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經玄疏卷第三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三十八函 總第部1777
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第三、明四教分別者,前明三觀釋淨、無垢、稱,約理智、無惑智,能稱理稱緣故,受淨、無垢、稱之號。但以眾生機緣不同,致有頓、漸之異,不定、祕密之殊。是以古今諸師,各為理釋;今所立義,意異前規。故無言之理,悉檀赴緣,而巧說略撰四教,以暢其宗、用,通毘摩羅詰之名。若能達斯旨者,非但此經,文義皎然,漸、頓、不定、祕密之蹤,皆無滯也。今明此義,略開七重:
第一釋四教名 第二辨所詮 第三約位分別 第四明權實 第五對觀心 第六通諸經論 第七銷此經文
第一、釋四教名者,即為四意:一,釋三藏教名;二,釋通教名;三,釋別教名;四,釋圓教名。
第一、釋三藏教名者,此教明因緣生滅四聖諦理,正教小乘,傍化菩薩。所言三藏者:一,修多羅藏;二,毘尼藏;三,阿毘曇藏。
一、修多羅藏者,修多羅,此或言無翻,或言有翻者,亦有多家不同,而多用「法本」為翻,所謂出世言教之本,故云「法本」,即是四«阿含經»也。
二、毘尼藏者,此翻言滅,佛說作無作戒,滅身口之惡,是故云「滅」,即是«八十誦律»也(因從果得名也)。
三、阿毘曇藏者,阿毘曇,此翻言「無比法」,聖人智慧,分別法義,戒定無比,故云「無比法」。若佛自分別法相義,若弟子分別法相,皆名「阿毘曇」也。
此之三法通名藏者,「藏」以含藏為義。但解者不同,有言「文能含理,故名為藏」,有言「理能含文,故名為藏」,今言三法之名,各是一句。三名各含文理,故名藏也。«阿含»即是定藏,故云「次第求」也;«毘尼»即是戒藏,故云「因緣求」也;«阿毘曇»即是慧藏,故云「性相求」也。此教的屬小乘故,«法華»云:「貪著小乘,三藏學者。」
第二、釋通教名,「通」者,同也。三乘同稟,故名為通。此教明因緣即空,無生四真諦理,是摩訶衍教之初門也。正為菩薩,傍兼二乘。故«大品經.勸學品»明「欲學三乘,悉教當學般若」。所言通者,乃有多塗,略出八義:一,教通;二,理通;三,智通;四,斷通;五,行通;六,位通;七,因通;八,果通。
教通者,三乘同稟幻化即空之教也;
理通者,同是遍真之理也;
智通者,同得巧度一切智也;
斷通者,界內惑斷,同也;
行通者,見、思無漏行,同也;
位通者,從乾慧地,乃至辟支佛地,位皆同也;
因通者,九無閡同也;
果通者,九解脫、二種涅槃之果,同也。
通義有八,而但名通教者,若不因通教,則不知理通,乃至成通果也。故諸«大乘方等»及諸«般若»,有二乘得道者,皆同稟此教也。
第三、釋別教名者,「別」者,不共之名也。此教不共二乘人說,但教菩薩,故名別教。此教正明因緣假名、無量四聖諦理。的化菩薩,不涉二乘。所言別者,義乃多塗,略出八意:一,教別;二,理別;三,智別;四,斷別;五,行別;六,位別;七,因別;八,果別。故名別教。
教別者,說恒沙佛法,但為菩薩也;
理別者,藏識有恒沙俗諦之理也;
智別者,道種智也;
斷別者,恒沙無知、界外見思、無明斷也;
行別者,菩薩歷劫修自行化他之行也;
位別者,三十心伏無明是賢位,十地發真、斷無明是聖位也;
因別者,無閡金剛因也;
果別者,解脫大涅槃四德果也。
別義有八,而但名別教者,若不因別教,則不知別理,乃至得別果也。
問曰:何故不說為不共教而作別教之名?
答曰:«大智論»明大共般若,即是不共二乘人說,如«不思議經»。今明別教,如說«方等»、«大品»,二乘共聞說。而別教菩薩,兼欲簡非圓教,別雖異通,猶未圓也。
第四、釋圓教者,「圓」以不偏為義,此教明不思議因緣中道實相之理。事理具足,不偏不別,但化最上利根大士,故名圓教也。所言「圓教」者,義乃多塗,略說有八:一,教圓;二,理圓;三,智圓;四,斷圓;五,行圓;六,位圓;七,因圓;八,果圓。
教圓者,直說一實諦,言教不偏也;
理圓者,一實即法界海,理不偏也;
智圓者,一切種智也;
斷圓者,五住圓斷也;
行圓者,一行一切行也;
位圓者,從初一地具足諸地功德也;
因圓者,雙照二諦,自然流入也;
果圓者,妙覺不思議三德之果,不縱不橫也。
「圓」義有八,而但名圓教者,若不因圓教,則不知圓理,乃至得成圓果也。
問曰:四教出何經論?
