟子,此是通付一切眾生,以四部攝眾生盡故。第三明流通利益,內文言為三界眾生開空慧道者,證無所得解,故云開空慧道也。又云:證二無我理,故云開空慧道也。言修七賢行者,即七方便也,一五停心觀、二別想念處、三總想念處、四煖法、五頂法、六忍法、七世第一法。言十善行化一切眾生者,一不殺、二不盜、三不邪婬、四不妄語、五不惡口、六不兩舌、七不綺語、八不貪、九不瞋、十不邪見。以此十行教化眾生,故云十善行化一切眾生。總勸流通竟。
「後五濁世,比丘比丘尼四部弟子、天龍八部、一切神王、國王大臣、太子王子,自恃高貴,滅破吾法,明作制法,制我四部弟子比丘比丘尼不聽出家行道,亦復不聽造作佛像形、佛塔形,立統官制眾安籍記僧,比丘地立、白衣高座,兵奴為比丘,受別請法,知識比丘共為一心,親善比丘為作齊會求福,如外道法,都非吾法。當知爾時正法將滅不久。」
後五濁下,第二七門別誡,即為七別:一不得障人出家等;二不得俗官治僧;三不得繫縛比丘;四不得非法說經,似師子身內虫;五不得驅使比丘似兵奴法;六明非法得罪制之莫為,自作罪過破壞國土也;七不得依託佛法求世名利。若為此七事,違教失理,行義不立。為是義故,佛法速滅。第一不得障人出家中為二:初總明五濁;二從比丘下,別明七事。所言五濁者,一眾生濁、二命濁、三見濁、四煩惱濁、五劫濁。二從比丘下,別明七事者,一不聽出家、二不聽造像等、三立統官、四安籍記僧、五不得比丘立地白衣高坐、六不得兵奴為比丘、七不得受別請行法。七邪法興,七正法滅。
「大王!壞亂吾道是汝等自作,自恃威力制我四部弟子,百姓疾病無不苦難,是破國因緣,說五濁罪過窮劫不盡。」
大王壞亂吾道下,第二不得俗官治僧。言自恃威力制四部弟子者,五篇七聚外更作俗法治比丘等,以護法善神瞋,使令疾病破壞國土,五濁增長也。
「大王!法末世時,有諸比丘四部弟子,國王大臣各作非法之行,橫與佛法眾僧作大非法,作諸罪過,非法非律繫縛比丘如獄囚法,當爾之時法滅不久。」
大王法末世時下,第三不得繫縛比丘如獄囚法。當戒律法中極,但有驅擯出家眾;今行俗法,當知法滅不久。
「大王!我滅度後未來世中,四部弟子,諸小國王太子王子乃是任持護三寶者,轉更滅破三寶,如師子身中虫自食師子,非外道也。多壞我佛法,得大罪過。正教衰薄,民無正行。以漸為惡,其壽日減至于百歲。人壞佛教,無復孝子,六親不和,天神不祐,疾疫惡鬼日來侵害。災怪首尾連禍縱橫,死入地獄餓鬼畜生,若出為人兵奴。果報如響如影,如人夜書,火滅字存。三界果報亦復如是。」
大王我滅度後下,第四誡四部眾國王等,皆是任持佛法人,還自破滅,令使國土諸災競起,皆由破法使之然也。就文有二:初明非法說經;二正法衰薄下,明其損失。初明非法說經有三:初法說;二如師子下;喻;三多壞我佛法下,合譬也。第二損失內,正法衰薄,得種種苦事也。
「大王!未來世中一切國王太子王子,四部弟子橫與佛弟子書記制戒,如白衣法、如兵奴法。若我弟子比丘比丘尼立籍,為官所使,都非我弟子,是兵奴法。立統官攝僧,典主僧籍,大小僧統共相攝縛,如獄囚法、兵奴之法。當爾之時,佛法不久。」
大王未來世下,第五誡國王太子四眾。立籍制約如兵奴法,立統官治人如俗法,當知佛法滅亦不久。
「大王!未來世中諸小國王四部弟子,自作此罪,破國因緣,身自受之,非佛法僧。」
大王未來世中諸小國下,第六誡小國四眾。明非法得罪,制之莫為。自作罪過,破壞國土,自身受之,不關三寶也。
「大王!未來世中流通此經,七佛法器,十方諸佛常所行道,諸惡比丘多求名利,於國王太子王子前自說破佛法因緣、破國因緣,其王不別信聽此語,橫作法制不依佛戒,是為破佛破國因緣。當爾之時,正法將滅不久。」
大王未來世中流通此經下,第七誡諸比丘不依七佛教,依託佛法求世名利,往國王邊自說破佛法因緣。文有三別:初明比丘等邪說佛法;二其王不別下,明國王不知三寶也;三當爾之時下,滅正法也。
爾時十六大國王聞佛七誡所說未來世事,悲啼涕泣聲動三千,日月五星、二十八宿失光不現。時諸國王等各各至心受持佛語,不制四部弟子出家行道,當如佛教。爾時大眾,十八梵天王、六欲諸天子皆悉歎言:「當爾之時,世間空虛,是無佛世。」
爾時十六國下,品中大段第三,諸國王聞佛七誡不制四眾。就文為二:初十六國王悲歎驚怖,傷己已往愆,依教不制四眾。第二十八梵天等傷歎云當當爾之時世間空虛是無佛世者,歎正法滅盡,故名無佛世也。
爾時無量大眾中百億菩薩,彌勒、師子月等,百億舍利弗、須菩提等,五百億十八梵、六欲諸天、三界六道阿須輪王等,聞佛所說護佛果因緣、護國土因緣,歡喜無量,為佛作禮,受持般若波羅蜜。
爾時無量大眾下,品內大段第四,時眾聞法歡喜奉行。就文有三:初列百億菩薩眾,第二列百億舍利弗等,第三五百億色欲二界天、六道阿須輪王等眾,悉奉行也。
仁王般若經疏卷下六(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