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摩經玄疏卷第二

金陵書局校註版大藏經第三十八函 總第部1777天台山修禪寺沙門智顗撰
第一、釋名者,通標五意,已具前科。
就此釋名,分為二別:一,釋別名;二,釋通名。
一、釋別名者,此經以「維摩羅詰所說」標名,名異眾經,故云「別」也。
二、釋通名者,「經」之一字,即是通名也。所以通、別二者,略為三義:一,約教;二,約行;三,約理。
一、約教者,如«華嚴»、«大品»等,教異故,立名亦異,是為「別」也。皆是佛說,同名為「經」,故云「通」也。
二、約行者,如泥洹真法寶,眾生種種門入,種種門入,名為行別,故須「別」名。同趣涅槃,即是一理故,立名「通」也。
三、約理者,理是一法,名義則多,故«大涅槃經»云「如天帝釋,有種種名」。解脫亦爾,多諸名字,名字異故,故名為「別」。同是一理,故名「通」也。從教起行,從行入理,俱有通、別也。
今釋別名,分為二意:第一,前釋維摩詰;第二,明所說法。「維摩詰」即是標人,「所說」即不思議解脫。是知非人無以弘法,非法無以顯人。「淨名」者,登補處,智隣極境,所說之教即不思議解脫。此經乃以人、法雙標教首,是尊其人、重其法也。
第一、先釋毘摩羅詰者,即為四重:
第一翻釋名義 第二三觀解釋 第三四教分別 第四淨名本迹
第一、翻名釋義者,即為二意:一,翻維摩名;二,解釋。
一、翻名者,外國人語,自有不同;猶如此土,楚夏之別。而前後翻譯,不無增損。增損立義,略有三家:
一云「毘摩羅詰帝隷」,此土翻為淨名、無垢稱,稱,或云歎(什師翻也)。
次家云「毘摩羅詰」,此土翻為淨名(肇師翻也)。
後家云「毘摩羅詰栗致」,此土翻為淨、無垢、稱(光師所承三藏翻也)。
二、解釋者:
初翻似覺為繁,難為申釋。
次翻為淨名,今用此解,以對真、應二身。淨者,即是真身,真智無惑,故云為淨;名者,即是應身,垂形濟物,名稱普聞也。
後家翻為淨、無垢、稱,今用此翻釋,以對三身,即為二意:一,就事解;二,約觀心。
一、就事解三身者,一法身,二報身,三應身。一「淨」義者,即是法身。自性清淨,皎然無點,即是性淨法身也。二「無垢」者,即是報身。報智圓明,無有垢染,即是圓淨報身也。三「稱」者,即是應身。大慈化世,名稱普洽,即是應身也。故«智度論»云:「水銀和真金,能度諸色像;功德和法身,處處應現往。」但三身之義,備有眾經。理雖宛然,名不的顯。如«楞伽經»,具有三佛名義;又,«普賢觀經»云「佛三種身,從方等生」,三身明義,不乖二身,識其開合,豈定偏用!此類三諦、二諦之開合也。以此二翻,對義釋名,意在可見。
二、約觀心明三身者:
凡厥有心,心即法性。法性者,即是本淨。本淨者,即是法身也。
觀心相應,明時無暗。無暗者,即是無垢義。無垢者,即是智斷果報身也。
隨所利物,起一切事,皆如幻化,水月鏡像,和光無染,即是稱緣應身義也。
如是三義,不縱不橫,為菩提種子,«涅槃經»云:「發心、畢竟二不別,如是二心前心難。自未得度先度人,是故敬禮初發心。」善識六即,則不混濫也。
第二、用三觀釋維摩詰名者,三觀斷迷二諦、三諦之惑,顯二諦、三諦之妙理。真理皎然,名之為「淨」;惑障斯盡,謂之「無垢」;觀與理合,大用無方,故名為「稱」也。三觀義成,淨、無垢、稱,其意存矣。此經明室外彈訶,室內攝受。若不解三觀法門,入文玄旨,實為難見。今明三觀義,略為七重:
第一分別境智 第二釋三觀名 第三辨三觀相 第四對智眼 第五成諸乘義 第六約斷結釋淨名義 第七通此經文
第一、前分別境智者,境是所觀,智是能觀。所觀之境,即是十二因緣、三諦之理也;能觀之智,即三觀也。所以約十二因緣明所觀之境者,大聖說此正因緣法,為破外人計邪因緣,生無因緣之邪僻也。若迷此正因緣,則有六道生死;若解此正因緣,即有四種聖人也,是則約十二因緣而辨此十法界也。二諦、三諦之理,即是三觀所照之境也。今一家明四諦既有四種,十二因緣亦有四種:一者,生滅十二因緣;二者,無生十二因緣;三者,無量十二因緣;四者,無作十二因緣。生滅、無生滅因緣,即是所觀之境;無量因緣,即是第二觀境;無作因緣,即是第三觀境。今約«中論»偈,正明此三觀之境也。偈云:「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問:為當境自是境?由智說境?