答曰:四教散在諸經論,無處而不明也。如上引«法華經»所明「貪著小乘,三藏學者」,«成實論»云「故我正欲論,三藏中實義」,豈非三藏教也!«大品經.勸學品»勸三乘同學般若,«中論»云「得諸法實相,有三種人」,豈非通教也!«無量義經»云「摩訶般若、華嚴海空,宣說菩薩歷劫修行」,«大智論»云「般若有二種:一者,共二乘說;二、不共二乘說」,如此等經論,豈非別教也!«華嚴經»明圓滿修多羅,此經明「一念知一切法,即是坐道場」,«大品經.具足品»云「一心具萬行」,«法華經»云「合掌以敬心,欲聞具足道」,«涅槃經»云「是大涅槃,名諸佛法界」,«大智論»云「三智其實一心得」……如此等諸經論,豈非並明圓教也!是義在下,自當分明。
問曰:四教之文,乃當散在經論,而未見一處經論聚明。
答曰:雖復無的四教名目,今映傍大乘經論,立四教名義者,如«大涅槃經»明「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四種之說,以化前緣,即是四教也;«大涅槃經»明「四番轉四諦法輪」,即是四教之意也;«法華經»明「三草二木,一地所生」,即是四教意也;«中論»破諸異執,既說「因緣所生」四句,通佛四說,即是四教之意也……如此等四種說法,隨機利物,即是四教義,皆是四教之異名耳。
問曰:«法華經»云「佛平等說,如一味雨」,何曾定有四說之殊?
答曰:上來處處引「四不可說,有因緣故,亦可得說」,尚未曾定有一說,何曾定有四教耶!但以眾生有四種根性不同,所謂下、中、上、上上四根不同,致感四說、四教之殊,即是«法華經»明「三草二木,一地所生」之譬,譬此四根也。故此經云「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者,即是四根異解佛教不同也。但諸經明義不同,自有異說異解、一解,一說異解,一說一解,無說、無解,故此經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若達此意,四教點空立義,何所疑哉!
問曰:「四教義」與地論人「四宗義」同不?
答曰:若人問言「四諦與四大同不?」此云何答!今不依四宗立四教者,意乃多塗,略出三妨:一,四宗名義,言方似滯;二,細尋研覈,立名作義,似如不便;三,四宗名義,雖言富博,一家往望,攝佛教門,猶有所闕。
一、四宗名義,言方似滯者,彼不依四不可說,用四悉檀說,則成滯也。
二、細尋研覈名義,似如不便者,彼之四宗,«毘曇»明見有得通,可許因緣為宗,三假是世諦,見世諦未得道,何得以假名為宗?«成論»明見空得道,何不以空宗也?且«大智論»明三藏教有,三門得道,空是第二門——無假名門也。又,«大智論»彈方廣人取十諭,說一切法不生不滅,失般若意,豈得幻化為不真宗也。
今諮曰:不真宗,即是通教;真宗,即是通宗者。宗則通真、不真,不真何得沒宗而用教?真宗何意無教而立宗?宗若無教,何得知真耶?
答曰:«楞伽經»云「說通教童矇,宗通教菩薩」,故以真為通宗也。
又諮曰:若爾,前因緣假名不真,皆是教童矇,不應立宗名也。如是覆却竝決意,謂立四宗名,似如不便也。
今言四教者,佛從初得道,至大涅槃,顯示一切法門無非言教也。
三、四宗明義,若比古今,實為富博;一家往望,攝佛法意,猶大有所闕,今採諸經論,立四教義,一教各有四門,四教合有十六門,即是十六宗明義也。彼因緣、假名兩宗,似此所明三藏教有、空二門相參,猶闕昆勒門,及非有非空門也;彼不真宗明如幻化,似與此通教有門相參,餘三門彼所不明;彼真宗似與此別教有門相參,三門彼所不明。是則,四宗明義,但得與三教四門相參,圓教四門,彼所不明;四教猶有十二門,彼四宗所不明也。又,護身法師用五宗明義,四宗如前,長立法界宗,似與此圓教有門相參;四教猶有十一門,彼所不明也。耆闍法師用六宗明義,三宗似與此三門相參,如上分別,彼真宗與此通教空門相參,彼常宗似與此別教有門相參,彼圓宗似與此圓教有門相參;此四教猶有十門,彼六宗所不明也。故知,四宗、五宗、六宗,雖言古今已來,明義富博;今家往望,攝佛教門,猶有所闕也。
所以前明四悉檀義者,正是述一家通教說法與古今說法,運用不同也。前明三觀竪破諸法,略為數十番。次此下明四教所詮,約諸教立義,其尋覽者,則知與諸禪師及三論師,破義及立義,意不同也。
問曰:四教遍通眾經,何得的用通此經也?
答曰:今撰«四教義»,遍通諸經;別有大本,略撮其要。通此經文者,正言此經,具明四教入道,故須知大意也。但諸師多採經通論,致令晚生,皆謂論富經貧;今採經論通經意,欲令後生知經富論貧也,敬重大乘真佛所說功德無量,是入道正因。輕經重論,甚可傷也。
第二、辨所詮者,夫教是能詮,理是所詮;故因理設教,由教顯理;即理非教,即教非理;離理無教,離教無理。故«思益經»云「菩提之中,無文字;文字之中,亦無菩提。離菩提、無文字,離文字、無菩提」,以離菩提無文字故,約理而施教;離文字無菩提故,施教即能顯理。是則教為能詮,理為所詮,意在於此。所言理者,即是諦也。今約諦明理,由理起教,教能詮理;教是能詮,理是所詮。就所詮義,略為四意:一,約四諦理明所詮;二,約三諦理明所詮;三,明二諦理明所詮;四,約一諦理明所詮。
第一、約四諦明所詮者,即為三意:一,明所詮四諦理;二,明能詮教;三,明約經論。
一、明所詮四諦理者,有四種四諦:一,生滅四諦;二,無生四諦;三,無量四諦;四,無作四諦。大意出«大涅槃經»。
二、明能詮教者,即是四教能詮四種四諦理也。即為四:一,三藏教詮生滅四諦理;二,明通教詮無生四真諦理;三,明別教詮無量四諦理;四,明圓教詮無作四諦理也。
三、明對經論者,即為二意:一,對經;二,對論。
一、對經者,若«華嚴經»多明別、圓兩教,詮無量、無作二種四諦理;聲聞經但明三藏教,詮生滅四諦理;«大集方等»及此經明四教,詮四種四諦理;«摩訶般若»多明三教,詮三種四諦理;«法華經»但說圓經,詮無作四諦理;«大涅槃»明四教,詮四種四諦理也。
二、明對論者,若別通經論,類經可知。若通申經論,如«中論»破一切內、外顛倒執諍竟,外人問曰:「若一切世間皆空無所有者,即應無生無滅;以無生滅故,則無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若受空法,有如此等過。」論主答曰「汝今實不能,知空、空因緣……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若不知二諦,則不知真佛法。以有空義故,則一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法則不成。」一切法成者,有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今釋此語,論主破執見既盡,明有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者,即是申«摩訶衍»教三種四諦、三種四沙門果、三種三寶也。
問曰:云何得知?