答曰:若言「境自是境」,即是自性境;若言「由智故說境」,即是他性境;若言「境智故說境」,即是自他性境;若「離智故說境」,即是無因緣而說境。從因緣說境,尚不可,何況無因緣而說境也!四句說智,其過亦然。今«中論»所明「諸法不自生」,豈得說言「由境,故說境」!「亦不從他生」,豈得言「由智,故說境」!「亦不共生」,豈得言「境智合,故說境」!「亦不無因生」,豈得「離境智,故說境」!四句檢智,亦復如是。今四句檢境不可得,而說為「境」者,即是假境也,亦是不思議境也。智亦如是。一切有、無,因、緣,善、惡,是、非,垢、淨,世間、出世間,類如此檢。若用此意研覈眾家解釋經論,難免性義。
問曰:若境是境,境可是自性境。今待智故說境,何得是他性境也?
答曰:境若稱自,智豈非他!智若非他,境豈是自!境是自性,智即他性。境是自性,不得成假;智是他性,何得說假?智是他性,遂得說假;境是自性,亦應說假!境是自性,不得說假;智是他性,豈得說假!如此檢覈,由境說智,即是自性之過;說智為境,即墮他性之失。如是論者,由智說境,假不成也。若不成假境,即非不思議境。若能四句檢境,畢竟不可得而說為境者,即是假境也,亦是不思議境也。智亦如是。此不思議境智,即是此經所明不思議境智之正義也。故«金光明經.散脂鬼神品»云「我現見不可思議智光……不可思議智境」也。
第二、釋三觀名者,三觀之名,出«瓔珞經»云「從假入空,名二諦觀;從空入假,名平等觀,是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第一義諦觀,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也。
所言「從假入空觀」者,無而虛設,謂之為假;觀假知無,如幻如化,但有名字,即入空也。而說為「二諦觀」者,或是情智二諦,或約隨智二諦也。
次釋「從空入假觀」者,若不住空,還入幻化,假名世諦分別無滯,即是從空入假觀也。而言「平等」者,若前破俗用真,不名平等;此觀破用等故,名平等也。
次釋「中道觀」者,「中」以不二為義;「道」是能通為名。照一實諦,虛通無滯,名中道觀也。故經云:「前二觀為方便道,因是二空觀,得入中道,雙照二諦,心心寂滅,自然流入薩婆若海。」
此三通名觀者,「觀」以觀穿為義,亦是觀達為能。觀穿者,穿見思恒沙無明之惑,故名觀穿也。觀達者,達三諦之理也。故«大涅槃經»云「如人善知伏藏,即取利钁,掘地直下,槃石、沙、礫,直過無難,唯至金剛,不能穿徹」。槃石者,見思惑也。砂者,塵沙無知惑也。礫者,即是無明住地惑也。徹過者,即觀穿義也。至金剛者,即達一實諦佛性理也。
問曰:三觀俱照二諦,有何等、殊?
答曰:前觀雖照二諦,破用不等;次觀亦照二諦,破用平等,既不見中道,但是異時平等也;第三觀者,得見中道,雙照二諦,即是一時平等也。
第三、辨三觀相者,即為二意:一,明別相三觀;二,明一心三觀。
第一、明別相三觀者,觀因緣所生三諦之理,相別不同,取相、恒沙、無明三種惑障麁細,階級有異;觀理破惑,用智不同,故名別相三觀也。即是«大品經.三慧品»所明三智相也。今釋此別相三觀,即為三別:一,從假入空觀;二,從空入假觀;三,明中道第一義諦觀也。
第一、正明從假入空觀相者,略為三意:一,先明所觀之假;二,明觀門不同;三,辨入空觀智。
一、明所觀之假者,有二種假攝一切法:一者,愛假;二者,見假。愛者,即是愛論;見者,即是見論。此二種皆是戲論,破於慧眼,障見真實。愛論隨所見境,即生愛著,是為魔業;見論隨所見境,即生分別,是為外道業。故此經云:「天魔者,樂生死;外道者,樂諸見。」所謂因此愛見,起九十八使,使三業作善、不善,則輪轉六趣,受生死苦。故此經云:「從癡有愛,則我病生。」又曰:「此病起,皆由著我;是故於我,不應生著。」今明:若知愛、見,由無明生,則一切三界皆從心起。故«華嚴經»云:「三界無別法,唯是一心造。」而此諸法皆從假者,無明愛見所起之法,皆有三假之相。三假者,一、因成假;二、相續假;三、相待假。此三虛設,故云假也。
問曰:三藏、摩訶衍,皆明三假,二經之異,云何分別?
答曰:若隨情明假,則是聲聞經所說;若就理明假,皆如夢幻,即是摩訶衍所說。此經「訶優波離」,具明此三假之相也。
問曰:三乘從三假入空,若為分別?
答曰:有人言:「聲聞多用因成假,緣覺多用相續假,菩薩多用相待假。」今謂三藏所明「三假」相別,隨便入理。若摩訶衍所明三假皆如幻化,三乘觀此,同入空也。
二、明觀門不同者,即是折、體二種觀門也。如聲聞經所明「折假入生、法二空」者,此如空實手之拳指也;摩訶衍「體假入生、法二空」者,如空鏡像之拳指也。折假入空,名為拙度;體假入空,名為巧度,故«大智論»設巧、拙二醫譬。今釋此諭,如眼病是一,治有巧、拙,拙則針藥,痛楚方差;巧則呪術,不痛自損。損、差是同,見色不異也。故«中論»云:「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拙度為不善滅,說巧度為善滅也。
問曰:此有何殊?
答曰:善滅者,不斷斷;不善滅者,是定斷也。
三、明入空觀智者,亦為兩意:一者,明折假入空;二,明摩訶衍道體假入空。
一、折假入空者,即為二意:一,折見假入空;二,折愛假入空。並是三藏拙度教門也。
問曰:上明愛、見二假,愛前見後;今明修觀,何故見前愛後也?
答曰:眾生有二種使,鈍使麁,屬愛,魔業;利使細,屬見,外道業,故愛前、見後。今佛法正道,緣理斷結,於見道中,有二種人:鈍人用無常苦行入見道,先斷愛;利人用空無我行入見理,斷見。見盡在前,修道在後,愛結次除也。
一、明折見假入空者,即折非見假入空。折假之觀,如«大智論»破㲲至隣虛塵,折此生滅細塵色假,以入空也;觀內身心亦如是。但«成論»三大法師,各以情見,破此細塵,細塵若盡,不免斷見;塵若不盡,還是常見。不出二見,豈得入空?今詳«大智論»意,不如諸師所推,論主引佛語云「色若麁、若細,總而觀之,無常、無我,不說有極微之色也」。今謂,若知麁細等色無常、無我,即是因成、相續、相待,虛假不實。既不得色有,豈滯色、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也。是則身、邊二見,皆是四緣、三假所成,不實皆空。念想觀除,言語法滅,一心禪寂,心在定故,能知世間生、滅法相。若知四見及六十二見,無常空寂,豁然發真,成須陀洹,是為折見假入空之觀也。
問曰:折假入空,祇應折色;心之有、空、亦有亦空、非有非空,云何可折?
答曰:隨見所執,悉是四緣、三假,皆生滅相。破麁生滅,至細生滅。細生滅盡,即入空也。
問曰:云何分別四見,生、法兩空相也?
答曰:身、邊二見,皆是污穢、無記五陰。觀此五陰,即陰、離陰,並不見我相,唯有陰法。如觀五指,不見拳相。此從十六知見假,以入「生空」也。毘曇有門,用此人空,發真無漏,見第一義,斷三結盡,證須陀洹。成論空門,觀此邊見,但是行陰,行陰悉是三假,假既不實,因此入空,破諸見結,成須陀洹。即是折實法假入空正意,是為聲聞經說「法空」之相也。
二、明折愛假以入空者,愛,即是欲愛、色愛、無色愛,皆是四緣、三假之所成也。若觀四緣、三假,入空發真,無礙道斷,解脫道證,至非想第九解脫,是羅漢果住有餘涅槃。折假入空觀,其功乃息。亦名一切智,亦名慧眼。
二、摩訶衍體假入空觀者,入空觀門,乃有多塗,今約無生觀門,明體假入空也。就此觀門,亦為兩別:一,明體見假以入空;二,明體愛假以入空。
初、明體見假以入空者,體因緣所生身見等法,皆如夢幻,因成、相續、相待,但有名字。名字即空,非滅故空;空即是真,真即是涅槃,是為「體假入空觀」也。此約三假而檢:
一、就因成檢者,內有意根,外有法塵;根塵相對,則意觸因緣生愛;愛生者,即是身見、意識生也。今觀:此見、識,定從何生?為意根生?意法塵生?為根、塵合生?離根、塵生?若意根生,即自性生;若法塵生,即他性生;根、塵合生,即是共生;若離根、塵生,即無因緣生。從因緣生,尚不可說,何況無因緣生也!故«中論»偈云:「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說無生。」當知身見之心,本自不生。不生而說生者,但是隨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之法,不在內、外,亦非兩間,亦不常自有;是字不住,亦不不住;是字無所有,言語道斷,是名「從因成假以入空」也。
問曰:「空」有二種:一者,性空;二者,相空。此云何分別?
答曰:前四句檢,生性不可得,即是性空。無生而說生,即是假生;假生即是不生,不生即相空也。故世諦破性立假,真諦破假,即是相空也。
二、檢相續假,此一念心,為是生生?為是滅生?為生滅生?離生離滅而有生?若是生生,即自性生;由滅故生,即他性生;若生滅生,即是共性;若離生離滅生,即無因緣生。從因緣生,尚不可得,何況無因生也!今觀此心,不自性生,故非生生;不他性生,故非滅生;不自、他性生,故非生、滅共生;不無因生,故非離生、離滅生也。如此四句檢生不得生,而說生者,但以隨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生,即是假生;假名之生,即是不生;無生名字,則言語道斷,是名「從相續假以入空」也。
問曰:若說生生,可是自性生,待滅故生;滅生非生,即是假義,何得言是他性也?
答曰:生若稱自,滅豈非他!滅若非他,生豈是自!生是自性,滅即他性。生是自性,不得成假;滅是他性,何得說假?滅是他性,遂得說假;生是自性,亦應說假。如此檢覈,由生故生,即是自性之過;說滅為生,即墮他性之失。如是論者,由滅說生,假不成也。
三、檢相待假,此身見心生,為是生生?為不生生?為生不生生?離生離不生生?若是生生,即自性生;若不生生,即他性生;若生不生生,即是共生;若離生離不生生,即是無因生。從因緣生,尚不可說,何況無因緣而說生也!今觀此見心,不自性生,故非生生;不他性生,故非不生生;不自他性生,故非生不生共生;不無因生,故非離生不生而說生也。如此四句檢生不得,即是不生。不生而說生者,但以隨順世間名字,故說生。名字之生,即是假生;假名之生,即是不生;若無生名字,則言語道斷,是名「從相待假以入空」也。
問曰:生生可是自性生;待不生而說生,豈是他性生也?