答曰:論主說偈,故知有也。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偈申通教大乘,詮無生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偈云「亦名為假名」,即是申別教大乘,詮無量四聖諦、四沙門果、三寶也;偈云「亦名中道義」,即是圓教大乘,詮無作四實諦、四沙門果、三寶也。破申之意,大乘三教,祇用一偈;作論之功,妙在於此。
次後說兩品,初〈品〉云「問曰:已知摩訶衍入第一義,今欲聞聲聞經入第一義」,論主具明生滅十二因緣,破六十二見,入第一義,即是為鈍根聲聞弟子,說因緣生滅相。生滅因緣,即是生滅四諦、四沙門果、三寶也。«中論»前申«摩訶衍»通、別、圓三教三種四諦、四沙門果、三寶;後兩品申三藏生滅四諦、四沙門果、三寶者,以後世人根轉鈍,應須還用此教。是則«中論»文略而義富,申佛四教既明詮,於四諦之理已顯,故言有四諦也。乃是如意殊論,非唼水殊論也。若不解此義,單複織假未知;若為通經,四假通經,意終難見也。
第二、約三諦明四教所詮之理者,即為三意:一,明三諦所詮理;二,明能詮四教;三,約經論。
一、明三諦所詮理者,三諦名義,具出«瓔珞»、«仁王»兩經,經云「一,有諦;二,無諦;三,中道第一義諦。」有諦者,如世人心所見理,名為有諦,亦名俗諦。無諦者,出世人心所見理,名為無諦,亦名真諦。中道第一義諦者,諸佛菩薩之所見理,名中道第一義諦,亦名一實諦。故«大涅槃經»云:「凡夫者有,二乘者無,諸佛菩薩不有不無。」三諦義,至釋〈入不二法門品〉當略明也。
二、明能詮四教者,即為四:
一、三藏教,但詮二諦理,所以稟教之流,不聞佛性常住涅槃。
二、通教亦但詮二諦理,所以稟教之流,亦不聞佛性,常住涅槃,三乘猶存灰斷之果也。
三、別教別詮三諦理,所以稟教之流,三十心但成二觀、二智方便,登地方乃見佛性、入法流也。
四、圓教圓詮三諦,稟教之流,初心即開佛知見,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
三、明對經論者:
«華嚴»但詮假名俗諦、中道。又解云:華嚴教,詮別三諦一心;三藏漸教,詮真俗二諦;方等大乘之教,詮三諦,一往同華嚴;摩訶般若,亦具詮三諦,一往同華嚴;法華但詮一心三諦;涅槃備詮三諦,一往亦同華嚴也。
諸論隨經,類之可知,«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即詮真諦;「亦名為假名」,即詮俗諦也;「亦名中道義」即詮中道第一義諦也。此偈即是申摩訶衍,詮三諦理。若下兩品明聲聞經入第一義,此即是別申三藏教,詮二諦理也。
第三、約二諦明所詮者,亦為三意:一,正明所詮理;二,明能詮教;三,約經論。
一、明所詮理者,即是二諦理也。二諦有二種:一者,理外二諦;二者,理內二諦。若真諦非佛性,即是理外之二諦;真諦即佛性,即是理內之二諦也。
一、理外二諦,有二種:一者,不即二諦,生滅二諦也;二者,相即二諦,無生二諦也。故«大品經»云「即色是空,非色滅空」,色滅方空,是不即二諦;即色是空,相即二諦也。
二、明理內二諦,亦有二種:一,不即二諦;二,相即二諦。
不即二諦,即是無量二諦。故«大涅槃經»云:「分別世諦,有無量相;第一義諦,有無量相。非諸聲聞、緣覺所知也。」
二、相即二諦,無作二諦也。
二、明能詮四教者,若三藏教,詮於理外,不即二諦;若通教,詮於理外,相即二諦;別教詮於理內,不即二諦;圓教詮於理內,相即二諦也。
三、對經論者:
«華嚴經»詮理內二種二諦;三藏教詮理外不即之二諦;方等大乘詮理內、理外四種二諦;«摩訶般若»詮理外相即二諦、理內二種二諦;«法華經»但詮理內相即二諦;«涅槃經»通詮理內、理外四種二諦。
諸論通經,類之可解,«中論»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此申理外相即之二諦;「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此申理內不相即、相即之二諦。後兩品明聲聞入第一義,即是申三藏教,詮理外不相即二諦也。