答曰:若生稱自,不生豈非他也!相續科,已並覈竟,細類可知。
«大品經»明舍利弗問須菩提「為生生、為不生生?」須菩提答「非生生、非不生生也」,是則破生見三假,合有十二番觀門。若觀三假生、不生,而執著無生,還用十二番觀而破之也;破亦生、亦無生見,亦有十二番觀;破非生、非無生見,亦有十二番破。合破四見,共有四十八番觀。能破如所破,是則破能觀之心,亦有四十八番。合能所,共有九十六番觀門。善修此觀,觀生相畢竟不可得,乃至複四見、具足四見、不可說見,皆不可得,豁然開悟,六十二見、八十八使皆滅,得須陀洹。故«大品經»云「須陀洹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此即巧度,不斷而斷,不同拙度之定斷也。
二、體愛假入空者,分別愛假,猶如前說。今明修道體三界愛,皆如夢幻,三假即空;四句檢生,並不可得,是名體三界愛假以入空。空即是真智增長,諸法不生而般若生者,斷三界結也。若欲愛六品盡,名斯陀含。斯陀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次斷三品下分結盡,名阿那含。阿那含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斷上二界愛,五上分結盡,是阿羅漢。阿羅漢若智、若斷,是菩薩無生法忍。乃至辟支佛,侵除習氣,若智、若斷,亦是菩薩無生法忍。此皆巧度,不斷而斷,是觀因緣即空,不生生、無生四諦入空之觀,其功齊此。亦名一切智,亦名慧眼也。
二、明從空入假觀者,亦為三意:一,明入假之意;二,明修入假之觀;三,明觀成化物。
一、明入假之意者,此觀正為觀俗諦,破塵沙無知。若二乘不為化物,不須此觀;菩薩弘濟,必須此觀。所言從空入假者,若滯於空,墮二乘地。如«大品經»云「我以天眼觀十方世界恒沙菩薩,學菩薩道,少得入菩薩位,多墮二乘地」,是故通教菩薩須從空入假,用道種智,入菩薩位。若不滯空,如空中種樹,分別藥病,化眾生也。
二、明修入假觀者,入假有二種:一者,入見假一切法;二者,入愛假一切法。
一、明入見假一切法者,菩薩住深禪定,知空非空;具大慈悲,觀假見假。假有四種,從此四見,出無量見。一、自生見;二、他生見;三、共生見;四、無因生見。此四見,各有執諍之病也。復次,執有二重:
一、執外人邪因緣、無因緣四生之見,所謂從冥初生覺,從微塵生,自在天生,時生,自然生也。
二、執佛法正因緣,生自、他、共、無因四生之見。
執自生見者,若計意根生意識,是則心能生心。故«正法念經»云:「心如工畫師,作種種五陰;一切世間法,無不從心造。」亦如«唯識論»之所明也。
他生者,經言「心不孤生,必籍緣而起」,故«大品經»云「有緣思則生,無緣思不生」,當知一切法,皆從外緣生也。
共生者,有言「如經所說:『六觸因緣生六受,得一切法也。』」
自然者,如«龍王經»云「一切皆自然而生」。
«大品經»云「十二因緣,非佛、天、人、修羅作,性自爾也」,佛有四種之說,皆是悉檀方便,入假利物。而諸眾生,顛倒不了,或執外人邪說四邊,或執佛法經論四邊,而生見著。故«智度論»云:「般若譬如大火炎,四邊不可取,邪見火所燒。」今明隨所執見即苦、集,若能知苦、斷集,必須修道、證滅。皆是假名如幻化而知。
次、明入愛假一切法,可知也。
三、明觀成化物者,菩薩從空入假修證,即是觀因緣假,名生、不生無量四諦,亦名道種智,亦名法眼。過二乘地,用道種智,入菩薩位,入假修證。「道種智」有三種:一,生滅道種;二,無生道種;三,依藏識道種。菩薩住是位,為降伏天魔及其眷屬,即入愛假,現諸神通,乃至同事利物,說諸愛論,如此土三墳、五典,安國育民之經書也。為降伏外道及其眷屬,即入見假,顯示智慧,乃至同事利物,說諸見論,如十八種六師,皆稱一切智也。深知愛見苦、集之病無量,道滅之藥亦復無量,皆如無量夢幻,用四悉檀赴其根緣,隨病設藥。復次,菩薩為度如是無量眾生,故遊戲神通,淨佛國土,成就眾生,入假修無量願行,是為「觀成化物」也。
三、明中道第一義觀者,即為三意:一,明所觀境;二,明修觀心;三,明證成。
一、明所觀境者,前二觀是方便,雖有照二諦之智,未破無明,不見中道。真俗別照,即是智障,故«攝大乘論»云:「智障甚盲闇,謂真俗分別。」智障者,依阿黎耶識。識,即是無明住地;無明住地,即是生死根本。故此經云:「從無住本,立一切法。」無住本者,即是無始無明,更無別惑所依住也。
二、明修觀心者,若修此觀,還用前二觀雙忘、雙照之方便也。雙忘方便者,初觀知俗非俗,即是俗空;次觀知真非真,即是真空;忘俗非俗,忘真非真,非真非俗,即是中道。因是二空觀,入中道第一義諦。雖觀中道而不見者,皆是無明之所障也。當觀實相,修三三昧,«大智度論»云:「聲聞經中說『三三昧』,緣四諦十六行。摩訶衍明『三三昧』,但緣諸法實相。」
今初修空三昧,觀此無明不自生,不從法性生也,不他生,非離法性外別有依他之無明生、不共生,亦非法性共無明生,非無因緣生,非離法性、離無明而有生也。若四句檢,無明本自不生,生源不可得,即是無始空,是名「空三昧」。空,無住之本,一切法也。若爾,豈全同地論師計真如法性生一切法!豈全同攝大乘師計黎耶識生一切法也!
問曰:各計何失?
答曰:理無二。是二大乘論師,俱稟天親,何得諍同水火!
次觀無相三昧者,即觀無生實相,非有相,不如闇室瓶、盆之有相也;非無相,非如乳內無酪性也;非亦有亦無相,不如智者見空及不空;非非有、非非無相,取著即是愚癡論。若不取四邊之定相,即是無相三昧入實相也。若爾,豈全同地論師用「本有佛性,如闇室瓶、盆」?亦不全同三論師破「乳中酪性,畢竟盡淨,無所有性」也!
問曰:各計何失?
答曰:若無失者,二大乘論師何得諍同水火也?
次明修無作三昧,觀真如實相,不見緣修作佛,亦不見真修作佛,亦不見真、緣二修合故作佛,亦不離真、緣二修而作佛也。四句明修,即是四種作義;若無四修,即無四依,是無作三昧也。若爾,豈同相列北道明義緣修作佛;南土大小乘師,亦多用緣修作佛也。亦不同相州南道明義,用真修作佛。
問曰:偏用何過?
答曰:正道無諍。何得諍同水火?今明用三三昧,修一實諦,開無明,顯法性;忘真緣,離諍論;言語法滅,無量罪除,清淨心一。水若澄清,佛性寶殊,自然現也。見佛性故,即得住大涅槃。
問曰:若爾者,今云何說?
答曰:«大涅槃經»云「不生不生,名大涅槃。以修道得故,故不可說」,豈如諸大乘論師,偏執定說也。今以因緣故,亦可得說者。若解四悉檀意,如前異說,皆大利益眾生,興顯佛法也。
三、明證成者,若觀無明因緣,入不二法門,住不思議解脫也。故此經明入不二法門,即是中道,雙照二諦,自然流入薩婆若海。此是觀因緣即一實諦,不生不生,證無作四實諦。亦名一切種智,亦名佛眼,即是入初地,見佛性,住大涅槃也。
第二、辨一心三觀者,正是圓教利根菩薩之所修習。所以者何?不思議心因緣之理,甚深微妙,其觀慧門難解難入。今明此一心三觀,亦為三意:一,明所觀不思議之境;二,明能觀三觀;三,明證成。
一、明不思議之觀境者,即是一念無明心因緣所生,十法界以為境也。
問曰:一人具十法界,次第經無量劫,云何止在一念無明心內,無妨閡也?
答曰:此經明不思議,須彌入芥子,不相妨閡。無情之物,尚得如此,心神微妙一念,具一切三世諸心、諸法,何足致疑!譬如眠法覆心,一念之內,夢見一切諸心、諸事。若正眠夢之時,謂經無量劫。如«法華經»說「夢見初發心,乃至成佛無量諸事。比其覺時反觀,祇是一念眠心也」。「心」,譬自性清淨心;「眠法覆心」,譬於無明;「無量夢事」,譬恒沙無知,覆一切恒沙佛法;「夢事不實,善惡、憂喜」,譬見思惑覆真空也。若不細尋夢譬,不思議之疑,終無決理。故諸大乘經多說十喻,但諸法師不圓取譬意,止偏得虛偽空邊,不見譬無量無明法性邊也!故三諦之境,義不成也。
二、明能觀者,若觀此一念無明之心,非空非假,一切諸法亦非空、假,而能知心空、假,即照一切法空、假。是則一心三觀圓照三諦之理,不斷癡愛,起諸明脫,若水澄清,珠相自現,此即觀行即也。
三、明證成者,若證一心三觀,即是一心三智,五眼也;若得六根清淨,名相似證,即十信位也;若發真無漏,名分證真實即,即是初住也。此經云「一念知一切法」,即是坐道場,成就一切智。故«大品經»云「有菩薩從初發心,即坐道場。當知是菩薩,為如佛也」,«智度論»云「三智其實一心中得,佛欲分別為人說」,令易解故,故次第說耳。
第四、對智眼者,智即三智,眼即五眼。三觀能知因緣三諦之理,即是三智;能見因緣三諦之理,即是五眼。若解三觀,三智、五眼兩科大義,宛然明了。若分別為論,三觀為因,三智、五眼為果。通而為語,三觀即是三智、五眼之異名耳。如«大智論»釋«般若»云:「別則般若為因;至佛心,則變名一切種智。」若通而為論,俱通因果。如«大智論»偈云:「若如法觀佛、般若與涅槃,是三則一相,其實無有異。」故知般若之名,亦至佛果。文如三德,成大涅槃,不縱不橫,如世「伊」字。摩訶般若,果上之一德也。
問曰:三觀對三智,其數相應;三觀對五眼,數豈相當?