第四、約一諦理明所詮者,亦為三意:一者,正明所詮理;二,明能詮教;三,約經論。
一、明所詮理者,即是一諦理也。何等名為一諦?「諦」名審實,審實之法,即是不二。豈是三諦、二諦皆名審實!今明真、俗說為諦者,但是方便,實非諦也。故«涅槃經»云:「所言二諦,其實是一。如來方便,為化眾生,故說為二。」譬如日月不轉,醉人見轉。當知唯有不轉之日,不醉之人同見,豈別有迴轉之日!若實有轉日者,不醉之人亦應竝見也。一諦如真日,二諦如轉日,真日審實,可名一諦;轉日不實,何有二諦!方便說二,實義不成,故非諦也。今以此一實諦,為所詮之理也。
二、明能詮之教者,若藏教、通教,正是煩惱惡酒未吐,唯詮轉日,說有二諦,不能詮一實諦也。若別教詮一實諦,如離轉日,有不轉日。圓教詮一實諦,轉日即不轉日也。
三、對經論者:
若華嚴教,詮真俗即一實諦,帶不即之方便。若三藏教,一向不詮一實諦也。若方等教,詮一實諦同華嚴。摩訶般若教,詮一實,亦同華嚴,故«無量義經»云:「佛成道以來,四十餘年,未顯真實。」今謂:何有不說實諦?但或時赴緣,開二諦、三諦、不即一諦之方便。所覆法華教,詮一實諦,無復不即之方便,但論一切即一實諦也,故«法華經»說:「二萬億日月燈明佛,皆云『諸法實相義,已為汝等說。今佛放光明,助發實相義。諸佛法久後,要當說真實。正直捨方便,但說無上道。』」若«涅槃經»,同方等通釋,入佛性為異。
諸論隨經,類之可解,如«中論»偈云「亦名中道義」,此即是申一實諦之教也,故青目釋云「遮二邊故,名為中道」,即是遮因緣空邊、假邊,非此二邊,則非真俗二諦,名一實諦也。故«大涅槃經»云「一實諦者,則無二也」。又云「無二之性,即是實性」,無二之性,即是入不二法門。又,一實諦者,即是不生不生。不生不生不可說故,淨名居士默然杜口,文殊稱歎,意在此也。
第三、約四教位分別淨、無垢、稱位者,即為五意:一,約三藏教明淨無垢稱義;二,約通教明淨無垢稱義;三,約別教明淨無垢稱義;四,約圓教明淨無垢稱義;五,約五味譬以結成。
第一、約三藏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尋佛三藏教赴緣多塗,言其正要,不出四門入道:一,有門;二,空門;三,有無門;四,非有非無門。今正用«毘曇»有門,以判位也;三門明菩薩義,既不度,豈可繆論!今約有門釋淨、無垢、稱義,即為三意:一,明開三乘;二,略明三藏教辨菩薩位;三,釋淨、無垢、稱名。
第一、略明開三乘者,佛於生生不可說非三之理,用四悉檀,約苦、集、道,開三乘教門,赴三種行人之根緣,令同得滅諦涅槃也。故«法華經»云:「為求聲聞者,說應四諦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為求辟支佛者,說應十二因緣法;為求菩薩者,說應六波羅蜜法,令得三菩提,成一切種智。」
若聲聞小乘教門,苦諦為初,觀四諦入道,發真無漏,斷正使盡,位登羅漢,具足三明,及八解脫;既無慈悲度物,現身而入涅槃。故«大智論»說:「如麞在獵圍,驚怖跳出,都不顧群。」今不約此判淨名位也。
若緣覺中乘教門,集諦為初,觀十二因緣,發真無漏,斷三界結盡,侵除習氣,具足三明,及八解脫;雖有少慈悲,不能度物,亦於一世,即入涅槃。故«智度論»云「如鹿在獵圍,驚跳自出。雖顧𥄝群,怖不停待」,今亦不就此判淨名位。
若菩薩大乘慈悲弘誓,不捨眾生,為物心大教門,以道諦為初,修行六度,化一切眾生共出三界,至成佛果,利益功圓,方入涅槃。故«大智論»云「如大香象在於獵圍,雖遭刀箭,擁群共出」,此是大士位懷,故須約此判淨名位也。
第二、明三藏教菩薩位者,略為七:一,發菩提心;二,行菩薩道;三,種三十二相業;四,六度成滿;五,一生補處;六,生兜率陀天;七,八相成道。
一、明發菩提心者,如釋迦牟尼菩薩,於過去世為陶師,值前釋迦牟尼佛,供養彼佛已,即發菩提心「願未來得作佛時,還名釋迦」,時佛可其願也。
問曰:何名發菩提心?