答曰:若觀麁細因緣,即是肉眼、天眼之境;若見三諦之理,即是慧眼、法眼、佛眼也。
第五、成諸乘義者,三觀即是三智。三智有二種:一,別相三智;二,一心三智。一,別相三智,即開三乘;二,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也。
第一、正明別相三觀開三乘者,即為二意:一,正約三觀開三乘;二,明十法成三乘。
一、正約三觀開三乘者,即為三意:一,約折法觀開三藏教三乘;二,約體法觀開通教三乘;三,總約折、體別相三觀成別教大乘。
一、明折法觀開三藏教三乘義者,三藏教明三乘行人,同折因緣假以入空。若聲聞總相折法入空,發真無漏,成一切智,名聲聞乘;若辟支佛別相折法入空,發真無漏,成一切智,名辟支佛乘;若菩薩總相、別相折法入空,而不斷結取證,多入俗假,修行六度,求一切智、佛智、自然智、無師智,即是三藏教之大乘也。
二、明體法觀開通教三乘者,三乘之人,同體因緣假以入空,若發真無漏,斷見思惑。小乘根鈍,但除正使,成一切智,名聲聞乘;緣覺中根,侵除習氣,成一切智,名辟支佛乘;菩薩得一切智,入假修道種智,教化眾生,求一切種智,即是通教之大乘也。
三、明總約折、體別相三觀成別教大乘者,若是別教菩薩觀因緣,修別相三觀,次第成一切智、道種智,乃至修中道,觀見佛性,成一切種智,求常住涅槃,即是別教大乘義也。
二、明具十法成三乘者,三觀乃是乘之正體,若不約十法和合,則「乘」義不成。所以者何?三乘悉能運出三界火宅,必須正、助、眾善和合,故運用之義成也。就此即為三意:一、出十法名;二、明次第成乘;三、料簡。
一、出十法名者,一、明識正因緣生法;二、真正發心;三、止觀修習;四、破諸法遍;五、善知通塞;六、道品調適;七、對治助開三解脫門;八、明識次位;九、安忍強軟兩賊;十、順道法愛不生。三乘之人修學三觀,若具此十法,即成三乘入涅槃也。
二、明次第成乘者:
初所以須知正因緣生諸法者,知無明因緣生一切法,即是正因緣,異外執邪因緣、無因緣生一切法也。
次明真正發心者,三乘行人,明知正因緣所生三界火宅,覺悟生死,志求涅槃;但菩薩大悲濟物心異也。
次明止觀修習者,發心、信解分明,必須修行定慧,即是三乘行人之根本也。
次明破諸法遍者,若不破見、思兩輪所執妄境不遍,則止觀有滯也。
次明須知通塞者,隨所破法,從淺至深,皆有道、滅之通,苦、集之塞;若迷此理,即不知得、失;是字、非字,去、取失宜也。
次明道品調適者,三十七品是三乘入道之正要,能引進眾行到三脫門,入涅槃也。
次明對治助開三解脫門者,即是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九想、八念、十想、八背捨、八勝處、十一切處、九次第定、事中六度等諸對治法,助開三脫門也。
次明識次位者,三乘入道,從乾慧地乃至佛地,若能分別不謬,即不生叨濫,破增上慢心也。
次明安忍強軟兩賊者,未入外凡之位,內外八風壞三乘行人出世善根;若能安忍,則不為所壞,入乾慧地,因發暖、頂,入性地也。
次明順道法愛不生者,三乘之人,若入性地,發善有漏五陰,所有善法、功德、智慧順道,若生法愛,即便頂墮,不得進入忍法、成世第一法,發真無滿也;若能不生法愛,即不頂墮,得入忍法位,成世第一法,發真無漏,即是三乘之人同見第一義諦,斷界內見思煩惱,出三界火宅。
是為此乘從三界出,到有餘涅槃,住盡智、無生智,運入無餘涅槃。故「以十法成三乘」者,其義顯也。
三、明料簡者:
問曰:自有眾生值佛,隨聞一法即得道,或隨修一法門即入道,«法華經»三界火宅,諸子門外方索車,何畢悉具此法乃成乘也?
答曰:皆以往昔已修此十法,成根性也。
問曰:三車門外,今何得十法成乘,從界內而出?
答曰:«法華»的據盡、無生,三乘有為無漏功德是究竟三乘,能運入無餘涅槃,乃是真乘。既無無餘涅槃之可入,又不能運至常住涅槃,則三乘之義不成,故索三車不得也。今通明「乘」義,有六種不同:一、理乘;二、教乘;三、行乘;四、相似乘;五、分證真實乘;六、究竟乘。
一、理乘者,三乘行人悉有四諦、十二因緣、六度之理,三乘根性不同也。
二、教乘者,即是佛開三乘之教,三乘諸子以佛教門,出三界苦,亦名「名字乘」也。
三、觀行乘者,即是三乘之人修五停心觀、別相、總相念處,乾慧地之觀行也。故«勝鬘經»云:「三乘初業,不愚於法。」意在此也。
四、相似乘者,即是四善根人所得善有漏五陰。
五、分證真實乘者,即是學智,從發苦忍真明無漏,乃至非想第九無閡金剛三昧也。
六、究竟乘者,即是無學智阿羅漢、辟支佛、佛所得非想第九解脫道盡智、無生智、佛如實智,能運入無餘涅槃也。
此即是三藏教折法觀、通教體法觀十法成乘,意在此也。但別教三觀十法成乘,明六種乘,義意不同,分別事繁。
問曰:佛法無量,何故的取此十法成三乘耶?
答曰:佛法雖復無量,必須取其正要。如諸小乘經論、大乘經論所明「乘」義成者,教門悉有此十意分明也。但隨緣散說,不聚一處。今採經論,撰十意以成乘義者,為欲令一家義學、禪坐之徒,知佛法大、小乘經論所明入道正意,異外國、外人各說一究竟道。末代時,有師子身內蟲法師、禪師云:「莊、老教與佛教一種。」若作此解者,可將此十法比並,若彼明空具有,此意分明,名義成就者,可許是同;若無此十法,或名義似同,而研覈橫竪不通,事理滯閡,名字有闕,作義不成,豈得同也!今«毘曇»、«成實»雖是佛法小乘之論,明空入道。撿其論文,即十意宛然,名義無閡,申通佛法。小乘入道,意轉分明,況復大乘經論者乎!外人經書既無此名義,故不可皆言同佛法也。
第二、明一心三智但是一佛乘者,若觀因緣三諦,初心即得一心三智,開佛知見,名見佛性,即大乘也。此則不復開三乘之別,故此經〈觀眾生品〉舍利弗問天女云:「汝於三乘,為何志求?」天女答言:「我為化三乘,如人入瞻蔔林,唯嗅瞻蔔,不嗅餘香;入此室者,唯聞大乘功德之香,不樂聲聞、辟支佛功德香也。」當知,一心二智,即是圓教;般若波羅蜜,即是大乘。故«大品經.會宗品»云:「般若波羅蜜,即是摩訶衍;摩訶衍,即是般若波羅蜜。般若波羅蜜、摩訶衍,無二無別。」今明一心三觀會成大乘者,「大」名不可思議,「乘」以能運為義。一心三觀境、智,並是不思議法,能運菩薩至於道場,故名大乘。此須約六即明圓教一佛乘,即是六種大乘義也。
一、明理即大乘者,«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是大乘」也。
二、名字即大乘者,緣理,即發大乘心也。
三、觀行即大乘者,即是修不思議十法,通達無閡也。十法名如前說,今略明不思議十法成觀行即者:
一、知不思議正因緣,即是所觀境,如前明「一念眠心,具一切夢法;譬一念無明具一切法」,三諦之理,不縱不橫,即其義也。此須的取維摩訶彌勒言「一切眾生,即大涅槃,即菩提相」,明此不思議因緣也。所以者何?中道第一義諦非因緣,是無作四諦之因緣也。若言「涅槃即生死」,一實諦即是苦因緣;若言「生死即涅槃」,一實諦即是滅因緣;若言「菩提即煩惱」,一實諦即是集因緣;若言「煩惱即菩提」,一實諦即是道因緣也。是為知不思議世間、出世間正因緣也。
二、次明真正發心者,即是無緣慈悲、無作四弘誓願也。若無緣大慈,觀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與眾生此滅道之樂,名無緣大慈也;觀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欲拔眾生此虛妄之苦,名無緣大悲也。無作四弘誓願者,知涅槃即生死,未度苦諦,令度苦諦也;知菩提即煩惱,未解集諦,令解集諦也;知煩惱即菩提,未安道諦,令安道諦也;知生死即涅槃,未得涅槃,令得涅槃也。菩薩如是慈悲、誓願,無緣、無念,而覆一切眾生,猶如大雲,不加功用,如磁石吸鐵,是名真正菩提心也。
三、明行菩薩道勤修止觀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是善修止也;若知煩惱即菩提,即是善修觀也。如陰陽調適,萬物長成。若巧修止觀,即能一心具萬行也。
問曰:以何為集?