答曰:緣生滅四諦,起慈悲四弘誓願,即是發菩提心也。
二、明行菩薩行者,即是三阿僧祇劫行六度也。
從過去釋迦牟尼佛,至罽那尸棄佛,名一阿僧祇劫。從此常離女人身,爾時不自知——我當作佛、不作佛。今謂:是五停心、別相、總相四念處觀,用此觀心修波羅蜜也。爾時未發煖解,而有慈悲誓願,安撫生死,心無怯弱,故能壞女人業,常受男子身也。爾時未發煖解,位在外凡,故不自知己身當作佛也。
次明從罽那尸棄佛,至然燈佛,為二阿僧祇劫。是時,菩薩用七莖蓮華供養然燈佛,敷鹿皮衣,布髮掩泥,時然燈佛便授其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名釋迦牟尼。」爾時,菩薩雖自知——我必作佛,而口不稱「我當作佛」。今謂:得煖法智慧,修六波羅蜜也。
次明從然燈佛,至毘婆尸佛,為第三阿僧祇劫滿。是時菩薩內心了了,自知作佛,口自發言,無所畏難:「我於來世,當得作佛。」今謂:此是頂法智慧,行六波羅蜜也。
三、明過三阿僧祇劫種三十二相業者,今謂此是入下忍之位。用此忍智,修行六度,成百福德,用百福德成一相。如是百劫,成三十二相之業因也。
四、明六波羅蜜滿者:
菩薩一切能施,乃至不惜身命,如尸毘王以身施鴿,心不悔恨,是為檀滿。
尸波羅蜜滿者,持戒不惜身命,如須摩提王,精進持戒,常依實語,赴鹿足王就死,是為尸羅滿。
羼提波羅蜜滿者,菩薩忍辱,不惜身命,如羼提比丘,為歌利王割截,心生慈忍,發誓身復,名羼提滿。
毘梨耶波羅蜜滿者,精進不惜身命,如大施太子,為國民入海,採寶得如意珠;海神因其寢臥,盜珠還海;太子發誓抒海水,為眾生求珠,困苦垂命,心無懈退,名精進滿。
禪波羅蜜滿者,菩薩具足禪定,於外道禪定,出入自在,如尚闍梨仙人坐禪時,無出入息,鳥於髻上生子,慈悲不動,乃至鳥子飛出,是名禪滿。
般若波羅蜜滿者,菩薩大心分別,如劬頻婆羅門大臣,分閻浮大地為七分,若干大城、小城、聚落分作七分,般若波羅蜜亦如是。
此為菩薩六波羅蜜滿。今謂由是下忍智慧,能調伏諸根,滿足六度也。
五、住一生補處者,即是釋迦菩薩生迦葉佛所,作補處弟子,淨持禁戒,行諸功德,迦葉佛授記,次當作佛。今謂此猶是中忍之位也。
六、明生兜率陀天者,捨閻浮提報,上生此天,為諸天師,在於彼天,修八勝處。今謂此猶是中忍之位也。
問曰:菩薩何意初發心伏結而不斷也?
答曰:若斷結,即不得受生化物。菩薩觀無常伏結,令諸煩惱脂消,用清淨心修行六度,令諸功德肥也。
七、明下生成道者,即是三藏教明八相成菩提道也。所言八相成道者,一,從兜率陀天下;二,託胎;三,出生;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轉法輪;八,入涅槃也。
問曰:所明三藏教,阿毘曇有門;說菩薩義,為是佛說?為是佛去世後,諸聲聞弟子說耶?
答曰:亦有是佛說,多有是諸羅漢作«毘婆沙»說也。
問曰:若是佛說,此則可信;若諸羅漢所說,云何可信?
答曰:諸羅漢既是聖人,採佛三藏教意,明菩薩義,何容頓乖僻也!
問曰:若爾,«智度論»何意從始至終,一一彈破?
答曰:龍樹為欲申摩訶衍,明菩薩義,以大破小,皆可破也。
問曰:龍樹訶云「是迦旃延弟子,於小乘經有失」,何況解菩薩義?
答曰:舍利弗,佛在世時,分別法相,猶尚有失,何況佛去世後,諸羅漢也。雖然影傍,猶差今時凡夫也。
第三、約三藏教位釋淨、無垢、稱義者,正在中忍補處之位也。六度之道,即是淨義。所以者何?三種藥中,無三種病;六度是道諦,是淨義。故«法華經»云「又見佛子,修種種行,求無上慧,為說淨道」也。維摩大士六度行成,即是淨義;無六蔽垢,故言無垢;以相似解,內稱生滅四諦之理,外稱根緣,助釋迦如來顯三乘之教,故云淨、無垢、稱也。是以〈方便品〉現疾,為國王、長者說無常、苦、空、無我不淨之法,訶責諸人勸求佛果,意在此也。
問曰:維摩析挫聲聞,彈訶菩薩,此是不思議之位行;何得用聲聞經所明菩薩之位挍量?
答曰:住不思議解脫菩薩,能種種示現,豈不能現聲聞經所明菩薩之像,輔釋迦而弘化也!
問曰:何故化國王、長者,而示三藏菩薩之形說法?訶聲聞、菩薩,即現摩訶衍不思議之言教?
答曰:凡俗界內結業未除,故說生滅四諦,此正是對治。羅漢、菩薩,界內因疾已除,但迷不思議三諦之理,是故說三種四諦以折聲聞,說無作四實諦訶菩薩也。
第二、約通教辨位釋淨、無垢、稱位者,此教既詮因緣即空之理,三乘同稟,契理證真,必有淺深,故須判位也。通教入道,亦具四門,今約空門以辨位也,亦為三意:一,略明約通教開三乘;二,略明通教菩薩位;三,釋淨、無垢、稱義。
第一、略明約通教開三乘者,三乘之人同稟通教,見第一義。第一義者,即是無分別之真諦理。而分別說三乘者:
聲聞從聞生解,總相體假入空,智慧力弱,但斷正使。
緣覺福德利根,生無佛世,自然體假,發真為異;又解,緣覺利根,能少別相體假入空,發真無漏,斷三界結,侵除習氣也。
三、菩薩乘者,菩薩修總相、別相智慧,體因緣即空,起大悲誓願,修諸法門;若見第一義,斷界內煩惱,用誓願扶習,還生三界,遊戲神通,成就眾生,淨佛國土也。
故«中論»云:「諸佛以甘露味教化眾生,諸法實相是真甘露味也。若得諸法實相,滅諸煩惱,名聲聞乘;若生大悲,發無上意,名為大乘;若佛滅後,時世無佛,因遠離生智,名辟支佛乘。」
第二、明通教三乘位者,即為二意:一,明三乘共十地;二,簡名別位通。
一、明三乘共行十地位者,即為二意:一,標名;二,略解釋。
一、標名者,一,乾慧地;二,性地;三,八人地;四,見地;五,薄地;六,離欲地;七,已辦地;八,辟支佛地;九,菩薩地;十、佛地。故«大品»云「菩薩從初乾慧地,至菩薩地,皆行皆學,而不取證」,佛地亦學亦證,故言三乘通位也。
二、略解釋者:
乾慧地,即是三乘初心,通名乾慧地也。此是三賢之位:一,五停心;二,別相念處;三,總相念處。此三通名外凡乾慧地也。
問曰:若爾,與三藏教明三賢有何異?
答曰:一往名同,拙、巧兩度,已如前三觀分別,豈得不異也!
問曰:三乘人同觀第一義諦,亦應同破八倒、同見佛性,何得言通教入二涅槃耶?
答曰:破八倒是一往之言,分別有四種不同:
一、破八倒,不結枯榮,是則通、別、圓未可定判也。
二、破八倒,結成四枯,多屬通教。
三、破八倒,結四榮,定成別教。
四、破八倒,雙結枯榮,即是圓教。
今明破八倒,用淨名訶迦旃延,破三藏五義,說摩訶衍五義,即結成四枯。故彼諸比丘,心得解脫,一往屬通教意也。
二、明性地者,若因總相念處,初發善有漏五陰,名為煖法。增進初、中、後心,入頂法、忍法、世第一法,皆名為性地內凡,俱伏界內見惑也。
三、明八人地者,即是三乘信、法二種行人,巧觀發真,在無間三昧、十五心、八忍之位也。
四、明見地者,即是三乘同見第一義無生四諦之理,同斷見惑三結,及八十八使盡也。
五、薄地者,體愛假即真,發六品無閡,斷欲界六品,證第六解脫,欲界煩惱薄也。
六、離欲地者,即是三乘之人,體愛假即真,斷欲界五下分結盡,離欲界煩惱也。
七、已辦地,即是三乘之人,體色、無色愛即真,發真無漏,斷五上分結,七十二品盡也。斷三界惑究竟,故言「已辦地」也。
八、辟支佛地者,緣覺、菩薩發真無漏,功德力大,故能侵除習也。
九、菩薩地者,從空入假觀行純熟,道觀雙流,深觀二諦,進斷習氣,及色心無知,得法眼道種智,遊戲神通,淨佛國土,學佛十力、四無所畏、大慈悲等一切佛法,斷習氣將盡也。
十、佛地者,大功德力資智慧,得一念相應慧,照窮真俗,一切界內習氣究竟盡也。故«智度論»云「聲聞智慧力弱,如小火燒木,雖然,猶有炭在。緣覺智慧力勝,如大火燒木,木然炭盡,餘有灰在。諸佛智慧力大,如劫燒火,炭灰俱盡」,亦如兔、馬、象三獸渡河之諭也。
問曰:菩薩、佛地名異二乘,何得言通耶?
答曰:名雖有異,同是無學、應供,得二涅槃,共歸灰斷,證果是一,名義不殊。是則名義、究竟俱同也。
二、明名別位通者,即為二意:一,約前三乘共十地,菩薩別立忍名;二,用別教名,名別而義通。
一、約三乘共行十地,為菩薩別立忍名者,«大智論»云「乾慧地於菩薩法,名為伏忍;性地於菩薩法,名為順忍;八人地於菩薩法,名無生法名;見地於菩薩法,名無生法忍果;薄地於菩薩法,名離欲清淨;離欲地於菩薩法,名遊戲神通;已辦地於聲聞經,說名為佛地」,辟支佛地,乃至佛地,如前分別。
問曰:何意於菩薩法中,別立伏忍等別名?
答曰:觀理雖同,方便修行化他;求佛果有異,故於菩薩法別立伏忍等別名也。分別其相,具在四教大本。
二、明用別教名,名別而義通者,即是三乘同觀第一義諦之理,菩薩用別教十信、三十心、十地名辨位也。
乾慧地,伏忍,立名十信別名。
性地,柔順忍,立十住、十行、十迴向名。
八人地、見地,即是得無生忍,立歡喜地名,故«大品經»云:「須陀洹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薄地向、果,向即離垢地,果即明地也,故«大品經»云:「斯陀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阿那含地向、果,向即是炎地,果即是難勝地,故«大品經»云:「阿那含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羅漢地向、果,向是現前地,果是遠行地,故«大品經»云:「阿羅漢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辟支佛地,即是第八不動地,侵除習氣也,故«大品經»云:「辟支佛智斷,是菩薩無生法忍。」
菩薩地,即是九善慧地;十法雲地,當知如佛。
佛地如前說,坐道場時,一念相應慧斷一切習氣盡者,所謂煩惱障、法障之習氣也。化一切有緣眾生竟,入無餘涅槃,如薪盡火滅,八相成道如前說。
是則用別教名辨位,名異而義同,猶屬通教明菩薩位也。
問曰:從初地至七地,對四果出何經論?