答曰:依此經及«涅槃經»,無明、愛、……一切煩惱為集諦。業屬於苦,於今對義為便也。
四、明破諸法遍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破分段、變易二種生死皆遍;若知煩惱即菩提,則破一切界內、界外煩惱遍也。譬如轉輪聖王能破一切強敵,亦不有所破。般若波羅蜜亦復如是,能破一切法,亦不有所破。
五、善知通塞者,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則一切皆通;知涅槃即生死、菩提即煩惱,則一切皆塞也。
六、善修道品者,觀十法界五陰生死,即是法性五陰。法性五陰,即是性淨涅槃,即是四念處破八倒。知涅槃即生死,顯四枯也;知生死即涅槃,顯四榮也。知一實諦是見虛空佛性,住大涅槃也。因此四念處,修正勤、如意足、根、力、覺、道,即是道品善知識。由是成正覺,亦是莊嚴雙樹,是則煩惱即菩提。
七、對治助修諸波羅蜜者,知菩提即是重惡煩惱,是以知生死即涅槃,對治諸波羅蜜諸度法等侶,助煩惱即菩提,開三解脫門。對治若成,煩惱即菩提也。
八、善識位次者,涅般即生死,菩提即煩惱,此是理即;若知生死即涅槃、煩惱即菩提,是為名字即;因此觀行分明,成五品弟子,即是觀行即;得六根清淨,名相似即;成四十一地,即是分證真實即;證妙覺果,即是究竟即。若能善解此之次位,即不起大乘增上慢、大乘旃陀羅之過罪也。
九、安忍成就者,若知生死即涅槃,即不為陰界入境、病患境、業相境、魔事境、禪門境、二乘境、菩薩境之所壞也;若知煩惱即菩提,即不為煩惱境、諸見境、增上慢境之所壞。能忍此無作苦集,不為所壞者,此如«大智論»說「能忍成道事,不動亦不退,是心名薩埵」也。
十、順道法愛不生者,觀生死即涅槃,生一切諸禪定、三昧等功德;觀煩惱即菩提,生諸陀羅尼門、四無所畏、十八不共法、四無閡智、一切種智,於順道法,不愛、不著,是為觀行乘。
四、明相似即大乘者,即是得六根清淨,如«法華經»說。
五、分證真實即大乘者,即是初發心住,乃至等覺也。
六、明究竟即大乘者,即是妙覺地,如«法華經»「佛自住大乘,如其所得法,定慧力莊嚴」也。
故«大品經»云「是乘從三界中出,到薩婆若中住,是乘不動不出」,故理即大乘從發菩提心成;名字即、觀行即、相似即,即是乘從三界出也。«法華經»云「乘此寶乘,遊於四方,嬉戲快樂,直至道場」,若得分證真實,即住於十住,開佛知見,乘此寶乘,遊東方;若住十行,即是示佛知見,乘此寶乘,遊於南方;若住十迴向,即是悟佛知見,乘是寶乘,遊於西方;若住十地、等覺,即是入佛知見道,乘是寶乘,遊於北方;若住妙覺,即是乘是寶乘,直至道場,名到薩婆若中住。理即大乘,性如虛空,故云「是乘不動不出」也。略明一心三觀成一佛乘竟。
第六、約斷結釋淨名義者,三觀成淨名義,略為三:一,明不思議斷結;二,成淨名義;三,攝法。
一、明不思議斷結者,若言三觀定斷三諦惑,證三諦理,智斷德成,就名為淨。無垢稱者,此同拙度之相,非此經所明不思議之斷惑也。今明不思議之三觀,見不思議三諦之理,不斷見思、塵沙、無明之惑,與三諦之理相應。一心三觀之智不閡煩惱,煩惱不障一心三觀之智,智不斷惑,與理諦相應,即是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故此經云「不斷癡愛,起於明脫」,菩薩住是解脫,能以須彌內於芥子,種種示現也。
問曰:何意決須不斷煩惱而入涅槃,是不思議解脫之相耶?
答曰:須彌入芥子,小不障大,大不閡小,故云不思議耳。今有煩惱結惑不障智慧涅槃,智慧涅槃不閡煩惱結惑,乃名不可思議。若其無惑有智,而入涅槃,稱不思議者,今即反難:亦應無小有大,論不思議也!
二、用三觀釋毘摩羅詰栗致為淨、無垢、稱義者,淨名居士因緣所生之心、三諦之理,性常皎然,目之為「淨」;不斷三諦惑障,能起一心三觀、三智之明脫,明脫雖處三惑之內,不為三惑所染,故稱「無垢」;一心三智會三諦之理,大用無方,稱機而化,故名為「稱」,故云淨、無垢、稱也。
三、明三觀攝一切法,三觀既攝一切法,淨、無垢、稱亦攝一切法也。所言攝一切法者,略明攝七種法也:一、攝理;二、攝結業;三、攝依正報,四、攝智;五、攝行;六、攝位;七、攝教。此七法攝一切佛法,罄無不收。是故若能善解三觀,通達淨、無垢之名,則解一切佛法,無滯閡也。
第七、三觀通此經文者,即為三意:一,釋室外;二,釋室內;三,釋出室。
一、釋室外:
三觀成佛國因果之義,已如明宗所說,此是釋〈佛國品〉也。
次,折、體二種入空,可以釋〈方便品〉,訶諸國王長者也;體假入空第二觀,釋〈弟子品〉,訶十弟子之意正在此也。
次,第三中道第一義觀,釋〈菩薩品〉,訶四大菩薩也。
二、明入室六品:
若〈問疾品〉,「淨名空室,以疾而臥」,即表中道第一義諦觀相應修智之果,依常寂國現空室相也;「慰喻有疾菩薩,自調伏其心」者,即是用三觀慰喻有疾菩薩,有疾菩薩亦用三觀,已調三諦之惑疾也。
〈不思議解脫品〉即是等三觀修智之果,住於正道,雙照二諦,種種示現。
次釋〈觀眾生品〉者,即是正用初觀釋也。
次釋〈佛道品〉者,即是第二觀釋也。
次釋〈入不二法門〉者,即是用第三觀釋也。
次釋〈香積品〉者,還用第三觀,雙照二諦,垢淨俱遊釋也。
問曰:室內既正明不思議義,何得約別相三觀,以通諸品也?
答曰:經文一往似約別相三觀而說,細尋意趣,悉通入一心中道也。
三、「出室」:
〈菩薩行品〉、〈見阿閦佛品〉者,即用三觀通釋佛國因果,同前佛國之意也。
次釋〈法供養〉、〈屬累〉二品,流通分是流通室內、室外三觀,折伏、抑訶之意耳。
維摩經玄疏卷第二❁