答曰:諸經論非不對當,但高下不同;古今法師對當,亦多殊異。所以然者,或云見地止對初地,此如今所用。或取三地併對見地,«仁王經»明四地併對見地,此則難可定依。但通教見地,本是無間之道,不出觀證須陀洹,豈得從初地斷見,乃至三地,或云四地也!若別教明斷別惑不若二乘,如此明義,或當有之。又或言「六地斷結羅漢齊」,或云「七地名阿羅漢」,此難定執。前後兩果,經論明義既不定;其間二果以意可知。既不可定依,今用義推,作此對位。雖一往小便,終不可執也。
第三、約通教明位,釋淨、無垢、稱義者,大士位在補處,真諦之理,性自皎然,名之為淨;界內二障正惑已盡,習氣微薄,故名無垢;智慧內與真諦相應,外能稱三乘根性,神通說法,故云稱也。是則略辨通教大士受淨、無垢、稱之名。所以須示現此菩薩之像者,用此形聲託疾,為國王、長者說如夢幻之法,勸求菩提。又破三藏教三乘,封守拙度之迷僻也。若尋什師、生、肇«注維摩經»,同用此意;梁、陳諸大法師講此經文,判菩薩位,厝意高下,雖小不同;今家往望,皆併是用通教意釋此經耳。
第三、約別教明位,釋無垢、稱義者,此教通詮假名,如如來藏佛性之理,菩薩稟此教門修(行得)證,從淺至深,故須明位。此別教入道,亦有四門,今但約空有門明行位也。如«大涅槃經»云:「第一義空,名為佛性。智者見空,及與不空;聲聞、辟支佛,但見於空,不見不空。」不空者,即佛性也。就此即為三意:一,明經論辨別教不同;二,略明別教位;三,約別教釋淨、無垢、稱義。
第一、經論辨別教菩薩位不同者,尋別教正明因緣假名、恒沙佛法、真如佛性之理,菩薩稟此教,觀三諦理,歷劫修行,斷恒沙無知別見思惑,欲見佛性,求常住四德涅槃。今明別位不同,略為三意:一者,諸經明位數不同;二,斷伏高下不同;三,對法門不同。
一、諸經明位數不同者,如«華嚴經»三十心、十地、佛地,但有四十一位;«瓔珞經»明有五十二位;«仁王經»明五十一位;新翻«金光明»«勝天王般若»及«大品經»,但明十地、佛地,不開三十心;«大涅槃經»明五行、十功德義,推以開三十心、十地也。諸論明地位,多小不同,悉是約經故爾。
二、明斷伏高下不同者,二十心斷界內結,高下不同;十地斷界外見思,對位有異也,具在四教大本。
三、明法門有異者,如«華嚴經»十波羅蜜對十行;新翻«金光明經»用十波羅蜜對十地。如此等諸經約位對諸法門,多不同也。
問曰:何意別教明位,經論辨數對法門不同耶?
答曰:別教約界外辨十地位、行、斷、伏對諸法門,悉檀方便,隨機接引,是以多不定也。
第二、略明別教菩薩位者,今約«瓔珞經»明有七種位:一,十信;二,十住;三,十行;四,十迴向;五,十地;六,等覺地;七,妙覺地。
一、十信位者,十信名義,具在大本。今明別教菩薩信因緣佛性、常住三寶,知無量、無作四諦,起慈悲四弘誓願,天魔、外道、二乘所不能阻,名為信心。若望«涅槃經»明五行,即是戒聖行、定聖行。修生滅四諦慧聖行,伏界內見惑,即是十信心位也。
問曰:別教菩薩既緣無量、無作四諦,發菩提心,何故修生滅四諦觀也?
答曰:別教菩薩初心雖信無量、無作四諦之理,而界內煩惱障重,必須前斷此惑,故先修生滅四諦以調心也。
二、明十住位者,即是習種性,十解位也。入理般若,名為住。所言入理者,直入偏真,似入圓真理也;若望«大涅槃經»,正是修無生四真諦觀。今明此十住,皆是修體假入空觀,發偏真之慧,斷界內見思,得一切智慧眼,生相似中道之解,即是別教煖法位也。
三、明十行位者,即是性種性。前明十住,既得入理;今從理起行,學十波羅蜜,故名十行,望«大涅槃經»,即是修無量四諦觀門;今明十行修從空入假觀,斷恒沙無知,得道種智法眼,界內正使已盡,相似中道之解,漸更分明,即是別教頂法位也。
四、明十迴向位者,即是道種性。解行心合,迴因向果,順入法界,故名迴向,望«大涅槃經»,應是修無作四諦觀;今明此菩薩修中道正觀,中道似解,轉更增明,能伏無明,得相似一切種智佛眼,即是別教忍法位也。
問曰:既明別教之位,何用對煖、頂、忍乎?
答曰:別教十地既對四果三十心位,豈不對煖、頂、忍也!
問曰:此既是別教菩薩,何得修無作四諦觀門?
答曰:此義交加,關涉不易。具在大本,豈可即求決也!
五、明十地位者,即是聖種性位。從入初地,即發真,明見佛性平等法界,自體住持,出生諸佛功德,堪能荷負一切眾生,故名為地。若望«大涅槃經»,應是分證無作四諦之理,得二十五三昧,名諸三昧王,五行具足,次第成十功德、入十地,多恐意在此也。今明此十地菩薩:
若登初地,即證真中道第一義諦,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能斷無明住地,分得種智、佛眼,得如來真、應兩身,十方行化也。始從初地,乃至十地,皆斷無明,但以位約,分為三道:初地,名見道;二地至六地,名修道;從七地已去,名無學道。地論師言:「二地至七地,名修道;八地已去,名無學道也。」初地菩薩五行具足,恐是初地功德也。餘九種功德,或可對九地。所言破無明別見惑者,«大涅槃經»云「自此已前,皆名邪見人也」,是則三藏、通教三乘之人,皆未見此理,故名邪見人也。以大士訶須菩提,大師是汝之師,天魔、外道一手作諸勞侶,意在此也。乃至別教十信、三十心,雖伏此惑,既未能斷,猶是成就無明別見,訶諸菩薩,意或在此也。
二、從二地至六地,名修道者,斷別惑三界愛,如«大智論»明,迦葉聞甄迦羅琴聲,不能自安,迦葉云「三界五欲,我已斷竟。此是菩薩淨妙功德所生五欲,故於是事,不能自安」,例色、無色愛,亦復如是。此經大士訶須菩提云「同於煩惱,不到彼岸。入於八難,不得無難」,意在此也。故從二地至六地,通名修道斷此別惑也。今以義推:二離垢地,即侵斷別教欲愛,名斯陀含向。
三明地,即是別教斯陀含果。
四炎地,即是別教阿那含向。
五難勝地,即是別教阿那含果,斷別愛欲盡也。
六現前地,即是別教阿羅漢向,斷別色、無色愛也。
七遠行地,即別教阿羅漢地,斷別色、無色愛盡,故從此名無學道也。
問曰:此對四果,出何經論?
答曰:別教明斷伏對四果,經論多不同;諸大乘法師,所用亦異。地論師通教判位云「初地斷見,二地斷欲愛,三地斷色愛,四地斷無色愛」,地論師通宗判位,有用「三地斷見,名須陀洹;從四地至六地,名斯陀含,第二依法師;七地至九地,名阿那含,第三依法師;十地、等覺,名阿羅漢,是第四依法師」,有言「三地斷見,四地名斯陀含,五地名阿那含,六地名阿羅漢」,有用«仁王經»「四地斷見,五地名斯陀含,六地名阿那含,七地名阿羅漢」,如是等異說不同,難可定依。今以義推,作此對四果也。一往似便,既無的文,佛意難知,不須苟執也。
問曰:何故解釋不定?
答曰:已如前釋。
八不動地,即是別教辟支佛地。地論師云「從此明無學道」,未知的出何經論。不但八地得無生忍,寂而常用,用而無相,無功用心,自然斷法界無明惑,色習盡也。
九善慧地,無明稍薄,斷心習盡,慧轉分明,善入實相也。
十法雲地,慈悲智慧,猶若大雲;慈悲普洽,一切皆雨法雨。慧雲能持十方諸佛所說法雨,斷十品無明也。
六、等覺地者,即是邊際智滿,入重玄門。若望法雲,名之為佛;望妙覺,名金剛心菩薩,亦名無垢地菩薩。三魔已盡,餘有一品死魔在,斷無明習也。
問曰:前通教何意不辨等覺佛耶?
答曰:界內習氣易盡,故不須開法雲、出等覺。
問曰:別教經論,何故有處明法雲,之後更有金剛等覺?自有經論止明十地行滿,便成佛果。南北法師,諍此紛紜。
答曰:更立等覺,未定為礙。所以然者,«華嚴經»明法雲十地功德智慧,用此於佛,如爪上土,方於大地。若爾,雖說一品無明,而實不可說品。何以得知?後心菩薩無功用道,其疾甚風,一日之間,能破無量品無明障惑。何況«瓔珞經»明等覺地,於百千萬億劫入重玄門,倒修凡夫事!是故開法雲地,更立金剛心等覺佛,於理無失。若知一品有無量品無明,用法雲無礙之智即盡,復何須開出等覺地!
妙覺地者,金剛後心,朗然大覺,妙智窮源,無明習盡,名解脫;蕭然無累,寂而常照,名妙覺地;常住佛果,具足一切佛法,名菩提果;四德涅槃,名為果果。
問曰:為定用金剛智斷無明?為用妙覺斷無明耶?
答曰:«涅槃經»云「有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
問曰:何故«勝鬘經»云「無明住地,其力最大,佛菩提智之所能斷」耶?
答曰:若用別接通,十地、等覺,即是佛菩提智。所以者何?«涅槃經»云「九住菩薩,名為聞見;十住菩薩,名為眼見」,雖見佛性,而不了了。以無礙道與惑共住,故不了了。諸佛如來了了見者,即真解脫蕭然累外,故了了也。若別教明義,從初歡喜,即用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心,方乃斷盡。若圓教明義,即是初發心住,得佛菩提智,斷初品無明,乃至等覺後心,方乃斷盡。
第三、約別教位,釋淨、無垢、稱名者,維摩既是一生補處大士,即是法身,居等覺金剛心,無垢菩薩之位也。佛性理顯,故名為淨;別惑正、習俱盡,無明餘習,譬若微煙,雖有如無,故名無垢;邊際智滿,內稱深理,外用無方,法界平等,赴緣行化,故名為稱,故云淨、無垢、稱也。豈可同彼三藏、通教,辨淨、無垢、稱義!所以教迹現同補處位者,為訶三藏、通教三乘,攝受別教大乘菩薩也。
維摩經玄疏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